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雷江丽
簕杜鹃(叶子花)生性强健,基本上无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困扰,若种植与养护得当,会营造出鲜艳生动的景观效果。本文从品种选择、环境条件、栽培基质和苗木准备、种植方法、日常养护和促进开花等方面综合概述其种植和养护技术。
品种选择
了解亲本来源,掌握生态习性 簕杜鹃栽培品种主要来自原产巴西的光簕杜鹃、毛簕杜鹃和原产秘鲁的秘鲁簕杜鹃3个原种的自然杂交,以及这些杂交品种之间的进一步杂交和自然与诱导突变。总体来说,簕杜鹃性喜高温、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适宜,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均有6~8周。
根据色彩搭配需要,选择品种花色 簕杜鹃栽培品种达400余种,苞片色彩丰富,有白色、橙黄色、粉色、红色、紫色及双色等。除蓝色外,几乎各种颜色都有培育。
▲‘胭脂红’
▲‘巴西紫’
根据景观营造需要,选择栽培品种 簕杜鹃栽培品种生长习性有所差异,有直立、半直立、披散、下垂等株型,应根据所要达到的景观效果选择合适的品种。如‘水红’为勤开花品种,四季有花,长势较好,少徒长枝,不必经常修剪,花篱、花海、盆栽、廊架均可用。‘光叶紫花’适合造型,还可作砧木嫁接其它花色的簕杜鹃,也是坡地绿化的首选。‘金心双色’枝条较柔软,主要用于廊架垂挂种植和各种造型。‘金斑白花’可观花赏叶,适合作接穗。此外,‘新加坡大宫粉’‘樱花’‘橙红’等都是适合地栽的品种。
大部分簕杜鹃栽培品种属于大型灌木状攀缘植物,如在空间较小的地方种植,宜选择‘紫色补丁’‘火焰’‘马鲁’等枝叶茂密、分枝能力强、紧凑株型的品种。
栽培环境
簕杜鹃生性喜阳、耐旱、耐高温,忌阴湿,在黏重碱性土壤、低洼易涝处生长不良。簕杜鹃属于中日照植物,3~5月和10~12月是其较为集中的两个自然花期。因此,簕杜鹃的栽培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地形地势 地栽最好选择在南坡向阳处、光照条件较好的地方,利用坡地以加快排水,保持干爽的小环境。在平地栽培时,可以人工营造坡地,抬高种植地势以达到快速排水的要求。
光照 种植地点的每日直射光照时数应不少于5小时,光照强度至少达到43000lx以上,并有充足的散射光照射,才能保证簕杜鹃生长健壮、开花紧密、苞片着色良好。日照较少、光线不足的地方不宜栽植;不宜与常绿大乔木搭配,以免光照不足,导致植株不易开花。
土壤 簕杜鹃能适应大多数类型的土壤,但需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偏酸性、不含盐碱。
湿度 簕杜鹃忌潮湿,在土壤排水良好、地面通风透光的开阔地生长旺盛,但种植早期应避免强风直吹导致根茎部损伤而死亡。簕杜鹃不宜与需水量大的植物配植,应与节水耐旱植物搭配,以免经常浇水影响控花效果。
种植前准备
苗木质量 应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茁壮、叶色靓丽、无检疫性病虫害,符合设计要求规格的容器苗,主根系不能穿过容器。用于边坡绿化时,因边坡环境条件恶劣,管养粗放,建议选用株高和冠幅在50厘米左右的健壮植株,否则苗木规格过小,适应能力弱,生长缓慢,恢复时间长,影响绿化覆盖效果。用于悬挂绿化的簕杜鹃苗木出圃前必须喷施1次杀菌剂和杀虫剂,追施1次0.15%的复合肥(N-P-K为5-15-15)水溶液。
基质要求 簕杜鹃喜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稍偏酸性(pH值6.0~6.5)的土壤。普通壤土可加枝叶粉碎基质改良,以提高其孔隙度和疏水能力。立体盆栽可配制轻质无土基质(椰子壳粒加树枝粉碎基质、复合肥等),基质理化性状应满足:有机质含量≥15%,N+P₂O₅+K₂O≥3%,pH值5.8~6.8,EC≥1.2mS/cm,孔隙度60%~80%。
