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松妍 蒋梅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旱涝频发,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探寻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去年《巴黎协定》达成5周年的全球气候雄心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全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我国更是将绿色可持续发展写入“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争取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得到了乳制品行业的积极响应,记者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七次年会上采访时,印象最深的热词就是“双碳”“绿色”“可持续”,众多乳企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正在为实现“双碳”目标不懈努力。

养殖环节碳排放量大

把控源头实现绿色转型

有专家计算,一头高产奶牛一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与一辆1.0排量小汽车的排放量大致相当。“双碳”目标的达成与乳业产业链有怎样的关系?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碳足迹贯穿乳业全产业链,从养殖端、加工端到市场端。数据显示,我国每公斤奶的碳排放可达两公斤左右,约为新西兰生产每公斤奶产生碳排放的3倍。

李胜利算了一笔账,饲养一头奶牛排放的废气量相当于两头肉牛、14头绵羊、22头山羊、74头猪,若全球的牛组成“牛国”,其一年的碳排放总量将仅次于美国、中国,约达50亿吨。

“在各种畜产品的供应链中,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养殖环节。”李胜利说,我国奶业减排首先要关注肠内发酵甲烷减排,可采用动物育种、营养调控等措施。“通过选择一些瘤胃甲烷低的动物来进行遗传育种,以达到减少甲烷排放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饲料的加工制造使利用率提高,通过添加剂来抑制甲烷的产生。通过管理提高奶牛的单产,提高牧场的分工管理水平,也可以达到碳减排的目的。”

事实上,许多头部乳企已经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行业上游开启减排行动。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总监张琦介绍,早在2012年,雀巢就在黑龙江双城投资建设了奶牛养殖培训中心,对奶农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管理牧场的能力,并提出了增加牧场奶牛单产40—45公斤、通过饲料优化提高牛奶成分、优化泌乳牛群结构、优化土壤固碳分离等9条具体举措,为养殖端实现“碳中和”提供保障。荷兰皇家菲仕兰奶业发展经理乔汉斌表示,作为荷兰最大的奶农合作社,菲仕兰在奶牛养殖行业碳减排的第一步是量化监测,与奶农和牧场形成利益共同体是持续减排的保证。

“以一个存栏900头牛、原来单产达7.3吨的牧场为例,若提高产奶量到9吨,可使每公斤奶产生的碳减少22.6%;适当提高精粗比,则碳排放量再降10.5%;若提高成母牛比例,碳排放量降低22.2%;减少自然堆放后,碳排放可继续降低11.1%。”李胜利表示,随着生产效率提高,单位奶的碳排放可进一步下降。他建议,通过重点关注大型牧场的碳足迹,建立标准方法,获取中国乳业第一手碳排放量数据;提高牧场营养供应精准性、进一步推广创新型粪污处理方法、开发调节瘤胃发酵功能降低碳排放的添加剂、使用新型绿色能源等来完成养殖端碳中和路径。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也提出“进一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大力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的建议。针对不同养殖模式,制定不同的饲养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提升牧场标准化生产水平。优化奶源区域布局,推动奶牛养殖量与饲草料种植规模配套衔接,提升种养循环发展系统。加强技术研发供应链,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攻关,实现养殖场节能排放的减量化、可利用资源化。

全产业链协同降碳

打造乳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产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但我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尚未完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非常艰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绿色技术水平总体不高,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有待完善。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原副司长马荣说:“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她表示,要统筹考虑全产业链的降碳潜力,在全产业链上下游采取减废降碳技术工艺,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赢。

“放眼全球,化石能源时代即将终结,人类走向零碳生态文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魏薇表示,中国将成为零碳生态文明的引领者,乳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因此必须带动全产业链实现“碳中和”。她介绍,蒙牛已建立起“集团—事业部—工厂”三层管理架构。今年7月,蒙牛旗下圣牧率先启动“碳中和”项目,包括畜牧环节碳盘查。魏薇表示,蒙牛将联合宁夏灵武市政府、能源企业及10家牧业公司,启动牧场低碳养殖项目,将灵武标准化养殖基地打造成国内第一个“‘碳中和’奶牛养殖示范区。”

自2010年起,伊利组建了内部碳管理团队,连续12年开展碳盘查,在摸清自身碳排放“家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高效地进行节能减排能耗管理。仅2020年一年,伊利就减碳58万吨。截至目前,伊利累计减排65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节约了107亿度电。回顾过往的经验,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EHS(即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和安全Safety)副总监王月军认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清晰的职责定位是可持续发展治理机制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石,在启动阶段即遵循国际标准,长期看可为企业节省大量工作与时间,原始数据收集对于碳盘查及监测至关重要。

在乳品生产设备技术创新方面,利乐大中华区技术服务副总裁孙继成介绍,利乐公司的工厂前处理和包装灌装的端到端生产线节能环保目标是致力于3个50%,即以2019年为基准,到2030年降低50%水消耗、降低50%废弃物排放以及减少50%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此来支持乳品企业实现可持续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利乐持续深耕可持续包装,除了继续推进纸基包装产品外,2020年,利乐成为食品饮料行业首家提供含Bonsucro认证植物基聚合物包装的公司,并在今年推出了中国首个植物基梦幻盖产品。在2021年中国(国际)乳业技术博览会利乐展台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植物基瓶盖原材料取自巴西东南部、远离热带雨林的大型种植园内的甘蔗。在生长过程中,甘蔗本身就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收成后采用挤压方式榨取甘蔗汁,经过发酵和蒸馏后产生乙醇。将乙醇脱水成乙烯,再聚合成聚乙烯,其特性与一般聚乙烯并无不同,也可以通过现有的回收利用系统加以回收再利用。目前,这款植物基瓶盖由金典有机奶在中国首发上市。虽然目前只有巴西甘蔗符合原料要求,在供应上还有一定局限,但利乐方面表示:“绿色发展是一个大趋势,相信不久后中国的甘蔗也能通过标准认证,让消费者能够使用以国产甘蔗为原料的植物基瓶盖。”

在2021年中国(国际)乳业技术博览会现场,济南泉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带来的本色纸包装吸引了众多目光。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本色纸包装零漂白、零添加,环保可降解,且其成本与普通PE屋顶盒基本一样,受到多家龙头乳企的青睐。

调查显示,近年来,公众对低碳消费认可度提升,45%的消费者倾向购买低碳产品,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于25%的溢价。但在渠道端,却存在着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商品和渠道缺乏、市场认可度低以及产品研发动力不足等情况。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可持续消费圆桌总干事王文华表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将联动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供应商,推动建立零售行业低碳发展路径研究及产品低碳信息共享机制,推动连锁行业树立低碳发展共识,通过改进运营策略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供应链建设,带动消费者低碳消费。

消费后的乳品包装如何处理更有利于低碳发展?杭州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羊军介绍,富伦公司通过建设优质回收渠道,建立废弃包装物回收体系,搭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大数据云平台等方式,实现乳品包装的资源化利用,乳制品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形成闭环。2017年,富伦公司回收纸塑铝复合包装9万吨,相对于直接填埋,节约了600多亩土地。然而,目前回收再利用纸塑铝复合包装已经越来越艰难。羊军坦言,近年来受回收废料价格上涨导致回收成本上升、再生塑料受石油价格的波动冲击导致价格下跌以及收不到原料等情况影响,纸塑铝复合包装物回收再生产业发展受限,亟待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

马荣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已经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希望乳制品企业共同推动,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刘超也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面临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中国乳业不仅要继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更需要积极付诸行动,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贡献行业力量。

《中国食品报》(2021年09月29日01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