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乘坐渔船从南澳县云澳渔港出发,30分钟抵达4海里外的平屿海域,这里是南澳首个试投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网箱深水处,金鲳鱼、鮸鱼、鰤鱼等优质深海鱼类自由游弋,数名渔民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投放饲料,饲料甫一抛下,鱼群便瞬间欢欣雀跃。
数名工人通力协助吊机船拉紧大网,网箱内的鱼儿浮出海面。 受访者供图
这是南澳县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生产的一幕。去年以来,南澳县紧紧围绕汕头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坚持“工业不上岛”理念,立足渔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努力开拓发展思路,加快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以及渔民转产增收,引进南澳县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并成功试投产,实现深水网箱养殖“零”的突破。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将其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抓手。当前,广东正加快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着力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打造“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新的增长极。
机遇当前,南澳拿出行动方案,绘就发展蓝图。2023年南澳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效能发展“蓝色经济”,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牧场,优化拓展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功能,利用好深水网箱试投产成功经验,推动深水网箱养殖批量化投产。
向海图强,奋楫逐浪。一场从近海走向深远海的“掘金”行动正在加速前行,一个海洋强县的新故事正在书写。
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拥有46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养殖捕捞产业历史悠久,渔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云澳渔港是南澳鲜活海产品的主产地,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
从汕头市中心城区出发,沿中山东路驶入中阳大道快速路,跨过南澳大桥进入南澳岛,继续沿着南澳岛南海岸线前行,不到1.5小时的车程即可抵达云澳渔港。
对许多当地人来说,云澳渔港是他们小时候最为熟悉的地方,渔船摇曳的身影,海浪击打堤岸的声音以及海风吹来的咸腥味等成为了他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存在。捕鱼一直是当地渔民重要的生计来源,每逢出海捕捞的作业高峰期,这里的码头上总能见到渔运船载着新鲜捕捞的渔获返回渔港的场景。
“记得小时候云澳渔港的面积不大,停泊的渔船数量也不多。每当有渔民赶海回来,我经常跟小伙伴跑过去看热闹。”回忆起童年时光,南澳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朱锦成如是感慨。
朱锦成是云澳镇本地人,从小吃着当地渔港的海产品长大,对渔港有着特殊的情感。“那时候的渔港充满浓浓人情味,至今想来甚是怀念。”他说,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海岛生活生产条件落后,渔民们讨海的渔船都是木船,体积和功率都小,大家只能在近海捕捞。每到渔获时节,朱锦成总爱往云澳渔港跑,光是卸货、分类、晒制鱼干的场景就能看上一整天。
云澳镇向海,自然少不了台风的影响,每有台风来袭,渔港难免遭遇风浪。对当地渔民来说,“转港”成为了台风来临前的渔民们的口头语。在他的记忆中,每当从收音机收听到台风要来的消息,渔民们互相见面时通常会这样打招呼——“准备开船去哪里?”“台风要来了,得‘转港’了。”
“‘转港’就是台风来临前两天,云澳渔港的渔船就开始转移到别的渔港停靠,距离较近的渔港有潮州饶平港、潮阳海门港和汕头港,较远的要到福建东山的渔港,要等台风过境后才开回来继续捕捞作业。”朱锦成说。
令他比较有印象的是1999年到2000年,这两年的台风数量较多,按照他的话来说,“几乎是每到周六日就有台风”。而2006年的强台风“珍珠”更让他难以忘记,对南澳影响较大,强台风过境后带来的强降雨把渔港的码头都淹了,海平面上涨,海水涌向陆地把路也淹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云澳人祖祖辈辈与海为生,他们辛勤劳作,凭借渔业维持着日常生计。“转港”这一现象却折射了当时云澳传统捕捞业发展的局限性——防灾设施配套不足、拖网作业粗放低效生产模式等,逐渐成为制约南澳海洋渔业发展的瓶颈。朱锦成希望引入新技术和新业态,使云澳渔业步入新的健康发展轨道,实现渔业困境的有效破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渔业的粗放低效生产模式逐渐制约着南澳海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补齐短板,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成为这些年摆在南澳县面前的重要课题。