种植穴或种植容器 用于栽种簕杜鹃的种植穴,深度和宽度应至少达到土球的两倍,并重点关注种植穴的排水特性,同时下部铺设一定厚度的砾石或陶粒做排水层。检测排水功能,可将水灌入种植穴,如果水不能马上排走,需将种植穴周边的土壤改良疏松,并在土壤下层铺设砾石排水层以及盲管疏导土壤积水,以利于排水顺畅。立体盆栽簕杜鹃的种植槽应适当加大根系的生长空间,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每株的种植基质面积至少保证0.1平方米、深度35厘米以上。
灌溉系统 地栽根据管养需要可配备人工浇灌设施,或自动微喷灌、滴灌等灌溉系统。天桥悬挂绿化的灌溉宜采用自动微喷灌或滴灌方式,系统的配备宜每座桥视其规模安装一到多套配有喷头、电磁阀及时间控制器的自动喷灌系统,大约50厘米配一组喷灌和滴灌设施,既解决天桥绿化灌溉费时费水费力的状况,又最大限度地满足水分需求和调控花期的实施。由于桥体所处条件限制,可采用太阳能储能供电,并利用物联网实现可视化智能管养。
排水系统 天桥悬挂绿化时种植槽底部应配备专用排水设施。使用单体种植槽的天桥,种植槽和排水管之间应采用软性管道连接;排水管在桥梁伸缩缝处应设伸缩管;排水口应连接到市政排水系统,主排水管管径应满足排水要求。
种植技术
栽植时间 簕杜鹃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对种植时间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但地栽或者移植时,为了保证苗木尽快恢复生长,尽量选择在进入营养生长季节前移栽定植,避免在秋冬季花期定植,因开花营养消耗大,管养稍微跟不上则会出现僵苗,生长缓慢,且需要较长时间恢复。
栽植方法 天桥悬挂绿化首先视种植槽深度在底部填入5~8厘米陶粒排水层(陶粒直径1.0~1.5厘米);在陶粒上铺设可透水的土工布过滤层,土工布要求完全覆盖陶粒层,比陶粒层四周宽5厘米;根据种植槽高度和土球高度加入适量基质垫层,栽植苗木并填充基质,栽植时应覆土至根颈基部,土球根际周围基质应压实。种植在人行天桥外侧的植株应稍向外倾,在人行天桥内侧的植株应直立栽植。立交桥绿化种植应考虑护栏两侧的下垂效果,植株直立栽植。处于风口位置时,建议用竹竿绑缚支撑新植的簕杜鹃,以免植株受风力摇摆影响根系生长。
地栽簕杜鹃的种植步骤与栽种其他苗木基本相同。种植时,应首先对土壤进行改良,保证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并给予适当的基肥,如自配的营养土;切记不要将簕杜鹃种得太深,以免排水不畅产生涝害。
栽植密度 栽植间距应根据品种的生长特性、苗木规格及要求见效的时间长短而定。一般情况下用于群植、片植或绿篱时,可成排栽种,间距应在45厘米左右,最好采用对角之字形或三角形排列。若用于攀缘绿化,应确保花架或外墙结构可以承受覆盖后植株的重量,种植间距一般80~100厘米为宜。
浇定根水 苗木栽植后应随即浇水,次日再浇水1次,两次均应浇透。
植株固定 新植大规格苗木应根据需要加以固定。天桥悬挂绿化时,栽植完毕应用细绳固定植株,确保植株不会坠下天桥。
修剪整型 栽植后应适当修剪,使苗木的初始冠型既能体现初始效果,又有利于将来形成优美冠型。天桥绿化内侧影响人车通行的枝条应剪除。
▲容器种植用于广场绿化
养护技术
水分管理 簕杜鹃忌潮湿或浇水过多,科学浇水是保证簕杜鹃正常开花的重要环节,要做到浇水、控水、复水三者结合。
营养生长旺盛期,应保证供水充足;催花阶段应控制正常浇水,通过叶面洒水防止叶片萎蔫脱落;进入花期时,浇水要及时,土壤保持湿润,水量要适宜;开花期间减少浇水,土壤保持稍干燥而叶片不枯萎,可使花苞持久不脱落;进入末花期时要逐渐加大浇水量,同时补充肥料,以防开花营养消耗过大导致植株衰弱和落叶。
