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尤其是一种用于饲养草地贪夜蛾,以获得该昆虫生物学特性相关数据的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能力特别强的害虫。该虫原产于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2016年1月在非洲首次被发现,并迅速扩散至撒哈拉以南约44个国家,造成了玉米的严重减产。2018年5月迁入印度,进一步扩散至斯里兰卡、孟加拉、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2019年1月,我国云南省江城县首次发现了草地贪夜蛾。截至2019年10月8日,草地贪夜蛾已入侵全国26省(区、市)1538个县(区、市)。草地贪夜蛾寄主范围广,其幼虫可为害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等76科353种植物,该虫自入侵我国以来,已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室内饲养是获得该虫生物学特性相关数据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田间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由于草地贪夜蛾是新入侵的物种,因此目前尚无专业的草地贪夜蛾饲养方法,只能暂且参照夜蛾科其他种的饲养技术,但目前来看,对于草地贪夜蛾来说,这些饲养技术有以下不足之处:

1)幼虫的饲养依然沿用指形管饲养的方法,但是由于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聚集习性,在转移幼虫过程中容易造成幼虫的大量死亡或意外逃逸;而其高龄幼虫极易自相残杀、取食低龄幼虫,这些因素均会造成所饲养的草地贪夜蛾幼虫数量锐减;

2)成虫的饲养依然沿用铁丝自制的养虫笼,并用保鲜膜进行包裹,让成虫在保鲜膜上产卵后剪切保鲜膜获得卵粒的方法;这种方法操作起来非常费时且麻烦,而且由于草地贪夜蛾成虫飞行能力极强,在取卵块的过程中,成虫容易乘机逃逸。

以2014年所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斜纹夜蛾室内人工繁殖方法”为例,其幼虫期饲养所采用的方法是:“斜纹夜蛾幼虫放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的幼虫养虫盒中,幼虫养虫盒长度30cm,宽度20cm,高度30cm;养虫盒底部需铺一层厚为3-5cm,经10目过筛且紫外线灭菌后的沙土层,每盒养虫200~500头,用160目纱网盖紧”,但此方法并不适用于草地贪夜蛾的大量饲养繁殖,理由如下:

1)该专利中所述养虫盒中幼虫的数目过多,草地贪夜蛾在这种条件下非常容易互相撕咬导致大部分幼虫被同类咬死或取食;

2)养虫盒用纱网覆盖非常费时费力,整个盒口都用纱网覆盖增加了草地贪夜蛾咬破纱网逃逸的几率,已在饲养过程中观察到这一现象;

3)用紫外线照射并不能完全杀灭沙土层里的微生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方法不适合室内饲养草地贪夜蛾,不能准确获得草地贪夜蛾习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饲养草地贪夜蛾,以获得该昆虫生物学特性相关数据的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本发明的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饲养装置包括幼虫饲养管和成虫饲养器,幼虫饲养管包括指形管、滤纸片和纱网,滤纸片为圆形,水平放置在指形管内部,纱网用皮筋扎紧在指形管管口;成虫饲养器包括上水杯、下水杯和脱脂棉球,下水杯为开口向上的正置的透明塑料杯,上水杯为开口向下的倒置的透明塑料杯,下水杯与上水杯的开口相向连接,利用透明胶带连接固定;脱脂棉球放置在下水杯内,下水杯的上底部剪切一条优弧状的开孔,优弧角度大于270°且小于330°,优弧片背面黏贴有透明胶带;指形管管口插入开孔处连接。

所述的上水杯和下水杯的杯壁上交错设置有数个孔洞,孔洞用注射针针头扎孔形成,便于成虫饲养器内部透气。

所述的草地贪夜蛾的饲养方法,包括单独饲养和种群扩增繁殖两种,具体步骤如下:

1)、单独饲养:单独饲养利用上述饲养装置,饲养过程如下:

a、虫卵孵育:在培养皿内放入蒸馏水浸湿的滤纸保湿,将同一成虫同一天内产的卵放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封住培养皿口,保鲜膜上用昆虫针扎孔透气,并在培养皿侧壁用记号笔记录产卵日期及产卵量,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待1-1.5天卵粒变黑,向培养皿内加入寄主嫩叶;再过0.5-1天后,幼虫孵化出来,观察记录孵化量,计算孵化率;初孵幼虫在培养皿的寄主嫩叶上饲喂12h,之后转移到幼虫饲养管内单独饲养,以确保初孵幼虫的存活率;

b、幼虫饲养:幼虫饲养管的底部水平放入圆滤纸片,便于管内幼虫排泄物的清理,用寄主植物包裹初孵幼虫放入指形管内单头饲养,再用纱网封住管口,并用皮筋扎紧,然后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每天观察并记录幼虫龄期和体重,同时更换新鲜的寄主植物,并清除粪便及腐烂的叶片,新鲜的寄主植物喂养前用清水洗净并控干表面水分;幼虫经过12-14天后化蛹;

c、蛹期:幼虫化蛹后,停止加入寄主植物,待其羽化,羽化时间为8-9天;此期间记录蛹期和计算化蛹率;

d、羽化:成虫羽化后,按照1:1的雌雄比将成虫转移至成虫饲养器内进行配对、产卵;根据成虫前翅花纹鉴别成虫的性别,计算成虫寿命、羽化率及雌雄比例;

e、成虫饲养:待幼虫饲养管中的成虫羽化后,判断雌、雄虫,按照1:1的雌雄比例放入成虫饲养器,将上水杯底部的优弧片打开,将指形管口对准开孔处,缓慢抽出纱网,让成虫自行飞入上水杯和下下水杯内,抽出指行管,迅速用透明胶带将优弧片与上水杯底部重新粘贴住,并在杯壁外侧记录实验所需信息;成虫配对后,每天向棉球补充水分,并定时检查雌虫的产卵情况,发现产卵后则取一个新的成虫饲养器,将两个饲养器顶部的优弧片打开,原成虫饲养器正置在下,新成虫饲养器倒置在上,开孔对开孔固定好,拍打下方的成虫饲养器下端杯底,由于草地贪夜蛾成虫具有向上飞行的习性,因此成虫就会飞入上方新饲养器中,继续交配产卵;待成虫全部飞入新成虫饲养器后,关闭新成虫饲养器的优弧片,并用透明胶带封闭,然后将原成虫饲养器杯壁上的卵块用剪刀剪下,放入培养皿中继续孵育;

2)、种群扩增繁殖:

a、虫卵孵育:在透明塑料盒内放入蒸馏水浸湿的滤纸保湿,放入虫卵,盖上盒盖,并在盒盖上用昆虫针扎孔透气,在透明塑料盒外壁用记号笔记录日期及产卵量,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待卵粒变黑,向透明塑料盒内加入寄主嫩叶;幼虫孵化出来后,观察记录孵化量,计算孵化率;

b、幼虫饲养:在透明塑料盒盒盖中部开一个10cm×5cm大小的口,覆盖纱网,用热熔胶将纱网与开口边缘进行粘贴,每个透明塑料盒中保持有16-24头幼虫,每天更换新鲜的寄主嫩叶,新鲜的寄主嫩叶喂养前用清水洗净晾干,并清除粪便及腐烂的叶片;

c、蛹期:先取细沙,经120℃高压灭菌15分钟,放入烘箱内用65℃的温度进行烘干6h,冷却后备用;取透明塑料盒,在盒底部均匀的铺上一层厚度1cm的灭菌后的细沙,将4-5天的幼虫放入盒内进行化蛹,预蛹期为1-3天,蛹期不再添加植物;待虫蛹颜色变为深褐色,将蛹取出,按三粒雌蛹和三粒雄蛹的比例,将共六粒蛹放入一个成虫饲养器中并封口;

d、羽化:待雌、雄虫蛹羽化后,用注射器吸取10%浓度的蜂蜜水,刺穿成虫饲养器外壁,向里面的脱脂棉团注射,使之浸透蜂蜜水,供成虫取食;

