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风华 盘锦有YOUNG——讲好盘锦故事”活动已经开讲了。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在岁月中慢慢沉淀下来是她特殊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这种特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并衍生出那些有温度有情感的盘锦故事。今天,我们推出地域文化专家、市作家协会主席刘长青的文章《闯与创:盘锦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基因》,希望能引起读者共鸣和探讨。
01
距今6000—5000年前渤海辽东湾最后一次大海侵至顶点,现今的盘锦之境当时全部或大部分正沉卧在鲸波浩渺里。随后复有海退、海进发生,大片大片的滩海在潮汐间时隐时现了,并逐渐晒出了干化、台化、草甸化的高岗坨地。
约5000年前,有一支勇敢而又亲海悉水的红山人,来到这高岗坨地上探坨驻岗,进行渔樵耕猎,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火种。在1982年、1983年进行辽宁省文物大普查时,在盘山县境内发现了七处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红山文化遗址,其中有沙岭村、高丽城村西、点将台和沙岭乡三合村郑坨子等。同时,在大洼县(今大洼区)境内的清水农场小盐滩,还发现一处汉代遗址——小盐滩房县遗址,即被现代学者孙进己、考古专家韩宝兴鉴定是考古界寻找多年而没有找到的房县。
最早的辽河口滩海, 给了盘锦先民茫茫无定、浩浩无际、绵绵无限的视觉延伸。彼时的先民们对于辽河口滩海,还不能掌控,但他们视河口滩海为生命舞台,拼尽智慧与体力去应付,从新石器文明火种的点燃以及治所房县的消逝可以看出,盘锦先民踏出的闯天下的步履,续延得起伏跌宕,充满艰难。
按《盘锦市志》记载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置房县”,是2210年前的存在。如按“汉安帝时代(公元94—125年),房县归为辽东属国所辖”,则是1900多年前出现的。根据辽宁省考古专家韩宝兴先生论著,西晋太始元年(公元265年),房县再不见诸任何史料,这是房县消失的时间下限。
从间接的史料可以知道,在汉代,从汉武帝开始一直无休止地与匈奴作战,到了汉安帝时代,房县作为辽东属国所领六县之一的侦候县,以帮助朝廷助击匈奴。辽东属国里汉族人的先进的生产力以及品种繁多的农业、手工业产品,对乌桓、鲜卑等民族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开始主动南迁入居,于是房县也就成为乌桓族人学习汉文化的窗口,也是乌桓族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平台。
对房县消逝的原因,按现代学者孙进己先生的解释:“房县地近海渚,多遭海侵而罢废。”就是此时出现了高海面,即多有海侵发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王文先生所撰《从史料记载看中国历史时期海面波动》论文,认定西汉至两晋为相对高海面时期。
20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文明生成论认为:文明的发展需要挑战的刺激和推动,没有挑战的文明会陷入停滞。而过于激烈的挑战,会扼杀人类应战的能力,从而导致文明无法产生或既有文明的夭折;过于微弱的挑战,又不能激起人类应战的兴趣,不会产生文明,也不会促进既有文明的发展。只有适度的挑战与成功的应战才能推动文明的诞生和成长。
汤因比归纳出几种具体的挑战:艰苦地区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缺失的刺激等,这刺激会唤起一个社会的奋起应战,文明也就随之产生了,人类因此走出了原始社会而进入文明社会。
盘锦先民主体性格中不乏“闯与创”的生动基因,即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对自然和社会的挑战力。但这种应战必须是以适度的艰苦环境的刺激为前提,而且他们应战自然挑战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艰难困苦,更是一个不断克难制胜的重复过程。房县消逝迄下,在辽河口滩海上发现了从辽至今的先民生活、生存过遗址遗物200多处,均可视为移民的见证。南北朝以后,此处海让河注,海退陆升,成辽泽孔道,有许多战争、战事均在这里军马路过或就在此发生。如隋、唐征高句丽,镇武堡大捷,西平堡之战,清徙移民、甲午陆战、日俄争夺、沙岭战役……人类文明火种砥砺兵燹洗劫,绵延炳耀至今。
对于早期闯入这片古老退海平原上的移民和其后“闯关东”迁徙而来的大量移民来说,面对的新环境不但艰难,逢临的战事、战争也是屡见不鲜的。这里先民的苦难历程伴着无尽的恐怖、危险、饥饿、劳累、颠簸、摇摆、困顿、绝望……他们被抛至这一环境中任命运坎坷跌宕,浓缩着悲欣交集。但,他们打拼幸福乐土的脚步从未停止,并由此而更加坚韧不拔。