可喜的是,2009年所获批立项的国家中心渔港建设项目,使南澳海洋渔业产业的发展迎来重大转机。
“项目于2009年5月8日经国家农业部门批准立项,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也于2010年1月获批。2015年,南澳县云澳国家中心渔港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专家组初步验收,完成了该渔港最终迈向国家中心渔港的所有条件。”看到项目从前期申报、获批立项,再到落地实施、顺利通过验收,朱锦成高兴了好久。
朱锦成介绍,当时云澳国家中心渔港建设是南澳县获批“广东省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县”后,南澳县委、县政府着重抓好的十大项目之一。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南防波堤705米、西防波堤380米、渔业码头250米、护岸342米、港池航道疏浚14.5万立方米、执法办证中心1000平方米、灯塔2座及供电照明、给排水及消防、环保工程和通信导航等配套设施。
据悉,2013年竣工后的云澳国家中心渔港避风水域面积达60万平方米,可容纳大、中型渔船1000多艘,能同时为该县及粤东、闽南地区部分渔船提供停泊、避风、补给。自从云澳渔港改造升级为国家中心渔港后,大马力钢壳渔船在码头渐渐多了起来,传统的木制渔船逐渐被淘汰,渔民出海捕捞的收获越来越丰盈,生活也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新的渔港每年为海岛渔民节省超过300万元的因“转港”避风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交易,进一步带动了本地及周边地区水产加工、贸易、现代物流、渔船修造等二三产业发展。
随着南澳县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当地渔港所承载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也对渔港建设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2021年12月,南澳县渔港经济区项目被正式列入2021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建设的渔港经济区试点名单,跻身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的15个渔港经济区试点项目行列,不仅成为汕头全市唯一的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项目,更是广东全省渔港经济区先行先试区,这为南澳渔业升级指明了大方向。
2022年12月28日上午,云澳渔港迎来了汕头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超4.3亿元,主要分布于南澳县云澳渔港、后江渔港、吴平寨渔港,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增渔业码头、疏浚部分停泊水域、提高防波堤建设标准、美化港区、污水收集以及相应配套水电等。
不久的将来,云澳渔港将摇身变成以渔港为龙头、城镇为依托、渔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渔货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城镇建设为一体,区域产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辐射效应明显的港产城一体化的现代渔业经济区,带动周边地区海洋与渔业经济的发展。
重点建设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是南澳发挥产业特色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但南澳深耕渔港经济的步伐未止于此。
作为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地处东海与南海交汇处,寒暖流交融,水质纯净天然无污染,盐度稳定适中,溶氧量高。在平屿海域,硕大幽深的网箱与海水相通,白色的金鲳鱼和黑色的鮸鱼各占一方。今年春季,又一批鱼苗下网繁衍,到初冬渔民们就可以享受到别样的丰收喜悦。
运输作业船上的渔民向深水网箱投放饲料。张伟炜 摄
“深水网箱其实并不算是新鲜事物。大概在2006年,南澳个别渔民就有尝试过到深海海域养殖了,只不过当时因技术不过关,没几个月后就遇到台风天,台风摧击了渔民的小型网箱,他也遭受了损失。”云澳镇渔业办公室主任林得胜回忆说,他还听说2012年底南澳本地领导干部曾到过海南省参观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从他们回来后互相交流的内容,林得胜渐渐领悟到“海洋牧场,装备先行”的重要性,以及“‘向海要粮’,依然要望向深海”。