e、成虫配对:成虫配对时,每天向棉球补充水分,并检查雌虫的产卵情况,当杯壁出现卵粒时,更换成虫饲养器,产卵后取一个新的成虫饲养器,将两个饲养器顶部的优弧片打开,原成虫饲养器正置在下,新成虫饲养器倒置在上,开孔对开孔固定好,拍打下方的成虫饲养器下端杯底,由于草地贪夜蛾成虫具有向上飞行的习性,因此成虫就会飞入上方新饲养器中,继续交配产卵;待成虫全部飞入新成虫饲养器后,关闭新成虫饲养器的优弧片,并用透明胶带封闭,然后将原成虫饲养器杯壁上的卵块用剪刀剪下,放入培养皿中继续孵育。

所述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光照周期l:d=16h:8h,温度为27±1℃,湿度为70±5%。

所述的寄主植物选用玉米嫩叶、小麦嫩叶或新鲜玉米粒,玉米在大喇叭口其之前,其上叶子均为嫩叶,大喇叭口至抽穗期之间,仅新叶为嫩叶;小麦植株高度在20±2cm之间为嫩叶。

所述的纱网选用150目规格的纱网。

本发明的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根据实验室研究草地贪夜蛾的过程中掌握的该虫不同虫态的生物学习性及特点,在原有的夜蛾科蛾类的饲养方法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形成了一套室内草地贪夜蛾的饲养方法,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并有效提高了草地贪夜蛾的存活率,该方法的具体优点如下:

1.发明了适宜草地贪夜蛾成虫的饲养装置及配套方法,便于其成虫的配对、营养补充及卵块的及时转移,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提高了卵粒的孵化率;

2.发明了有利于老熟幼虫化蛹的饲养方法,提高了老熟幼虫化蛹的存活率及蛹的羽化率;

3.避免了1龄幼虫的大量死亡、逃逸、高龄幼虫取食低龄幼虫或同龄幼虫间互相取食的情况;

4.根据不同饲养目的(用于种群扩增繁殖的大量饲养或用于生物学习性观察)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法,有利于稳定室内种群数量;

5.本发明使用的材料均简单易得且价格低廉,可以大大降低饲养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成虫饲养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水杯1,下水杯2,优弧片3,指形管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饲养装置包括幼虫饲养管和成虫饲养器,幼虫饲养管包括指形管4、滤纸片和封口150目规格的纱网,滤纸片为圆形,水平放置在指形管4内部,纱网用皮筋扎紧在指形管4管口;成虫饲养器包括上水杯1、下水杯2和脱脂棉球,下水杯2为开口向上的正置的透明塑料杯,上水杯1为开口向下的倒置的透明塑料杯,下水杯2与上水杯1的开口相向连接,利用透明胶带连接固定;脱脂棉球放置在下水杯2内,下水杯2的上底部剪切一条优弧状的开孔,优弧角度大于270°且小于330°,优弧片3背面黏贴有透明胶带;指形管4管口插入开孔处连接。

所述的上水杯1和下水杯2的杯壁上交错设置有数个孔洞,孔洞用注射针针头扎孔形成,便于成虫饲养器内部透气。

所述的草地贪夜蛾的饲养方法,包括单独饲养和种群扩增繁殖两种,具体步骤如下:

1)、单独饲养:单独饲养利用上述饲养装置,饲养过程如下:

a、虫卵孵育:在培养皿内放入蒸馏水浸湿的滤纸保湿,将同一成虫同一天内产的卵放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封住培养皿口,保鲜膜上用昆虫针扎孔透气,并在培养皿侧壁用记号笔记录产卵日期及产卵量,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该人工气候培养箱选用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mg(-300a)型号培养箱;待1-1.5天卵粒变黑,向培养皿内加入寄主嫩叶;再过0.5-1天后,幼虫孵化出来,观察记录孵化量,计算孵化率;初孵幼虫在培养皿的寄主嫩叶上饲喂12h,之后转移到幼虫饲养管内单独饲养,以确保初孵幼虫的存活率;