彼时蛮荒的河口滩海到处是对人的威胁,到处是对他们生存的勇气与智慧的挑战。是逃跑还是战斗?我们的祖先中大多数选择了后者。这是怎样的一种面对挑战和困难的不服输的顽强与坚韧?即便是遍体鳞伤也要冲出绝境,即便是饱经沧桑也要乐观旷达。于是,那种“在清水里泡过、在血水里浴过、在碱水里煮过”一代代积累下来的生活,便沉淀为一种坚韧不拔的文化基因,又生生不息地绵延到我们移民的后代性格硬质中。
02
挑战尽管是对一个文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言的存在,但应战者却不是每个社会成员,只有社会中的杰出人物才具有这样的自觉和自决。他们把广大普通群众变成自己的追随者,率领他们不断战胜挑战,实现文明的成长。
抗日战争末期,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出兵东北,中国共产党贯彻“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派出大批的部队和干部进驻东北,新组建的辽西地委派方受珍、路克夫带领赵志为连长的一个骑兵连来接收盘山。继之,方受珍、路克夫与许斌、贺长阁组成4人党小组。后辽西地委又派张永利任县委副书记,组建了中共盘山县工作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辽河口滩海的历史从此才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是他们撕破了旧中国黑暗的夜幕,使新中国的黎明曙光普照这个孤零荒僻的小小县城。接着,这些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以“筚路蓝缕、撼海拓潮”的勇气,在荒滩野水中闯出一条新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业闯劲,创造出民众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在盘锦先民的群体化认同形成和强化的过程中,共产党人的这种“闯与创”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凡自身认同难以满足的群体和个人,都具有向英雄倾斜和集中的倾向,所以开创盘锦历史新天地的时代英雄——共产党人,他们为群体和族裔提供了共同理想诉求,激励着庞大的群体人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并且将这种目标一代代地践行下去。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盘锦组建起国营农场群,在辽河口盐碱荒滩上治碱种稻,开发南大荒,建设辽宁的商品粮基地。古歌歌曰:“终古斥卤生稻粱。”盘锦的水稻就是在一片片海退洼地扎根拔节生长出来的。百年前,这样洼地中的可耕地大多处于中度以上的盐碱化状态,“可耕”,也不过是勉强可以耕种。这里一代又一代任劳任怨的稻农,从选择适宜的低洼地种植水稻品种,到连片提水灌溉、排盐洗咸、种植;从旱直播、到水直播、到育苗移栽、再到育苗自由落体式抛栽等,认识和适应了本地水盐运动规律,并由科研人员总结提升,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先进的优质高产水稻种植技术,让“盐从水来,盐随水走”,排盐落碱,年复一年地反复运作,使土壤得以较大的改善,获得巨大的效益,水稻生产由开始的亩产五十公斤达到如今的七八百公斤。盘锦的稻作生产进入了向绿色、无公害、有机稻、富硒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四位一体”的发展新阶段。
盘锦建市伊始,农业便按“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围绕“水”字大做文章,充分利用现有滩涂、水面资源,发展河蟹养殖,让濒临灭绝的河蟹资源得以起死复生,重振了盘锦河蟹产业的雄风。
这里自古以来是中华绒螯蟹(河蟹)的故乡,产蟹之多曾演绎出“螃蟹搭桥渡唐王”的神奇传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秋天,渤海公社西跃村的螃蟹沟,人们头一天晚上在沟底埋下一口缸,第二天早上能起出一缸的河蟹。值大雨,河蟹会爬向临河的人居,发生过半夜河蟹挠门惊醒熟睡人,或者它们爬到饭锅里出不来,人们加上水就可煮着吃。可是,进入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河蟹升河降海的通路被切断,大蟹不能返回到大海里去繁殖后代,小蟹也不能爬到大地上生长育肥,河沟海汊难觅其踪影,人们提网捉拿空手而归,餐桌上更是鲜为人尝了。
