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在第十四届中国奶业大会中表示,目前上游原奶行业亏损面已经超过60%,亏损导致现金流中断,2023年5月已有牧场开始退出。

与此同时,奶牛存栏数也在减少。李胜利表示,“最近调研发现,国内的一些牧场也主动开始淘汰奶牛,对现有牛群结构进行调整。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辐射场2023年5月份的奶牛存栏为46.84万头,同比减了3.42%。3000头以下辐射场2023年5月存栏16.85万头,同比减少6.28%。”

淘汰的奶牛到何处去了?最近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7月23日发布的关于我国肉牛市场价格下行情况的调研报告给出了答案。

由该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曹建民教授执笔的报告显示,由于今年生鲜乳价格跌破了规模化养殖者的盈亏平衡点,大量奶牛养殖者加速了对奶牛的淘汰,报告估计2023年1-6月约有90万头(按照600万头30%的淘汰标准,分摊在上半年约为90万头)淘汰母牛被投放到市场中。

一直以来,淘汰奶牛转为肉用是全世界的通行做法。曾有数据统计,全世界44%的牛肉来源于淘汰奶牛和奶公犊。农业农村部牛羊肉首席分析师朱聪也对界面新闻表示,全年淘汰奶牛在200万头左右,而全国肉牛出栏4800多万头,相对占比较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牛羊肉首席分析师杨春也对界面新闻表示,以往牧场按照一定的比例去淘汰奶牛,但今年乳业面临着上游供给量过剩,消费减弱的困境,可能使牧场以更快大的速度淘汰奶牛。但淘汰奶牛是奶用牛,一般养殖5年左右,从牛肉的品质和价格上都与市场上的育肥牛有一定的差异。

此外,杨春还表示,今年牛肉产业在消费端还面临着共同的困境。“总体来看今年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牛肉消费恢复不及预期。阶段性的供应充足和消费不足造成了牛肉产品价格的下跌。”杨春表示。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牛肉总供给预计约为1100万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基础牛肉产量,假定保持在2022年的水平,约为718万吨;二是前期肉牛产业发展,较2022年多出栏150万头肉牛,相当于22万吨牛肉;三是淘汰奶牛增量,多增加的淘汰奶牛相当于总体的10%,折算牛肉约为22万吨;四是临期冻肉,保守估计在125万吨左右;五是进口牛肉,2023年进口量假定与2022年持平,约为268万吨(也可能会低于2022年的水平)。

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很多省份出台了众多支持肉牛养殖的政策,大量资本集中进入肉牛产业,2023年上半年正好是这部分肉牛集中出栏期,报告测算仅此一项将使2023年上半年同比多出栏150万头活牛。同时随着新冠疫情放开,前期一些“压栏”的肉牛也集中于2023年上半年出栏,疫情期间得到控制的边境走私活牛也逐渐活跃,甚至活牛价格连续下降引起了部分养殖者的恐慌,增加了肉牛出栏数量。

此外,消费需求的减弱还导致进口牛肉的积压。上述报告显示,近两年我国累计进口牛肉约500万吨,其中未消费且临期的冻肉保守估计在125万吨以上(按照年进口量的50%计算),此外,今年我国进口冻肉数量虽然逐月下降,但1-5月依然累计进口了97万吨。

该报告指出,预计2023年度牛肉供给超出需求约380万吨。

牛肉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肉牛价格也呈不断下跌的趋势。报告显示,我国活牛价格从2023年2月开始不断下降,且下降幅度严重超过2021年和2022年同期水平。其中西杂牛等普通肉牛价格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肉牛主产区活牛价格下降幅度大于主销区,而高档肉牛(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和牛)下降趋势不明显。

致富经养母牛_cctv养牛致富_母牛养殖致富新闻

报告指出,只有逐步消化掉临时过剩的380万吨牛肉供给(或者大幅度减少进口牛肉量),活牛价格才可能会止降回升。而活牛价格下降导致大部分肉牛养殖主体亏损,按照肉牛平均出栏650公斤重量计算,每头牛的销售收入较2022年减少3000-4000元。

原奶过剩危机之下,不少牧场依靠淘汰奶牛中转现金流维持牧场运转。但牛肉供给同样过剩的情况下,牧场依靠“杀牛”度过危机的努力恐怕也效果有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