b、幼虫饲养:幼虫饲养管的底部水平放入圆滤纸片,便于管内幼虫排泄物的清理,用寄主植物包裹初孵幼虫放入指形管4内单头饲养,再用纱网封住管口,并用皮筋扎紧,然后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每天观察并记录幼虫龄期和体重,同时更换新鲜的寄主植物,并清除粪便及腐烂的叶片,新鲜的寄主植物喂养前用清水洗净并控干表面水分;幼虫经过12-14天后化蛹;

c、蛹期:幼虫化蛹后,停止加入寄主植物,待其羽化,羽化时间为8-9天;此期间记录蛹期和计算化蛹率;

d、羽化:成虫羽化后,按照1:1的雌雄比将成虫转移至成虫饲养器内进行配对、产卵;根据成虫前翅花纹鉴别成虫的性别,计算成虫寿命、羽化率及雌雄比例;

e、成虫饲养:待幼虫饲养管中的成虫羽化后,判断雌、雄虫,按照1:1的雌雄比例放入成虫饲养器,将上水杯1底部的优弧片3打开,将指形管4口对准开孔处,缓慢抽出纱网,让成虫自行飞入上水杯1和下下水杯2内,抽出指行管,迅速用透明胶带将优弧片3与上水杯1底部重新粘贴住,并在杯壁外侧记录实验所需信息;成虫配对后,每天向棉球补充水分,并定时检查雌虫的产卵情况,发现产卵后则取一个新的成虫饲养器,将两个饲养器顶部的优弧片3打开,原成虫饲养器正置在下,新成虫饲养器倒置在上,开孔对开孔固定好,拍打下方的成虫饲养器下端杯底,由于草地贪夜蛾成虫具有向上飞行的习性,因此成虫就会飞入上方新饲养器中,继续交配产卵;待成虫全部飞入新成虫饲养器后,关闭新成虫饲养器的优弧片3,并用透明胶带封闭,然后将原成虫饲养器杯壁上的卵块用剪刀剪下,放入培养皿中继续孵育;

2)、种群扩增繁殖:

a、虫卵孵育:在透明塑料盒内放入蒸馏水浸湿的滤纸保湿,放入虫卵,盖上盒盖,并在盒盖上用昆虫针扎孔透气,在透明塑料盒外壁用记号笔记录日期及产卵量,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待卵粒变黑,向透明塑料盒内加入寄主嫩叶;幼虫孵化出来后,观察记录孵化量,计算孵化率;

b、幼虫饲养:在透明塑料盒盒盖中部开一个10cm×5cm大小的口,覆盖150目规格的纱网,用热熔胶将纱网与开口边缘进行粘贴,每个透明塑料盒中保持有16-24头幼虫,每天更换新鲜的寄主嫩叶,新鲜的寄主嫩叶喂养前用清水洗净晾干,并清除粪便及腐烂的叶片;

c、蛹期:先取细沙,经120℃高压灭菌15分钟,放入烘箱内用65℃的温度进行烘干6h,冷却后备用;取透明塑料盒,在盒底部均匀的铺上一层厚度1cm的灭菌后的细沙,将4-5天的幼虫放入盒内进行化蛹,预蛹期为1-3天,蛹期不再添加植物;待虫蛹颜色变为深褐色,将蛹取出,按三粒雌蛹和三粒雄蛹的比例,将共六粒蛹放入一个成虫饲养器中并封口;

d、羽化:待雌、雄虫蛹羽化后,用注射器吸取10%浓度的蜂蜜水,刺穿成虫饲养器外壁,向里面的脱脂棉团注射,使之浸透蜂蜜水,供成虫取食;

e、成虫配对:成虫配对时,每天向棉球补充水分,并检查雌虫的产卵情况,当杯壁出现卵粒时,更换成虫饲养器,产卵后取一个新的成虫饲养器,将两个饲养器顶部的优弧片3打开,原成虫饲养器正置在下,新成虫饲养器倒置在上,开孔对开孔固定好,拍打下方的成虫饲养器下端杯底,由于草地贪夜蛾成虫具有向上飞行的习性,因此成虫就会飞入上方新饲养器中,继续交配产卵;待成虫全部飞入新成虫饲养器后,关闭新成虫饲养器的优弧片3,并用透明胶带封闭,然后将原成虫饲养器杯壁上的卵块用剪刀剪下,放入培养皿中继续孵育。

