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距离分宜县杨桥镇仅六公里的一个小村庄,沿着进村山路走一小段,远远就能看见山下水塘边的围栏里一大群鸵鸟正在悠闲地踱着步,慢慢走近,鸵鸟“呜呜”吃食的声音就逐渐清晰起来,这里就是分宜县杨桥镇观光村村民钟苟牙和梁志军合伙投资养殖的鸵鸟基地——分宜县丽军鸵鸟养殖合作社。
“这些都是可以售卖的成年鸵鸟。目前全市我是独家经营,每天订单不断,为保障市场的售卖需求,每天早上5点钟我就起床忙活了。”钟苟牙望着不远处的鸵鸟群欣慰地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分宜县丽军鸵鸟养殖合作社目前共养殖有500多只鸵鸟,品种都为非洲鸵鸟,该品种是农业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非洲引进过来的,被列为特禽养殖。非洲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属于“节粮型”草食动物,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抗病力强,适应力强等诸多优点,是前景很不错的一项养殖业。
梁志军介绍,他是在广州打工期间接触到鸵鸟,经了解,鸵鸟全身都是宝,鸵鸟的蛋、羽毛、皮、肉等都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他很看好鸵鸟养殖。于是,2018年他专门到河南河北考察,同时购买相关鸵鸟养殖资料学习,年底他与同村的曾经从事煤矿生意的钟苟牙一起携手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养殖基地,并成立分宜县丽军鸵鸟养殖合作社;2019年4月,合作社从河北引进200只小鸵鸟苗,当年年底合作社先行试卖了一些鸵鸟肉;2020开始正式售卖,当年由于疫情只售卖了200多只;2021年销售近500只,年收入达200万元。今年3月份合作社买来的小鸵鸟苗进入成熟产蛋期,合作社即将走上养殖、孵化、销售一体的规模化生产模式。
“现在合作社的成本较高,光购买一枚受精鸵鸟蛋就要花费600元。目前我们已选留了100多只长得高大且吃食好的种鸵鸟,按照公母种鸵鸟1:3的比例分群饲养。鸵鸟饲养的好的话,可以从开春一直产蛋到11月底12月初,产蛋量是蛮高的。等我的种鸟可以自己孵蛋了,资金能周转得过来,我们就开始大规模养殖,希望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领当地农民一起致富,让村民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就业增收。”钟苟牙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信心满满。
记者来到养殖场内发现,棚内环境干净,由于鸵鸟每天只是吃青草和一些玉米,地上的粪便基地只需每个月清理一次,清出来的粪便可以用作青草地肥田的农家肥,比养猪更环保。成年鸵鸟一天要吃7斤青草和一些精饲料,鸵鸟活动需要露天场地大,阳光充足,在这样的环境鸵鸟就能健康成长。基地场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虽然请了六七名工作人员,但负责人钟苟牙依然每天5点起床,忙到晚上10点才休息。为了尽可能多的掌握鸵鸟养殖的经验,他事事亲力亲为,观察总结,摸索经验,只为将来鸵鸟规模化养殖打好基础。
以目前市场行情,鸵鸟肉卖到60元一斤,一只成年鸵鸟一般200多斤,可以实现收入3000多元。另外,鸵鸟皮、鸵鸟毛浙江一带的厂家收购后可以进行深加工。鸵鸟皮的韧性是牛皮的6倍,是高档皮具的原材料。下一步,合作社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农户领养小鸵鸟,养殖成鸟后,交合作社统一收购,从而达到合作社、集体、农户三方共赢,为更多村民摸索出一条鸵鸟养殖的致富之路。与此同时,合作社希望分宜市民都可以吃上自己养殖的鸵鸟肉,规模化养殖后,让销售走向全市,辐射宜春等周边县市,甚至全省。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要有可持续发展产业,杨桥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努力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鸵鸟作为该镇特种养殖亮点产业,可以依托鸵鸟养殖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借助互联网,不断扩大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