“云澳镇可使用海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一可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云澳镇党委书记黄诗瀚告诉笔者,网箱养殖密度大、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也非常好。从去年试投产的南澳县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来看,即便成功扛住了两次八级风力的外围环流影响,但目前的发展规模距离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还有不小的空间,“发展深水网箱养殖集群,将是南澳县、云澳镇当前乃至未来的努力方向”。
身为土生土长的南澳人,黄诗瀚为当地渔业转型升级倾注了许多汗水和期许,如今看到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投产成功,他对该项目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他表示,发展高效和深水养殖,势必要通过采取出让海域等优惠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及个人参与投资建设深水网箱养殖。同时,还要兼顾发展休闲渔业,并不能“厚此薄彼”。
南澳县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一片忙碌的生产场景,10余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劳动。 受访者供图
“从这几年来看,渔民‘洗脚上岸’成功转型的不在少数。”黄诗瀚满怀信心地说,渔民要增收,还是要推动渔家乐、渔家宴向玩、游、乐并举的方向发展。而把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经济的增长点,渔港需要一系列基础配套建设,接下来,云澳镇将抓抢机遇,做好规划,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将借助南澳县渔港经济区项目建设的契机,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争取以渔促农,让休闲渔业与深水养殖两种业态同频共振。
南澳县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自去年试投产以来,有效缓解了南澳海湾养殖压力,使养殖海域扩大到深远海,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品质。而让南澳海水养殖水平进入更高层次,汕头南澳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萧伟源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湛蓝的海面上,一个个圆环形的深水网箱整齐排列,与不远处的风电场相映成趣。 受访者供图
生于1988年的萧伟源祖籍潮阳,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也是一名“南澳女婿”。虽然萧伟源常年在澳洲生活工作,但对妻子描述的南澳岛心驰神往。2016年,还在国外的萧伟源对深海养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走访了国外多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向专业人士请教学习之后,对建立自己的海洋牧场跃跃欲试。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离不开养殖装备支撑。广东最早开启我国深水网箱养殖先河,并最早实现深水网箱装备国产化研制推广应用,养殖装备总体水平国内领先。回国后的萧伟源,多次专程到湛江、海南等地考察当地深水网箱养殖的现状、特点,做了大量的调查笔记,逐渐有了信心。
相比传统养殖模式,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具有环保、耐用、抗风浪等显著优势,鱼类游弋空间大,生长快、病害少,体形和肉质也更优质。秉着极大的热忱和“好玩”的心态,萧伟源决心在南澳海域试投产。
通过南澳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经过数个月的筹备期,萧伟源于2022年3月正式成立了汕头南澳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明确以深远海养殖产业为主导,做好南澳渔业产业升级的排头兵,并在各相关部门协助下申办了养殖证件。同年6月,萧伟源在海域、证件申办过程中开始网箱生产、安装;9月,随着海域审批完成,首批建设10个高密度聚乙烯材质C80大型深水网箱如同彩色“圆环”一样浮在海面上。
“我们采取边建设网箱边试投产的方式,投放的鱼类品种有金鲳鱼、鮸鱼、鰤鱼。若10个深水网箱全部投产,预计年养殖产量可达400万斤。”萧伟源满怀信心地说,“去年12月,首批试养殖的金鲳鱼成熟上市,15万斤分三批销往汕头本地农贸市场,供不应求。今年基地在此基础上重点养殖鰤鱼。到3月底,8个深水网箱同时作业,不久之后将是10个,甚至20多个。”