直面突然衰竭的河蟹资源,盘锦人没有气馁,他们宿怀着请蟹回归的理想愿望,历经三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踏平坎坷成大道”。首先是水产科技工作者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赵乃刚的半咸水半淡水河蟹人工孵化技术试验成功,从此激发了当地农民恢复自然资源优势的决心和勇气,扶持起了坑塘养蟹户毛志明、稻田养蟹李宝琦这一北一南两个典型,投石打破水中天,遍地跃起养蟹致富的追梦人。市委、市政府和所属职能部门为蟹农排忧解难,助推着全市河蟹养殖产业不断走向成熟,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黄金 ”产业 ,建成了“中国河蟹第一市”,至今盘锦河蟹养殖创造的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4.5%,实现了再造一个盘锦农业的理想目标。这枚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取得的丰硕果实,足令盘锦人倍增自豪感。
04
亿万年前,由于地壳的变迁,造就了生成和储存石油的沉积盆地,大量的以浮游生物为主和低等生物的遗体连同泥沙一起沉积下来,在高温、高压等漫长的地质时期和复杂的地质作用下,生成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当上世纪五十年代石油勘探炮声惊醒了下辽河荒原的沉寂,当六十年代末石油工人的钻头叩开紧锁的地宫引出滚滚乌金,盘锦大地开始经历了巨大的震动与嬗变。
黄5井井喷,老盘锦人都还铭记。那是下辽河勘探以来第一次强烈井喷,在各级领导和当地军民的大力配合和协助下,石油工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奋勇拼搏战胜了这次国内外罕见的井喷,保护了国家的财产和资源。
黄5井井喷进一步展现了下辽河盆地喜人的油气资源前景。1970年3月,石油部报国务院批准,从大庆、大港、胜利、新疆、四川等油气田调集队伍,会师辽宁盘锦,同时招收一批五七干部、知识青年和转业军人,陆续从全国各地会师盘锦。创业者们住帐篷、睡草铺、喝“鸭子汤”、走“搓板路”,人拉肩扛,凌风傲雪,奏响了一部令人感心动耳、荡气回肠的壮丽凯歌。
“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覆地翻天人”!20世纪70年代揭开了辽河石油大会战的恢弘序幕,几代辽河石油人用智慧、汗水和生命奏响了共和国第三大油田的华美乐章。使盘锦一些富有诗意的地名从此涅槃新生:黄金带流金淌银了,热合台真的热闹了,欢喜岭充满了欢乐,兴隆台聚满了兴隆,高升扶摇直上,曙光弥满霞彩……所有先人们脱口而出的名字都灵验般地载入为祖国奉献的史册。从辽河盆地到外围探区,从茫茫草原到浩瀚大海,为祖国献石油的辽河石油人在古潜山上打洞、在河口滩海上放炮,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伴着累累硕果,一路高歌猛进。
辽河油田在1995年创下1500万吨新高后,每年生产原油1000万吨都是一次挑战与突破。辽河人正是在挑战中取得突破,在突破中赢得挑战,不断谋求勘探开采技术的进步,所获惊喜不断。从1970年辽河石油会战,到1973年跨入年产量百万吨行列,再到1986年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一代代辽河油田人接续创造辉煌。截至2019年底,辽河油田累计生产原油4.8亿多吨、天然气880多亿立方米,连续34年保持千万吨规模稳产。
辽河油田的开发建设带动了盘锦地方工业特别是石化工业的迅速崛起,形成独具特色、门类比较齐全的石化工业体系,为盘锦建成新型的石油化工城奠定了基础。随着石化工业的腾飞,盘锦形成了独具特色、门类比较齐全的石化工业体系,一座新型的石油化工城市崛起于渤海之滨,这座缘油而建的城市首批迈进全国小康城。
05
当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风吹来,当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热潮涌动,盘锦在所处的大辽河口铺开了如火如荼发展接续产业的宏伟画卷,为实现经济转型,谋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决定发挥沿海优势,发动沿海、临港经济引擎,打造新的经济板块和县域经济发展平台,在原来大辽河西南滩海区域,全面建设集港口、铁路、公路为一体的集疏运体系。从此,盘锦成为沈阳中部城市群乃至蒙东地区最近的出海通道,优化了海运通道,形成了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格局。
汤因比认为:文明的生成源自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挑战之后而人类进行了成功的应战,安逸的环境培养安于现状的惰性,只有程度艰难的环境才能激发人类的潜能从而创造出人类的文明。汤因比把这种现象称为“美的艰难”或“逆境的美德”,我们称之为崇高美。
让我们在这种壮阔而宏大的美学光辉照耀下,投身第二个百年的“闯与创”的实践中去,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 者 简 历
刘长青曾任盘锦日报社文艺部主任(主任编辑),现任盘锦市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水陆边缘》、评论集《当代流行歌曲一百首赏析》、长篇小说《浊海》以及地域文化专著《滩海情》《盘锦万象》等。
监制丨刘云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