夏秋高温季节宜每天浇水1次,进入冬春低温阶段,植株生长缓慢或停顿,要控制浇水以提高其抗寒性。浇水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浇水的温度应尽量与土壤温度相同,夏季高温季节浇水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冬季在中午浇水。
盆栽或地栽苗根系较浅时,栽培基质或土壤要保持潮湿,可利用已安装的灌溉系统根据天气情况和实地环境自动控制浇水。每次浇灌时浇透,干时再浇。地栽苗根系较深时,土壤应保持干爽,一般可不浇灌。
天桥悬挂绿化采用自动灌溉系统时,应经常检查灌溉系统,喷头堵塞应及时疏通或更换,缺失的应及时补装;养护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在灌溉系统故障时启用。应经常检查排水系统,避免植株浸水,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施肥 应科学合理用肥,应掌握“孕蕾期、芽前、花后多施;雨季、开花时少施;徒长、新栽、休眠不施”的原则,并遵循基肥适量、追肥及时,薄肥勤施,偏重磷钾,氮肥不过量等施肥要点。
早春季节,簕杜鹃处于营养生长期,应将枝条剪短,及时追施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以液肥为主,施肥频率7~10天1次,浓度0.2%~0.3%,或施缓释三元平衡复合肥(N-P-K为8-8-8至20-20-20),每月1~2次;在促花及开花季节,应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如在开花前2~3个月施用含磷钾比例高的复合肥(N-P-K为15-20-25),或含5%铁元素的促花复合肥(N-P-K为6-8-10),在开花前1个月可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追肥2~3次,并及时补给水分,可保证花开整齐艳丽;冬季来临前,适当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追肥宜结合浇水和松土进行。松土除了可以使土壤透气,促进植物根系有效地汲取土壤中的养分,而且可避免肥料久见阳光而失效。
植株调整 簕杜鹃开花特性为新发侧枝优势,尤其以植株中上部的外层枝开花最多。修剪可以使植株整齐通透,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可以促进新枝生长,为花芽形成和开花创造条件。因此,修剪是簕杜鹃日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同时期与不同程度的修剪对其生长与开花有着重要的意义。
早春修剪要因地制宜,中强度定型修剪,剪去纤弱枝、交叉枝、丛生枝、轮生枝、徒长枝、病虫枝以及其他影响观赏造型的枝条,调整株型、姿态和个体大小,使留下的枝条粗细、大小比例符合环境要求,或者促进侧枝生长,多生花枝。
日常管理修剪不求平整,每侧枝留3或5个芽,切忌采用修剪绿篱的方式。对于景观效果要求高,管理精细的重要地段或节点处,在开花前50~60天轻度修剪1次,主要是剪去一些影响观赏或造型的枝条。开花前两个月内不做整体修剪,仅对期间新生的影响株型的徒长枝及时疏除,以免消耗营养。开花期间,最好每周做1次小修剪,尤其是要修剪刚刚开花结束的枝条,可保证植株一年四季开花不断。花后要剪去已开过花的花梗和花苞,缩回花枝1/3的枝条,并对徒长枝重剪、侧枝轻剪,同时剪去内膛枝、纤弱枝、交叉枝、轮生枝、重叠枝、病虫枝等。雨季后要剪掉多余的徒长枝,以保持优美冠型。天桥悬挂绿化的簕杜鹃应适度修剪,剪去纤弱枝、徒长枝、过长的下垂枝,使植物均匀覆盖天桥护栏,枝条自然下垂,不妨碍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
簕杜鹃种植3~4年应重度修剪1次,促使植株复壮更新,重剪后应及时施肥,保证植物营养生长的需要。
