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是我国重要特色农产品,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为全面了解我国樱桃产业发展状况,提出发展建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受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委托成立专题研究组,通过文献查阅、电话咨询、主产区实地调研等方式,对近几年我国樱桃产业发展情况展开综合调查分析。近年来,樱桃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量、播种面积总体增加;食用消费量不断上升;进口量持续走高;价格先升后降,波动幅度较大。未来,我国樱桃产量、播种面积有望保持增长态势;食用消费量继续升高;进口量先增后稳;市场价格稳中有跌、波动趋缓。

一、樱桃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

1、产量、播种面积总体上升。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樱桃种植面积约310万亩,产量约120万吨,产量位居世界首位。据测算,2009-2018年,我国樱桃总产量、播种面积总体呈升高态势,2018年略有降低,产量由86.2万吨增至120.0万吨,年均增长3.7%;播种面积由241.5万亩增至310.1万亩,年均增长2.8%;单产在2009-2011年大幅上升后保持平稳增加,年均增速0.2%。

2、优势产区相对集中。北方为主要樱桃种植区,西南高地有少量发展。目前国内有2个优势产区:一是以山东烟台、泰安,辽宁大连,北京和河北秦皇岛等地为主的环渤海湾地区,2018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约60.0%;二是以河南郑州、陕西西安和甘肃天水为主线的陇海铁路沿线及西北产区,2018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约20.1%。近年来,西南高海拔产区发展速度较快,东南沿海江苏等地正积极引种试种适宜的樱桃品种。2018年,西南高海拔产区中,四川樱桃种植面积10万亩,云南10万亩,重庆5万亩,贵州3万亩;东南沿海地区江苏、安徽各2万亩,浙江0.5万亩。

3、山东省樱桃产量、播种面积居首。山东省是樱桃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省份,主要包括山东半岛和鲁中南2个优势子产区,种植面积超过全国的40%;产量约占全国50%。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统计,2018年山东省樱桃种植面积131.6万亩,产量64.2万吨。其中,烟台38.4万亩、26.2万吨;泰安16.9万亩、9.8万吨,为面积和产量最高的2个地市。

4、以露地种植为主、设施种植为辅。樱桃生产以露地种植为主,设施种植在辽宁、山东、河北、陕西等产区较多,面积较低。2019年山东樱桃设施栽培面积不足全省总面积的15%。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樱桃设施栽培面积约20万亩,其中山东8.0万亩,多为高架大棚;大连7.4万亩,多为日光温室。

(二)消费

1、食用消费不断提升。樱桃以直接食用消费为主,用于加工消费量很少,消费对象多为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城乡居民。近年来,樱桃食用消费量不断升高。据课题组估算,2016-2018年,我国樱桃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30.6万吨、134.7万吨、138.6万吨,呈逐年增加趋势。

2、销售模式多元。我国樱桃销售模式多元,除批发零售、游园采摘等方式外,线上销售模式发展较快。据烟台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19年山东樱桃约30%通过农村电商渠道完成销售。辽宁大连市与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合作,2018年有20余家樱桃生产、经销企业入驻京东,全市樱桃线上销售超8000吨,订单量超300万单,约50%的一等果通过线上售出。

(三)加工流通

1、加工业规模有限。目前,我国市售樱桃产品多为鲜食,加工品销售数量很少,加工业规模有限。烟台市农业农村局资料显示,当地樱桃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成功案例少。

2、产销地间距离远,对冷链物流需求高。目前,我国樱桃产地集中,产销地相距较远,但产地市场销量相对较低。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统计,2019年山东省约60%以上的产品销往省外,多数销往南方。由于樱桃耐储性较差,在长距离流通过程中易产生损耗,因而对冷链物流的需求较高。

