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春末夏初,暖意渐浓,走进白泥井镇万通农牧业科技园区,绿色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区蚯蚓(大平2号)养殖项目正在实施中。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养殖大棚中,每块蚯蚓地垄都铺撒着一层经过发酵的粪土和打碎的农作物秸秆,小蚯蚓则在土里不停地蠕动。

▲白泥井镇万通园区蚯蚓养殖基地。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72万元,实施大棚蚯蚓养殖12000平方米( 养殖密度2万条/平方米)、种养协同壤休养示范项目50亩、绿色生态农业种植500亩,预期年产蚯蚓300吨、有机肥8000立方米。养出的蚯蚓不仅能卖钱,生产的蚯蚓粪还能提升农产品品质,而牛羊养殖产生的粪便则为蚯蚓提供了养料,一幅绿色有机循环农业产业画卷徐徐展开。

▲翻刨机将玉米秸秆、牛粪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加工成蚯蚓的“美味大餐”。

白泥井镇是达拉特旗的农业重镇,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大量农业有机废弃物的产生却成为了令当地政府及老百姓头疼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高,效果不理想。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让有机固废“变废为宝”,白泥井镇探索引进了蚯蚓产业,让秸秆和粪便等农业有机废物得到了统一集中处理,成为了蚯蚓的“养殖温床”;而蚯蚓粪及经蚯蚓分解后的农业废弃物则成为了果蔬等作物的上好有机肥料。这条由蚯蚓产业串起的生态循环链条,既使污染源变肥源,实现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又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从白泥井镇引入蚯蚓产业,以前人人嫌弃的玉米秸秆、粪土都‘变废为宝’,农业废弃物乱倾乱倒现象减少了,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白泥井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杜学梅说。

▲工人正在进行筛选作业。

下一步,万通农牧业科技园区将进一步建立立体式种植、纯生态化循环养殖模式,以“公司+基地+养殖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养殖蚯蚓,并利用蚯蚓粪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旗委书记张秀玲这样寄语青年

▶ 增长翻倍!达拉特旗“五一”旅游“成绩单”出炉~

▶ 地怎么种?谁来种?达拉特有新答案(合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