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济南提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十字方针,时隔17年,重新定义城市发展新格局。紧接着,山东省“强省会”战略横空出世,省会经济圈打造全面提速。在这气势恢宏的新蓝图中,泉城北大门的商河县被赋予“现代化新城市组团”的新定位,工业化、城市化成为“北起”发展主旋律。
“许商街道是商河县城驻地,也是全县唯一的街道,乘‘北起’大势、建‘现代化新城市组团’,机遇千载难逢,使命重如千钧,许商积极构建‘南部蔬菜、中部花卉、北部工业、城区商业’的产业格局,四箭齐发,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乘风而上,勇挑重担,为商河建设省会现代化新城市组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说起未来的发展前景,街道党工委书记路来勇斩钉截铁,信心十足。
许商现代化高效农业示范园气势恢宏
释放城市空间,最大程度让百姓安居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棚改旧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作为县城驻地,许商要想发展,棚改旧改工作必须首当其中,责任大,任务重,刚到许商时,我的心里直打怵,怎么才能将工作顺利推进?”说起自己的心理变化,路来勇直言不讳。工作千难万难,有担当就有办法,有创新就会有工作思路,就任许商街道党工委书记后,他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拼命三郎的劲头,来了就征,来了就控,来了就拆,来了就建,蹄疾步稳,有序推进,没几年的功夫,就让许商“换了人间”。
棚改旧改是释放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一环,为了让拆迁工作顺利进行,路来勇充分发挥“钉钉子精神”,逐村、逐组、逐户摸底排查,“嘴也不闲着,腿也不闲着”,苦口婆心讲政策,耐心细致说利弊,在入户测量时,坚持“一个政策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算到底”。测量完成后,对评估测绘结果进行认真审核,确保评估测绘结果公平、公正、真实、准确。
路来勇在田间地头办公
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县委、县政府拿出最好的地段建设安置房,周围公园、超市、学校、医院等一应俱全,设施完备,让群众宜居宜住。许商街道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工作思路,下足绣花功夫,不断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全面推进亮化、绿化工作,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深入推进社区“六位一体”建设,严格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街道-社区-小区-楼-单元五级网格化管理机制,摸清社区人员底数,对社区党员、人员等建立台账,选择“爱管闲事”的人作为网格长、单元长、楼道长,凝聚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居民等合力,让基层群众切身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民生持续改善,提升幸福指数
进入阳春三月,大地迅速回暖,麦苗到了浇灌返青水的时候。商河县许商街道郑园村的张大爷只用了两个多小时,足不出户自家2亩多麦田就浇灌完成了。在此之前,他每次浇地几乎都要全家出动,拉着笨重的柴油机从河里抽水,然后要用上百米的“小白龙”输水管接到自家地里。2020年,许商街道争取上级资金2873.4万元,实施了涉及29个村、2.3万亩的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通过“机井+管道+喷灌”的方式进行浇灌,目前,已经新打机井122眼,管道完成153760米,出水栓安装1549个,通过信息传输的末端设备,水电双向控制箱,机井的名称、瞬时流量、剩余流量、所属区域、控制器编号、灌溉起止时间、灌溉面积、用水量、用电量、累计流量、在线状态等数据一目了然,农业用水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如今,张大爷只需要1个多小时就能浇一亩地,而且只需要花20块钱,成本一下降低了一半多。“以前浇地是大水漫灌,费时费力费水,如今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后,精准滴灌,用水少,用人少,用电少,以前的田埂都不需要了,每亩地凭空多出一分多的种植面积!”路来勇从小就生长在农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民瘼疾苦,时念于心,“多出一分地,能多产不少粮食那!”
许商的农村美如画
民位邦本,本固邦宁。近年来,许商街道把农村幸福院建设当作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不断加快农村幸福院建设,2021年将新(改)建农村幸福院21个,加上前期建成的21个,全街道农村幸福院总数将达到42个。此外,街道目前还有2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才能不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如今,许商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可以说干劲十足,充满了希望。”路来勇将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当做自己最好的褒奖。
遥控种彩椒,一年就卖12亿
在许商街道南部土马河两岸,289个蔬菜大棚横卧在广袤平坦的大地上,排列得整齐划一,在太阳照射下泛着粼粼银光,宛若耀眼夺目的珍珠,呈现出一股磅礴的气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3200亩,总投资1.25亿元,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单品蔬菜园,只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建成,体现了高效农业的‘高’速度!”说起自己的得意之作,路来勇心潮澎湃。
蔬菜大棚横卧在广袤平坦的大地上
产业强则农业强、产业兴则农村兴。作为商河县农业产业重要街镇,许商街道土地肥沃、水质优良,周边村民常年种植蔬菜大棚,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但是各家各户“单打独斗”,大多采用传统种植技术和模式,效益相对低下,与现代高效农业的产出比相差甚远。为了使传统农业“换挡升级”,路来勇大胆擘画,打破村界限制,对张公、毛王店、西赵、东赵4个村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的原则,全力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
园区分为ABCD四个区,A区为现代高效农业智慧核心园,占地127亩,由生产区、展示区、农民培训中心、分拣中心组成,应用物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运用物联网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云平台、手机APP等先进技术,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运作,颠覆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棚内所有软硬件设施都围绕彩椒的生长需求而设计,物联网系统根据设定自行喷水降温或开启通风功能等,同时,无线传感器及时传回空气湿度、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土壤的PH值等信息,通过云平台、手机APP对大棚内小气候进行智能化自动控制,实现精准作业,保持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动动手指、遥控种菜,以最低能耗获得最大产量,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智慧核心园将生产、销售、科研、标准、管理融为一体,致力于打造成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产业样板。”
