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丁鱥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大内陆河流、湖泊,以捷克、匈牙利、西班牙居多。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及乌伦古河。2008年丁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无危(LC)。

丁鱥蛋白质、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具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EPA与DHA,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极高的鱼类。

形态特征

丁鱥体形呈圆筒形,体表有大量的黏液。头较短且呈墨绿色,口端位并向上倾斜,吻部有一对较短的唇须。下咽齿1行,齿冠比较膨大。头部与身体交接的地方有一处明显的凹陷。细小的鳞片在体表排列的很紧密,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鳞片呈长椭圆形。丁鱥的鳍都没有硬刺,背鳍位于腹鳍的后上方,臀鳍位于背鳍的后下方,胸鳍较短,背鳍和臀鳍展开后呈长方形,胸鳍和腹鳍呈扇形,尾鳍微凹。丁鱥体长可达70厘米,其中,体长为体高的3.0~3.3倍,为头长的3.2~4.0倍,为尾柄长的5倍,为尾柄高的5.8~6.6倍。头长为吻长的3.0~3.6倍,为眼径的6.5~8.1倍,为眼间距的2.1~2.7倍,为尾柄长的1倍,为尾柄高的1.5~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2倍。

丁鱥共有绿、黄、蓝、白四种颜色,依次被称为绿丁鱥,黄丁鱥,蓝丁鱥和白丁鱥。绿丁鱥全身呈黄绿色,腹部为带黄白色,侧线上部的颜色较深,下部颜色较浅。蓝丁鱥体色为富有光泽的淡蓝色。白丁鱥体色为银白色,背部、侧线鳞以及鳍条上有灰色的斑点。黄丁鱥体色金黄,背部、侧线鳞以及鳍条上有深色的斑点。

丁鱥鱼的性别可以通过腹鳍束来鉴别,一般雌鱼的腹鳍较软,呈圆扇形,末端稍尖,腹鳍的第一根鳍条较细,长度未超过肛门。雄鱼的腹鳍比雌鱼的长,呈半圆形,腹鳍的第一根鳍条长度超过了肛门。在生殖季节,雌鱼腹部明显膨大,雄鱼腹部可挤出乳白色精液。

丁鱥

分布栖息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丁鱥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大内陆河流、湖泊,以捷克、匈牙利、西班牙居多。

丁鱥

中国分布

丁鱥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及乌伦古河。

栖息环境

丁鱥为底栖鱼类,对生活水域的水质要求不高,通常生活在植被密集的湖泊等静水中或者缓流水体的泥底中。丁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其皮肤具有很强的呼吸功能,是极耐低氧的鱼类,即使在溶氧量低于1毫克/升的水体也能存活一段时间。生活的最适温度为28摄氏度左右,最适pH值为6~10,当pH低于6或者是高于10时,丁鱥的生长速度变低,死亡率升高。

丁鱥

生活习性觅食行为

丁鱥是底栖类,杂食性动物。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以及摇蚊类幼虫、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底栖动物,偶尔也食水底腐败的有机物质。夏季,丁鱥摄食强度增大,冬季进入休眠状态,极少摄食。

节律行为

丁鱥不作远距离徊游。冬季会钻入淤泥内越冬,因此即使在冬季水位较低的环境中,也能顺利越冬。其它季节里喜欢生活在水草及水生植物茂盛的水层。属于夜行性鱼类,多半于晚间摄食,白天栖息在池底或隐藏在水生植物下面的阴凉处,通常情况下观察不到其游动及摄食。

生长繁殖

丁鱥在2~3龄时达到性成熟,通常雄性比雌性早成熟一年。产卵期为每年的5~10月,属于分批产卵型,如果繁殖条件适宜,每年可产卵1~9次,每次间隔11~15天。最适的繁殖温度为22~24摄氏度。丁鱥发情时会出现相互追赶、打水等现象,同时生殖孔外突红肿。不久雌鱼产卵,雄鱼同时排精。受精后的卵粘附在水底的植物上开始发育,成熟卵呈圆球状,有墨绿色、青灰色、黄色三种颜色,卵径平均1.25毫米,具微粘性,在发育过程中粘性逐渐变小,到脱膜前大部分胚胎落入水底。受精卵经2~3天孵化出幼鱼。刚孵出的幼鱼全长3~4毫米,附着于水草上,待卵黄被完全吸收后,开始就地摄食覆盖在水生植物表面的固丛生物。