(四)进出口贸易

1、以进口为主,进口量不断增加。我国樱桃以进口为主,国产多为内销,出口量很小。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2019年,我国樱桃进口量由10.9万吨增至19.4万吨。1月份是进口量最多的月份,占全年比重不断提高。2016-2020年,1月进口量分别为4.7万吨、4.3万吨、8.1万吨、11.7万吨、13.3万吨,除2020年外,1月进口量分别占当年总进口量的42.9%、42.1%、43.5%、60.6%。

2、美洲、大洋洲主产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地。我国樱桃进口来源国主要包括智利、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耳其等8个国家,且以美洲、大洋洲主产国为主。其中:夏季主要从美国、加拿大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北半球国家进口;冬季主要从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南半球国家进口。樱桃在智利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智利樱桃约有90%出口至我国。

(五)市场价格

1、价格先升后降。据商务部全国农产品价格数据库数据加权计算,2015-2019年,国内樱桃批发价先涨后跌,由2015年的每公斤70.9元涨至2017年的84.7元后,2018、2019年连续下跌,至2019年的每公斤50.4元。2015-2019年樱桃批发价年均降幅8.2%。

2、不同种植模式和品种的价格差异明显。从种植模式看,日光温室、高架大棚、露地种植的樱桃价格依次递减。日光温室种植樱桃批发价每公斤100元以上;高架大棚种植樱桃售价每公斤40-160元;露地种植樱桃价格为每公斤10-50元。从品种看,国外直接引进或杂交的品种价格普遍高于国内育种品种,其中“佳红”品种价格最高,最高价每公斤近300元,平均价在50元 以上。

3、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据商务部全国农产品价格数据库数据加权计算,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樱桃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冬季12月至次年3月为价格较高时期,最高点为2016年3月的每公斤117.4元;夏季5-7月为价格较低时期,价格最低点为2019年7月的15.8元。2016年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4倍。

二、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产量保持增长态势。近几年,我国樱桃产量、播种面积持续增加。西南高海拔地区、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樱桃引种试种、栽培繁育积极性高。我国新优势产区或将相继出现,全国樱桃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预计我国樱桃产量或将超过125万吨,播种面积将达320万亩左右。

(二)消费量继续升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潜在消费人群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国内表观消费量持续增加。预计未来食用消费量将继续升高,线上消费将替代部分传统消费,表观消费量或将达140万吨。长期看,深加工产业或将成为樱桃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樱桃加工消费量长期看涨。

(三)进口量先增后稳。目前,樱桃进口量仍有上升空间。预计短期樱桃进口量或将突破20万吨。随着国内樱桃产量的不断提升,国内市场供需缺口将逐渐缩小。预计中长期樱桃进口数量可能将逐步趋稳,国外高质量樱桃产品可能成为主要进口目标。

(四)市场价格稳中有跌、波动趋缓。近年来,我国樱桃市场价格整体有所下跌。受产量增加、品种结构优化等影响,樱桃上市量提升,上市期将进一步延长,预计未来樱桃价格可能跌至每公斤50元左右,同时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或将有所减少,市场价格走势将更加平稳。

三、贫困地区樱桃产业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我国樱桃产业在山东、辽宁、陕西、甘肃、四川等省部分地区与扶贫攻坚工作结合密切,在主产区的贫困地区推广发展情况较好,当地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具备持续推广潜力。扶贫方式:一是以政府主导,通过村党支部与村合作组织联合直接参与;二是政府扮演中间角色,通过项目引进社会资本。

(二)主要经验做法

1、政府主导的“政府+”模式。政府通过贫困村村支部等组织牵头,直接参与樱桃产业扶贫工作,联合村内农户,成立合作社等合作组织,以“村党支部+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将贫困户纳入合作组织开展经营,村民共同参与劳动,以土地及劳动合同内规定的项目或其他权益获取收益。

2、社会资本主导的“休闲农业”模式。政府主要扮演中间角色,通过扶贫开发项目等途径引进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流转当地农民土地,获得土地经营权,并以合同协议的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开展设施樱桃生产经营。贫困户依靠企业社会资本与政府签订的协议获取分红,有能力者可参与生产,获得更多收益。

