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价格持续较高,但南美白对虾越养越难,行业陷入瓶颈。纠其因众说纷纭,为此形成养殖技术的三大流派,并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和纷争不休。到底谁是谁非?请同行分享和评判。
一、 清水式养殖
1.定向利用水生维管束植物及丝状藻类可控性净化水质,水质清新透亮。水中藻类、浮游动物和益生菌相对较少。水化学指标比较正常,对虾摄食和生长相对良好。
2.放养密度较小,亩放养5万~6万尾,主要投喂高蛋白对虾专用颗粒饲料,培养部分天然饵料补充营养。多套养河蟹、螺类或少量花鲢等,实施绿色生态健康养殖。
3.水草和丝状藻类在炎热的夏季容易老化或腐烂,进而败坏水质,日常管理注重控草和护草工作。养殖中后期投料量越来越多,粪便残饵积累较多,底质容易恶化,故加强改底措施。
4.以“低密度、周期短、养大虾”为养殖宗旨。养殖风险降低,效益比较稳定,资金周转较快。适应于塘租便宜、资金不足和养殖经验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推广。
5.清水养殖流派认为施肥会人为增大水体污染,容易引发毒藻盛行。较肥水体的水质指标天变化幅度较大(如pH值黎明与下午相差较大),易引起水质自身变化带来的应激反应,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极为不利。益生菌使水质酸化,培养液增大了水质污染,诱发病害暴发。益生菌也容易使水质短期缺氧,造成亚缺氧而危害对虾的生长发育等。
二、 肥水法养殖
1. 整个养殖期重视肥水工作,主要培养优良的水色及肥度,利用藻类净化水质。培养丰富的藻相结构,丰富水体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造就复杂而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
2. 实施中密度养殖,亩放苗8万~12万尾,投喂低蛋白对虾配合饲料(认为高营养饲料易导致肝胰腺病变),主要配套水车式增氧设备,以人工饲料和天然饵料促生长,多实施鱼虾混养模式降低养殖风险。
3. 高温蓝裸藻易泛滥成灾,氨氮、亚硝酸盐和pH值居高难降。养殖中后期水质自身污染加重,必须重视调水、消毒和改良底质工作。整个养殖期重点预防红体、水变、偷死、白便、空肠空胃和脱壳未遂等疾病的发生。
4. 以“中等密度、调水控料、提高单产”为养殖宗旨。养殖前期天然饵料丰富,对虾生长较快,当转化成人工配合饲料后易出现转食病害。养殖前期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养殖中后期蓝藻、底臭、肝胰腺病和应激反应等危害较大,是防控之核心。
5. 肥水养殖流派认为瘦水难以抵抗恶劣天气引起的应激,水变发生较多,对虾生长也比较缓慢,在塘租较高的地区难以创收。益生菌制剂的培养液耗氧较大,养殖水体的杂菌较多,益生菌很难成为优势菌群。益生菌的大量使用,菌质问题难以判断,市场以假乱真,不仅增大了生产投资,也常常表现不出明显的使用效果等。
三、 益生菌养殖
1. 优先定向培养水体丰富的菌相结构,以菌净水,以菌养水,以菌护虾,维护水体正常的水化学指标,造就稳定的微生态平衡系统。
2. 实施高密度集约化精养,亩放养量大于13万尾。投喂对虾高质量益生菌发酵精料,配备底部充气增氧设备,水体定期施用益生肥和抛洒益生菌底质改良剂等。
3. 受环境杂菌影响较大,益生菌有削弱期,应定期补施,当菌种比例失衡也易造成水质的不稳定性,如乳酸菌超标水质酸化等。养殖中后期适时适量换水,降低生物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该模式益生菌起到水质的立体净化作用,配备强力机械增氧设备和足够马力的发电机以备不测和防患未然。
4. 以“高密度、工业化、高产量”为养殖宗旨。以益生菌为中心,控制整个生产核心环节。以菌治菌,以菌治水和以菌促长等,对虾体质增强,病害暴发较少。总之实施益生菌生态健康养殖利多弊少。
5. 益生菌养殖流派认为瘦水养殖产量低,浪费水资源和利润低下。肥水养殖污染较大,病害难以有效控制。益生菌养殖生长快、病害少、污染小和利润高,是一种高产、高效和环保的养殖模式。
我国土地辽阔,各地水质气候均不相同,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养殖方式势在必行。回忆昔日消杀养殖模式导致的失败,思考今日呵护模式的困难重重,我们到底该如何抉择?南美白对虾三大养殖流派各持己见及争议不休,他们均有自己的道理和成功范例,看完文章你是否还百思不得其解?许多一线养殖户深感虾苗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环境是保障。建议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习三大流派经验,吸其精华和废其糟粕,分析自我失败和成功的经验,不断完善升级养殖技术,走出一套切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成功养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