防寒管理 簕杜鹃喜炎热干燥气候,抗寒性稍弱。若未及时采取措施,遇寒潮则植株停止生长,并伴随有落叶现象,影响冬季景观。为增强植物的抗寒性,自11月开始的追肥应增加钾肥的比例,采取根外追肥的形式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周1次,连续喷施4次;也可在每次寒潮来临前,喷施植物抗寒剂或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提高抗寒性,减少冬季落叶。
基质管理 基质栽植一年以上,普遍存在土壤板结、酸化,速效N、P、K偏低,有机质含量低等问题。因此,应每年分别在3月和10月对栽植基质进行松土,施用能够增加有机质含量的有机肥和改善透气性的土壤改良剂,以恢复基质的正常功能。
病虫害防治 簕杜鹃具有很强的抗病虫能力。但如果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则会受到由假单胞菌引起的叶斑病为害,致使幼枝上80%的叶片脱落。病害可通过水传播,应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同时在允许的条件下加大植株之间的空间,降低疾病传播的速度。在高温高湿季节,每月喷施1~2次杀真菌剂可预防病害的发生。
当簕杜鹃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且植株未及时修剪,种植密度较大时,容易受蚜虫和介壳虫的危害。因此,需要及时修剪内膛枝、病虫枝等,使植株内部通风透光,减轻病害的发生。当情况严重时,可连续喷施杀虫剂3~4次防治。秋季高温干燥季节易发生叶螨,增加湿度则可防控。
▲花墙应用
花期调控
簕杜鹃的花期调控工作应综合运用修剪、施肥、水分管理、激素、砍根及光周期调控等多种措施。
控水措施 簕杜鹃开花与水分供给量有直接关系,控水可提高细胞液浓度,促进花芽的分化与形成。控水首先需培养生长健壮的植株,控水处理时,时间长短依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通常以预期开花时期前45~50天开始控水为宜。控水周期以2~3周为宜。如果露天栽培控水期间下雨,则控水时间适当延长,以实际控水效果达到花芽清晰可见结束为宜。方法为在全光照条件下停止正常浇水,阳光猛烈时,每天叶面洒水以免叶片萎蔫脱落,阴天或雨天不喷洒叶面水;也可采用间隔控水法,即停止浇水后至叶片萎蔫,翌日浇水后继续控水,以此反复,直至花芽清晰可见控水结束。控水期间停止正常施肥、修剪等措施,不能遮光,在全光照条件下控水有利于花芽的形成。控水待花芽明显可见后,应及时浇施足够的水分和1000倍液磷酸二氢钾液肥,使花芽发育良好,一般控水结束后30天左右进入花期。
激素调控 适宜浓度的B9、矮壮素、多效唑等连续喷施2~3次,可使簕杜鹃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转化为生殖生长,促进开花。以B9为例,喷施1000ppm溶液,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喷洒2~3次后,配合施用1000倍液磷酸二氢钾液肥,30~40天后可进入花期。
根系处理 地栽簕杜鹃每年宜松土去根,以促发新根。利用种植槽、挡墙及做底部阻根处理等可有效限制根系生长,利于花期调控;对于景观效果好、观赏价值高、造型优美的孤植植株,可结合控水在开花前60~70天进行砍根处理促进开花。
光周期调控 生长健壮的盆栽簕杜鹃,可进行短日照处理,达到催花效果。处理时间宜在预期花期前45天左右,一般在白昼的两头,用黑色的遮光材料进行遮光处理,缩短白昼,加长黑夜,每天保持白昼时间不多于11小时,黑暗时间不少于13小时。遮光材料要密闭、不透光,可采用黑布或黑塑料布罩。夏季炎热时进行遮光处理应注意通风和降温,一般因品种而异处理10~20天后可开花。相反,对盆栽簕杜鹃进行长日照处理,用人工光源增加光照时数,可阻止其花芽的形成,达到推迟花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