许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开工
其他三区为技术推广区,总计由270户群众在这里种植大棚蔬菜。为了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路来勇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由企业下单,合作社统一组织管理,农户只需完成种植任务,改变以往单家独户“好种不好卖、好卖价格低”的现象,让种植农户吃下“定心丸”。
针对彩椒产业发展需求,在路来勇的推动下,许商街道建立彩椒产业党建联合体,整合资源、集团作战,配套建设1620平方米的现代高效农业农民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集“生产、供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方便群众交易彩椒等农特产品,遏制小商贩随意压价行为,在做大做强彩椒产业、拉动集体增收的同时,维护群众的经济利益。“许商街道彩椒产业总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设施大棚数量近5000个,年产量达到36万余吨,年销售总收入可达12亿元。”说起老百姓鼓起来的腰包,路来勇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以花为媒,打造乡村振兴的花花世界
走进鑫鑫田园花卉产业园,只见一盆盆娇艳欲滴的鲜花在温室大棚里绽放新颜,红的像火,白的似雪,黄的如金,粉的胜霞,香雪球、四季海棠、万寿菊静悄悄地开着,顾盼生姿,好不漂亮。“这里有22个温室大棚,一年种植各种花卉达600万盆,今年预估产值达到1500多万元。”
以花为媒,打造乡村振兴的花花世界
园区由济南鑫鑫田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提供技术支撑,一期占地80余亩,总投资2140余万元,2020年累计销售孔雀草、彩叶草等10余种花卉110万盆。项目二期总共占地117余亩,投资1100万元,建设高端联栋智能薄膜温室4栋、33792平方米,并安装自动水肥、自动降温系统,完善路面、排水沟等配套基础设施,可年产花卉700万株,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济南正全力打造‘花城’‘绿城’,这给了我们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花卉供应基地,产业园已与济南市签订协议,销路一点都不用愁,所有花卉通过政府订单销往济南各区县,走向城市街头,用于景观绿化。下一步,园区将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建立集生产、教学、科研、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花卉生产基地、科研教学基地、休闲观光基地,实现龙头带动、市场运作、产业发展、群众致富。”说起未来的发展,产业园负责人兴奋不已。
新旧动能转换:于无声处听惊雷
宏业集团坐落于许商街道北部,建于1976年,是一家土生土长的以纺织为主业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因为经营不善,工厂曾濒临破产,2000年果断进行改制后,终于起死回生,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纺织行业的“领头羊”,目前资产总值11.5亿元,拥有先进水平棉纺锭30万枚、进口全自动气流纺2700头、倍捻机12000锭、进口针织大圆机70台、针织制衣生产线12条,年产各类纱线4万余吨,针织布3000多吨,针织成衣500多万件,年销售总收入14亿元以上,年进出口额1.5亿美元,利税6000多万元。
“改制之前年产不到5万吨,如今已达到30万吨,是原来的6倍。”张文奎是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这里一干就是40多年,见证了宏业集团的兴衰全过程。“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根源于不断对技术进行升级换代,宏业的秘诀就是小步快跑,滚雪球式发展。”走进厂房,一块块裸露的红砖、一根根粗大的牛腿柱子体现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气息。“现在这样的厂房几乎已经见不着了,许多机器的外壳还是上个世纪的产品,但‘内脏’已经全部升级换代,有了更强大的‘芯’。看似毫无变化,但于无声处听惊雷,新旧动能转换悄然之间已经完成。”张文奎一边指着机器铭牌一边诉说工厂的沧桑变化,令人不胜唏嘘。
在包装车间,智能打包机将一个个纱锭自动封装,悄无声息,秩序井然。“过去都是人抬肩扛,干一天筋疲力尽,累个半死,五六个人也干不了多少,现在已经是全自动化,只需一个人看管设备即可,实现了一个人代替五六个人来干这个活。”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宏业每年投入两三千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如今,从日本进口的自动络筒机,从瑞士进口的全自动气流纺在上世纪建造的厂房里全速运转,大大解放了人力。“以前工厂里乌泱泱的全是人,现在偌大个厂区,只有几百人。”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暴发后,宏业集团大力推进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以高起点、高难度、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为定位,进行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纱线的开发,力求实现从传统常规产品向高端差别化产品的转型,“差异化产品就是客户定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订单生产,其特点就是小批量、多品种、变化快,产品需求跟着市场跑,所以必须要求交货时间短,加工速度快,因此必然倒逼工厂的装备进行提升,以适应差别化的生产需求。与此同时,管理体制、机制和理念,这些东西都要跟着变。”
宏业集团共取得国家专利产品和技术60余项,其中“聚成纺”等发明专利6项,填补国内空白7项,“芳纶耐高温面料”等4个新产品分别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形成了亚麻混纺系列、羊毛(绒)混纺系列、绢丝混纺系列、新型(功能性)纤维系列以及聚成纺、雪花纱系列等几大成熟系列纱线产品,并以其高品质和稳定的质量、优质的服务深受广大客户的青睐,产品遍布江、浙、沪、粤等国内主要市场,并远销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乘势而进、跨越发展的关键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许商街道紧盯“实现街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任务目标,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作为,锐意进取,必将再造一个新许商。(张宗才照片由许商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