在整个培养周期内,人工气候培养箱光照周期l:d=16h:8h,温度为27±1℃,湿度为70±5%。

该寄主植物选用玉米嫩叶、小麦嫩叶或新鲜玉米粒,玉米在大喇叭口其之前,其上叶子均为嫩叶,大喇叭口至抽穗期之间,仅新叶为嫩叶;小麦植株高度在20±2cm之间为嫩叶。

纱网选用150目规格的纱网。

技术特征:

1.一种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饲养装置包括幼虫饲养管和成虫饲养器,幼虫饲养管包括指形管(4)、滤纸片和纱网,滤纸片为圆形,水平放置在指形管(4)内部,纱网用皮筋扎紧在指形管(4)管口;成虫饲养器包括上水杯(1)、下水杯(2)和脱脂棉球,下水杯(2)为开口向上的正置的透明塑料杯,上水杯(1)为开口向下的倒置的透明塑料杯,下水杯(2)与上水杯(1)的开口相向连接,利用透明胶带连接固定;脱脂棉球放置在下水杯(2)内,下水杯(2)的上底部剪切一条优弧状的开孔,优弧角度大于270°且小于330°,优弧片(3)背面黏贴有透明胶带;指形管(4)管口插入开孔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水杯(1)和下水杯(2)的杯壁上交错设置有数个孔洞,孔洞用注射针针头扎孔形成。

3.一种草地贪夜蛾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饲养方法包括单独饲养和种群扩增繁殖两种,具体步骤如下:

1)、单独饲养:单独饲养利用上述饲养装置,饲养过程如下:

a、虫卵孵育:在培养皿内放入蒸馏水浸湿的滤纸保湿,将同一成虫同一天内产的卵放入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封住培养皿口,保鲜膜上用昆虫针扎孔透气,并在培养皿侧壁用记号笔记录产卵日期及产卵量,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待1-1.5天卵粒变黑,向培养皿内加入寄主嫩叶;再过0.5-1天后,幼虫孵化出来,观察记录孵化量,计算孵化率;初孵幼虫在培养皿的寄主嫩叶上饲喂12h,之后转移到幼虫饲养管内单独饲养,以确保初孵幼虫的存活率;

b、幼虫饲养:幼虫饲养管的底部水平放入圆滤纸片,便于管内幼虫排泄物的清理,用寄主植物包裹初孵幼虫放入指形管(4)内单头饲养,再用纱网封住管口,并用皮筋扎紧,然后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每天观察并记录幼虫龄期和体重,同时更换新鲜的寄主植物,并清除粪便及腐烂的叶片,新鲜的寄主植物喂养前用清水洗净并控干表面水分;幼虫经过12-14天后化蛹;

c、蛹期:幼虫化蛹后,停止加入寄主植物,待其羽化,羽化时间为8-9天;此期间记录蛹期和计算化蛹率;

d、羽化:成虫羽化后,按照1:1的雌雄比将成虫转移至成虫饲养器内进行配对、产卵;根据成虫前翅花纹鉴别成虫的性别,计算成虫寿命、羽化率及雌雄比例;

e、成虫饲养:待幼虫饲养管中的成虫羽化后,判断雌、雄虫,按照1:1的雌雄比例放入成虫饲养器,将上水杯(1)底部的优弧片(3)打开,将指形管(4)口对准开孔处,缓慢抽出纱网,让成虫自行飞入上水杯(1)和下下水杯(2)内,抽出指行管,迅速用透明胶带将优弧片(3)与上水杯(1)底部重新粘贴住,并在杯壁外侧记录实验所需信息;成虫配对后,每天向棉球补充水分,并定时检查雌虫的产卵情况,发现产卵后则取一个新的成虫饲养器,将两个饲养器顶部的优弧片(3)打开,原成虫饲养器正置在下,新成虫饲养器倒置在上,开孔对开孔固定好,拍打下方的成虫饲养器下端杯底,由于草地贪夜蛾成虫具有向上飞行的习性,因此成虫就会飞入上方新饲养器中,继续交配产卵;待成虫全部飞入新成虫饲养器后,关闭新成虫饲养器的优弧片(3),并用透明胶带封闭,然后将原成虫饲养器杯壁上的卵块用剪刀剪下,放入培养皿中继续孵育;