在南澳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随着大网慢慢收紧,大量金鲳鱼在水面跳动。 受访者供图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产业的发展往往离不开人才。深谙这一点,萧伟源从各地招揽一批高学历、懂技术的人才,投身于发展现代渔业的事业中,并与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谋划开展鱼贝混合养殖试验,合力推动南澳深水网箱养殖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同时,依托深水网箱项目建设,萧伟源还主动引导当地养殖户从近海走向深海,吸纳渔民入职转为基地技术工,实现联农带农、推动产业振兴。
选择一个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尽管需要不停奔波,萧伟源还是觉得值得,他坦言这是“因为热爱”。谈及未来的发展,萧伟源有明晰的思路——今年4月份计划投放鰤鱼鱼苗20万尾;2024年计划备案出口养殖场,增加出口日本、中国香港等市场业务,扩大养殖团队和生产规模,在目前仅有的300亩海域内增建至24个网箱;2025年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和品种,重点推广南澳特色渔业产品和文化,深耕“海洋牧场”,唱响“海洋牧歌”。
■专家声音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南澳实验站站长陈伟洲:
南澳有优势和基础挺进深蓝
在南澳岛东北端一隅,来自汕头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的一群教授与研究生长期扎根南澳实验站,利用自身的海洋生物学专业知识,长年累月地投身研究南澳的海洋生物养殖产业,带动南澳当地的渔民转业增收。
实验站站长陈伟洲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他在1993年7月从青岛海洋大学毕业后,听说南澳岛要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时,便放弃到广州工作的机会,来到偏远的南澳岛投身海洋生物科研工作,至今已经30年。“南澳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是陈伟洲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折射出他内心对南澳有着莫大的归属感。
陈伟洲。 受访者供图
“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落户南澳平屿海域并成功试投产,对南澳来说无疑是新领域新赛道。”陈伟洲说,海洋牧场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南澳海域无工业污染,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大有可为。在现代化海洋牧场这片“新蓝海”,南澳县也完全有优势和基础挺进深蓝,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海岛来了“耐得住寂寞”的专家
谈及陈伟洲,南澳本地养殖户几乎无人不知。正是他,在1999年即把远在山东的龙须菜引入南澳岛栽培试验并成功推广,有效带动南澳当地渔民转产致富,龙须菜还被当地人称呼为“发财菜”。
“现在实验站条件好很多了,以前没有电得自己发电,更没有网络上网。犹记得我当年刚到南澳县科委工作时没有宿舍,只能住在办公室,白天下班后,拉开一张弹簧床就是我晚上的‘窝’,那样的单调日子足足过了一年多。”陈伟洲回忆道。
刚到实验站工作那年头,会议室内天花板上的两盏吊扇显然已经使用多年,电线有些老化的痕迹。天气闷热,陈伟洲打开吊扇,吊扇发出“吱吱吱”的声音。不过,对于这样的环境,陈伟洲与其他研究人员显然已经习惯。
“到这里做科研工作,就要学会吃苦,要耐得住寂寞。夏天的夜晚,除了要习惯每晚虫蛙此起彼伏的叫声,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想想以前条件很差,现在已经改善很多,再说能住在风景秀丽的海岛,感觉还不错。做科研要学会这样苦中作乐才行。”陈伟洲笑着说。
▎深远海养殖机遇与风险并存
渔歌四起,现代化海洋牧场新领域新赛道正在加速形成,一个“海上新广东”正在形成。南澳作为海洋大县,四面环海,近海、中海、远海都适合成为海洋牧场,“向海要粮”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南澳县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产业,需要在做好养殖空间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养殖容量的研究和控制,避免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陈伟洲说,当下的南澳,应结合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政策的实施,引进规模企业和资金加大深水网箱养殖产业的建设。
他还认为,一望无际的大海机遇与风险并存,挺进深蓝也需要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继续发展深远海养殖,需要攻克养殖种类单一、养殖模式和配合饲料等技术难题,优化养殖种类结构,配套自动投料机械和水下监控等智能化养殖设备,防范和减少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
