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赶在梅雨季中难得的晴天,佐村镇宅口村榧农金晓阳开着货车将一麻袋大豆拉上了山,和工人一起,紧赶着将几百斤豆种播到香榧林中。不远处,香榧林里一批批陆续成熟的玉米正在等待着采摘。这些套种在香榧林中的农作物,被金晓阳戏称为“捡来的钱”。
2009年,金晓阳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东阳市鑫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并在宅口村承包了一片500余亩的山林种植香榧树。香榧树虽然是众所周知的“摇钱树”,但育苗期长达数年,前期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相当大。“从2009年种下香榧树到2016年挂第一批果,长达7年的时间内,香榧林本身几乎没有效益产出,但是每年投在林中的人工、肥料、除草等资金最少需要五六十万元。”金晓阳说,早期香榧苗株较小,土地间隙较宽,于是就在500余亩的香榧林中套种了大豆和玉米,每年150亩的玉米和150亩的大豆可以增收10多万元。
请输入图片描述
“香榧林套种农作物好处可多了:一方面我们每年在香榧林中施的有机肥,在满足香榧生长需求之外,完全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而且玉米、大豆这类经济作物生长周期短,不仅盘活了香榧林中的空闲土地资源,而且采收后的根茎叶也可以作为有机肥反哺香榧林,收获的粮食可以上市销售,也可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样一来,我们林场主增加了经济收入,雇工也有了闲时收入。”金晓阳说,在漫长的香榧种植投入期,每年的林间套种是一笔较为稳定的产出。
为了提高香榧种植技术,金晓阳每年都要抽时间到省内外一些农林基地参观考察。去年夏天,在嵊州一果园参观时,金晓阳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草本植物——鼠茅草。在金晓阳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果园内部分香榧林下枯死的鼠茅草倒伏在土壤之上,给香榧树和农作物形成了一层天然的防晒层,底下腐烂的枯草又成为了有机肥滋养着土壤。金晓阳说,鼠茅草是一种耐严寒而不耐高温的草本绿肥植物,夏季防止阳光对裸露的土壤直接暴晒,雨季减少涝灾的发生,冬季起到保温的作用。由于其特殊的习性,6月到9月农作物套种期就会因为高温死亡,每年因此可以节省人工除草成本十余万元。“去年实验成功后,留种的草籽我又销售给其他农户,直接增收6000多元。”尝到甜头的金晓阳笑说,今年开始,自家的500亩香榧林将全面铺开行间种植鼠茅草。
实际上,林间套种为金晓阳这样的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止于此。据东阳市农业专班相关负责人陈国胜介绍,从今年6月底开始,东阳市农业专班下发了《东阳市耕地利用“两非”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计划通过耕地利用“两非”整治专项行动,基本农田非农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根据扶持政策,像金晓阳这样实施“三园套种”(三园指果园、茶园、桑园)的农户还可以根据奖补政策获得一定的资金补助。
“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精耕细作,更需要智慧农业,只有善用科技和智慧,才能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我觉得做农业的乐趣就在于此。”金晓阳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