2)、种群扩增繁殖:

a、虫卵孵育:在透明塑料盒内放入蒸馏水浸湿的滤纸保湿,放入虫卵,盖上盒盖,并在盒盖上用昆虫针扎孔透气,在透明塑料盒外壁用记号笔记录日期及产卵量,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待卵粒变黑,向透明塑料盒内加入寄主嫩叶;幼虫孵化出来后,观察记录孵化量,计算孵化率;

b、幼虫饲养:在透明塑料盒盒盖中部开一个10cm×5cm大小的口,覆盖纱网,用热熔胶将纱网与开口边缘进行粘贴,每个透明塑料盒中保持有16-24头幼虫,每天更换新鲜的寄主嫩叶,新鲜的寄主嫩叶喂养前用清水洗净晾干,并清除粪便及腐烂的叶片;

c、蛹期:先取细沙,经120℃高压灭菌15分钟,放入烘箱内用65℃的温度进行烘干6h,冷却后备用;取透明塑料盒,在盒底部均匀的铺上一层厚度1cm的灭菌后的细沙,将4-5天的幼虫放入盒内进行化蛹,预蛹期为1-3天,蛹期不再添加植物;待虫蛹颜色变为深褐色,将蛹取出,按三粒雌蛹和三粒雄蛹的比例,将共六粒蛹放入一个成虫饲养器中并封口;

d、羽化:待雌、雄虫蛹羽化后,用注射器吸取10%浓度的蜂蜜水,刺穿成虫饲养器外壁,向里面的脱脂棉团注射,使之浸透蜂蜜水,供成虫取食;

e、成虫配对:成虫配对时,每天向棉球补充水分,并检查雌虫的产卵情况,当杯壁出现卵粒时,更换成虫饲养器,产卵后取一个新的成虫饲养器,将两个饲养器顶部的优弧片(3)打开,原成虫饲养器正置在下,新成虫饲养器倒置在上,开孔对开孔固定好,拍打下方的成虫饲养器下端杯底,由于草地贪夜蛾成虫具有向上飞行的习性,因此成虫就会飞入上方新饲养器中,继续交配产卵;待成虫全部飞入新成虫饲养器后,关闭新成虫饲养器的优弧片(3),并用透明胶带封闭,然后将原成虫饲养器杯壁上的卵块用剪刀剪下,放入培养皿中继续孵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地贪夜蛾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光照周期l:d=16h:8h,温度为27±1℃,湿度为70±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地贪夜蛾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寄主植物选用玉米嫩叶、小麦嫩叶或新鲜玉米粒,玉米在大喇叭口其之前,其上叶子均为嫩叶,大喇叭口至抽穗期之间,仅新叶为嫩叶;小麦植株高度在20±2cm之间为嫩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网选用150目规格的纱网。

技术总结

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涉及昆虫饲养。本发明包括幼虫饲养管和成虫饲养器,幼虫饲养管包括指形管、滤纸片和纱网,滤纸片为圆形,水平放置在指形管内部,纱网用皮筋扎紧在指形管管口;成虫饲养器包括上水杯、下水杯和脱脂棉球,下水杯为正置的透明塑料杯,上水杯为倒置的透明塑料杯,下水杯与上水杯的开口相向连接;脱脂棉球放置在下水杯内,下水杯的上底部剪切一条优弧状的开孔,优弧角度大于270°且小于330°,优弧片背面黏贴有透明胶带;指形管管口插入开孔处连接。本发明根据实验室研究草地贪夜蛾的过程中掌握的生物学习性及特点,形成一套室内草地贪夜蛾的饲养方法,简化操作步骤,节约时间,有效提高草地贪夜蛾的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桂富荣;盛军;和淑琪;陈亚平;鲁智慧;李浩;严乃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10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