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常有村民从外地回来,有的人回到村里就没再出去,留了下来。”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象山镇河林村,第一书记曹龙友说道,“2019年底,河林村常住人口是358户1287人,2020年底,全村常住人口共有393户1376人,增加了35户89人。”
“好女不嫁河林郎,半夜马桶漂上床。”河林村,这个曾经让人避之不及的村庄,不过几年时间,为何却成了村民眼中的“香饽饽”?村民熊运河的回答很简单:“现在村里不仅环境变好了,而且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谁还愿意跑出去呢!”
河林村村貌航拍图。
重党建,在真抓实干中激发攻坚斗志
2015年8月以来,南昌市政府办公室持续派驻优秀青年干部担任河林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驻村伊始,村干部和村民普遍持观望态度,驻村工作队工作一度较难开展。”驻村第一书记曹龙友说。
如何破题?驻村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指导开展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重点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基层民主协商等制度,完善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推行党务村务公开。
工作队从盘活村集体闲散资源入手,将突破口选在了“一塘一园”的整治上。在调研中发现,村委会门前有个臭水塘,垃圾漂浮、蚊虫滋生,村民意见很大;九房自然村有一块20余亩荒废多年的坡地,可以在坡地上种植果树。
但整治坡地建议一提出,就遭到了党员干部反对,他们认为坡地数十年都没人动过,村民绝不会同意,要办成此事几乎不可能。
工作队没有气馁,找党员干部和村乡贤逐个做工作,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争取村民的理解支持。最终工作队的诚心打动了村民,这片坡地开垦成了20亩爱心扶贫果园。同时,工作队筹措资金对臭水塘进行改造,让昔日的臭水塘变成了村民的休闲景点和垂钓乐园。
“这两件事在河林村党员、村民中产生强烈反响。”河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熊运胜说,这不仅增强了驻村工作队在村“两委”和村民中的威信,也极大激发了村民决胜脱贫攻坚的斗志,为河林村后续顺利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奠定了基础。
抓根本,在加快基建中发展富民产业
河林村基础设施薄弱,曾经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乡间小道,遇有雨季更是难以进出,大型收割机进不去,因为要二次运输,村民粮食的卖价都比别的村低不少。因为地势低洼又紧邻赣江,以往逢汛必涝,农作物“三年两不收”。
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从“富民路”“连心堤”入手,建成四级公路、砂口河堤护坡,推进九房自然村挡土墙、新支河塘整治工程;推进村民生活用电和产业发展用电改造,协调信号优化;对村扶贫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开展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村雪亮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小农水利、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新农村建设点建设,依靠科技力量推动村产业升级。
工作队指导河林村依托“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通过培育“党建+”、党员带头示范户、创业致富带头人,积极推动产业发展。河林村纯原生态种养合作社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形式入股,建成600亩集荷花、龙虾种养殖以及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合作社产业基地;打造400亩“河林生态种养扶贫产业园”项目。如今,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果蔬大棚,火红的辣椒、甜蜜的圣女果生机勃勃,一方方碧波荡漾的鱼塘,碧绿的荷叶与偶尔泛起水花的鱼儿相映成趣。
河林村扶贫产业园航拍图。
曹龙友介绍,河林村已有4种农产品被认证为绿色食品。2020年以来,先后与南昌市政公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西兵哥送菜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与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江西步步高超市、华润万家超市等建立供销渠道。积极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推介村农产品,对接各类会展,让河林农产品进驻淘宝、抖音等平台。江西河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昌德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南昌监测认定245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曾经的村扶贫产业基地,已然蝶变为南昌市科普教育基地、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品类繁多的产业不仅吸纳就业,还为村民带来产业分红,2020年户均收益超7500元,脱贫人口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2600元增至2020年的1.7万余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2014年的0元增至2020年的31万余元。
促振兴,在助民增收中凝聚农村人气
在外务工的村民看到生态农业发展起来了,陆续选择回到村里。熊运河是第一批返乡的村民之一,进城打工前,他在家里种过生态水稻,但因为规模太小,自己“单打独斗”又缺乏经验,收益不是很好。2018年春节期间,他再次萌生了发展生态水稻种植的想法。
熊运河的想法得到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帮助流转土地,联系外出学习种植经验,让他“甩开膀子”尝试“鸭稻共生”种养。“这样的模式相当于是一块田同时有两份收入,比单一种植生态水稻,一亩田可以多赚1600—1800元,还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村干部了解“鸭稻共生”种养情况。
如今,熊运河把“鸭稻共生共育生态水稻基地”的面积扩大到了156亩,种植生态水稻的同时,还养了2400多只鸭子。“一个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是真的富。接下来,我想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大家一起把村子建设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愿意回来。”熊运河信心满满地说。
不仅是熊运河,河林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了生态农业发展的甜头。熊运辉回村之前,一直在外地做批发生意。2019年,他承包了几个大棚,种西瓜、圣女果等果蔬。“原来离家远,还照顾不到家人。现在不仅稳定多了,收入也翻了两番。”说起村里的变化,熊运辉不禁喜上眉梢。“原来我们住的都是砖瓦房,现在住上了干净整洁的小洋楼,比我之前在城里生活条件还好呢。”
46岁的脱贫户郭美玲最近也回到了村里,踏踏实实在家门口做起了工。“我在产业园上班,一年能挣2万多元,最近还认领了产业大棚,一年下来也可以赚几千元。”
眼看村民开始富起来了,曹龙友又积极争取帮扶单位的支持,琢磨如何能实现村子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科技力量,走‘科技农业+休闲旅游’的创新道路,在增进社会效益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新建区在河林村举办荷花节。
“‘科技+’赋能的前提下,我们下一步准备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优化配套设施,已经与南昌景通旅游公司、江西康泰易游国旅签订协议,筹划将河林村纳入一日游线路,打造集果园采摘、旅游餐饮、垂钓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片区,不仅让在外的村民愿意回来,而且要吸引更多外地的游客走进河林!”曹龙友踌躇满志地说。(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委组织部)
(图片由作者提供)
征稿启事
?
往期推荐
金银花开“金银”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