人工饲养池塘培育

池塘条件以面积2~5亩,底质硬,粘土质为宜,池塘周围无污染源,四周浅水区有一定的水草。投放丁鱥前10天将池水排干,清除鱼池内部分淤泥、杂物及野杂鱼,然后用漂白粉进行全池消毒。在鱼种放养前一周施用腐熟粪肥培肥水质,以促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适合丁鱥幼苗生长的饵料生物的繁殖,从而让鱼苗下塘后能获得天然饵料,提高成活率。下塘前用百分之三的食盐水浸洗消毒鱼苗一段时间。投饲时坚持“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饵原则。在饲养过程中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杂物,以保持池塘卫生;定期消毒,适时注水,改善水质;定期检查鱼种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做好日常管理的记录,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网箱培育

网箱培育是将网箱架设在富含浮游生物的水域中,箱中采用适当规格的网布,中小型的浮游生物可以通过网布进入到网箱中供鱼苗摄食,而大的对鱼苗有害的生物难以进入。丁鱥进箱后应用百分之十的聚维酮碘全箱泼洒消毒。鱼苗投喂始终坚持少喂多餐的原则,投喂量以天气、水温、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培育时要勤巡箱,检查网箱有无破损,观察鱼的摄食、生长情况;鱼苗箱每周清洗1次,洗净箱壁上的附着物;洪水季节,要防止洪水冲垮网箱;盛夏,在网箱上方搭起黑色的塑料网遮挡阳光,避免水温过高,影响丁鱥的正常吃食活动。

病害防治

孢子虫病

表现为丁鱥的鱼头、鳃部、身体、鳍基处形成较大胞囊,而且胞囊明显高出体表,并伴随有翘尾现象。该病通常是因为受粘体虫、碘孢虫等寄生虫类感染所致。可用石灰对生活水域或养殖场所进行清理。

车轮虫病

表现为丁鱥体色变暗,鱼体逐渐瘦弱,在水体中上层疯狂窜游,头部和皮肤可见白色胞囊和出血点。该病是由于原生动物车轮虫寄生所致,多发于苗种的培育阶段。可将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混合后进行养殖场所的清理。

腐皮病

腐皮病主要出细菌及真菌引起。表现为体表出现白色小斑点并形成小面积的溃疡,当溃疡增多时,会有出血现象,周围鳞片松动、竖起并逐渐脱落。严重时,出现大面积的溃烂,导致死亡。患有腐皮病的丁鱥活动能力减弱。需要在日常养殖中定期清理并消毒水体。

中华鱼蚤病

中华鱼蚤病为中华鱼蚤的雌性成虫寄生在丁鱥的鳃部。表现为丁鱥不停的打转、狂游,严重时焦躁不安,尾鳍露出水面。可选择用虫克星或者鱼虫敌进行全池泼洒。

主要价值营养价值

丁鱥富含具有软化血管、健脑益智、改善视力功效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每100克总脂中约含有为6.11克;蛋白质含量高达80%,且含脂肪量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约占其氨基酸总量一半以上,能够大量补充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决定鱼肉鲜美程度的鲜味氨基酸也含量丰富,可见丁桂鱼具有较高的营养利用价值和可食性。

经济价值

丁鱥肉质鲜嫩,含蛋白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鱼皮还有着“食皮时已过,齿含残留香”的美誉,被视作淡水鱼中的珍品。还具有生长快,对环境适应范围广,对疾病的抵抗力强,易于驯养,养殖技术简单等优良特点,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品种。

物种现状保护级别

2008年丁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由于过度捕捞和原始栖息地水利建设的影响,野生丁鱥资源量锐减。使得野生丁鱥数量下降的原因是水库中的涡轮机未建立保护措施,导致丁鱥进入机器,引起受伤、死亡;水库富营养导致大型水生植物减少,丁鱥食物缺乏;水资源的污染和水位的下降,使得水土流失和植物缺乏,丁鱥摄食、生长及繁殖受到威胁。

说明:参考资料中“丁桂鱼(丁鱥)的生物学与繁养技术讲座”在知网原标题中为“丁桂鱼(丁)的生物学与繁养技术讲座”。经正文查验为“鱥”字,故在参考资料标题中进行更改。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