(三)典型案例分析

1、安丘市金冢子镇北南戈村案例。该村共135户,土地1098亩,建档贫困户20余户。2015年起,村支部牵头成立“安丘泊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设施樱桃生产。2016年村里的8个建档立卡贫困苦户就实现脱贫增收。截至2018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0元,远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

2、安丘市新安街道关王村“华夏庄园”。该项目为2017年政府部门引进工商资本坤得农业经营设施樱桃的载体项目。政府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将每年获利的8%以红利形式直接返还至当地建档贫困户手中。通过土地流转建成500余亩设施樱桃基地,可为周边流转土地的村中贫困户每年每户获取分红收益约3万元,帮助贫困户脱贫摘帽。

(四)经验总结

1、北南戈村案例经验。北南戈村“村党支部+合作组织+农户”模式一方面充分调动农户和贫困户积极性,土地流转顺畅;另一方面通过入股分红、集体收益分配等方式直接给予农户和贫困户劳动收入,贫困户收入提高快、有保障。

2、“华夏庄园”案例经验。华夏庄园“社会资本+农户”模式下政府和企业两者间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权责,一方面有效解决企业运作模式下获取劳动力资源并激发其积极性的难题;一方面提高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紧密度,降低企业转入土地的难度,贫困户收益有保证。

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一)主要问题

1、品种结构尚待优化。目前,我国早熟品种种植比例过大,名优新品种少,品质参差不齐,山东等地早熟品种占比超过80%。此外,我国部分主栽品种经济性状缺陷比较明显,具有丰产性好、果个大、果肉硬、口感好、耐贮运等综合性状好的名优新品种较少。

2、标准化生产水平亟待提高。一方面,设施樱桃推广面积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且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滞后,山东80%以上的樱桃园缺少防鸟、防霜冻等设施。另一方面,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完备的樱桃生产技术体系,存在早采、直接套用其他水果品种生产技术等现象。

3、产后流通环节成本较高。一方面,国内樱桃采后缺乏预冷环节,仓储技术相对落后、冷链贮藏费用高;另一方面,冷链物流在县域级、贫困地区的普及面不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既压缩了农户生产樱桃的收益,也降低了销售端的定价自由度。

(二)风险分析

1、盲目跟风种植风险。受益于较高的经济价值,农民种植樱桃积极性高,但有时无法根据樱桃栽培需要的气象和地理环境条件科学确定种植樱桃的品种、种植规模、种植方式、规划安排等,可能存在盲目跟风行为。

2、集中上市期局部滞销卖难风险。目前国内樱桃大量集中上市期在每年4月上旬至7月中上旬。产销地之间物理距离较远,割裂感较强,大量集中上市的樱桃不一定找到合适销售渠道,存在局部滞销卖难情况。

五、政策措施建议

(一)加强良种推广,改善品种结构。科学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在气候湿润、春季气温上升慢的产区适当发展晚熟品种,突出地域特色优势;在以早熟品种为主的地区适当发展中熟和晚熟品种,延长果品供应期。推动农科教紧密结合,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加强樱桃新品种创制,加大优良砧木和新品种引进力度,带动樱桃品种更新换代。

(二)适度推广设施栽培,推进标准化生产。采取露地、设施生产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区位自然条件适度推广设施栽培。建立国家樱桃产业发展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优化集成适应现代栽培模式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良种良砧与良法配套。加强对农技推广队伍和职业生产者的培训,引导果农科学管理果园,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三)发展县域智慧物流体系,提高电商效能。依托县域智慧农业发展工程,强化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县、镇、村冷链物流通道,为樱桃电商销售提供便利。鼓励电商企业、农业企业、区县政府开展有关合作,建立电商孵化基地、产业园等服务机构,提升农产品商品化服务能力。

(四)强化采后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对樱桃深加工的扶持,开发樱桃罐头、果脯、樱桃酒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继续支持樱桃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宣传推介和市场开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樱桃品牌,实现以品牌提质量、以品牌扩影响、以品牌增效益。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