那么,在推动渔民转产转业及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南澳还要在哪些方面发力?在陈伟洲看来,要通过品种试养等,培育适合深远海养殖的品种,饲料、病害防控等相关配套研究工作也不能落下。还要结合地方的加工和冷链物流业发展,建设产品冷库,进行产品初加工,为养殖生产减少市场变化的风险,提升养殖附加值。要结合发展旅游产业,做好“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的文章,做到三产融合。
■特写
深澳镇转产养殖户刘伟先:
从“看天吃饭”到“技术致富”
晨光初绽时,云澳渔港码头已是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渔船靠岸的马达声、汽船的鸣笛声、鱼贩子的交谈声混成一片,格外喧闹。人群中,汕头南澳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养殖技术工人刘伟先与几名工友跳上一艘运输作业船,前往4.5海里外的平屿海域。
“近期天气多变,进入强对流多发季节,估计要降温了,我得过去看看网箱的鱼儿怎么样,也给它们带伙食。”深澳镇海滨村渔民刘伟先笑着说。
据悉,深水网箱项目试投产以来,耕泰洋水产主动引导当地养殖户从近海走向深海,吸纳渔民入职转为基地工人,实现联农带农、推动产业振兴。刘伟先就是耕泰洋水产吸纳的本地渔民中的一员,负责近海培育鱼苗和管理10个深水网箱。鱼吃得好不好,鱼长得好不好,成了刘伟先最大的牵挂。
▎传统养殖“看天吃饭”
44岁的刘伟先从事近海养殖已有20多年,养殖过生蚝、扇贝,培育过鱼苗、虾苗。实际上,从1989年起,他就跟随家里人学习近海养殖技术,后来到厦门集美水产学校读书,结合系统的理论知识,毕业后就回到南澳家里帮忙。
“深澳海域在南澳岛北面,不像云澳海域一样常年遭受台风侵扰,因此,深澳的近海养殖历史久远。”刘伟先告诉记者,深澳人民“靠海吃海”,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渔排,都是以养殖生蚝、龙须菜、紫菜、扇贝为生计,即便辛苦了些,收入也算可观。
不过,每年的4—6月是赤潮的高发季节,一些有毒赤潮会引发大量鱼虾死亡,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给渔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每年的4月份,渔民一发现赤潮预兆,就把近海渔排的网箱拖至中海海域,等赤潮过了再拉回来,以此减少损失。”刘伟先说。
据他介绍,近海养殖容易产生水产粪污与残留的饵料、鱼药等污染物,导致局部海域水质变差,养殖效益也大打折扣,加上近年来陆地、近海养殖面积减少,捕捞量整体下降等,传统的养殖捕捞业面临巨大压力。
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保障当地群众收入,成为彼时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近年来,南澳积极鼓励渔民转产、自主创业,积极开展转产就业相关的技能培训,动态了解群众想法,真正让退捕渔民转产安置有力度、也有温度。
▎深海养殖改变渔业
平屿海域深水网箱养殖项目落户南澳以后,刘伟先在当地政府的指导、贝类养殖与育种专家郑怀平的引荐下来到耕泰洋水产工作。“说是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深水网箱养殖项目我是从未接触过的,对我而言是一种挑战。”刘伟先说。
有别于自家个体户养殖,刘伟先要紧跟公司的部署,需要进苗时就跟着采购人员到阳江找鱼苗养殖户购买鱼苗。“鱼苗的色泽、状态、成长度……都是需要现场观察的,一旦成交,也要看好鱼苗装车流程,叮嘱送货路上慢一点。”他说,从阳江到南澳,送货路上要花好几天,确保鱼苗平稳送达。随后的工作就交给刘伟先和其他工友了,他们要像呵护宝宝一样培育每一尾鱼苗,使之达到符合深水网箱生长环境标准,才能放心地把它们放入深海。
在养殖过程中,要想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则应随着鱼的生长而换网。刘伟先说,在水中,网衣上容易滋生微生物,以及粘附贝类、紫菜,对周围水体和网箱里的鱼造成一定影响。通常每隔45天就要换一次网,要有装备才能将网衣吊上来,几吨重的网靠人工是拉不起来的。
“和传统渔排相比,深水网箱养殖出来的鱼不仅成活率高,而且也较为优质。”同其他养殖户一样,刘伟先切身感受到新养殖技术带来的变化。他相信,渔民从以往的出海捕鱼“看天吃饭”,向现在的深海养殖“凭技术致富”转变。未来,深海养殖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一定能够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重复的海上生活虽然有些枯燥,但是空气好、环境好,用刘伟先朴素的话来说便是:“在深水海域看日出日落,有一种别样的美。只要鱼养得好,我的心情就好。”
■他山之石
湛江加快打造“海上粮仓”:
深海网箱产量占全国6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解决近海渔业资源的稀缺,近海网箱养殖应运而生。然而,近海网箱抗风险能力差,养殖密度的提升超出了近海环境承载力,人们将眼光投向了深远海。
湛江是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海岸线长1000多公里,气候温暖、资源充足,具备发展水产产业的独特区位优势。据有关媒体报道,2022年,湛江水产总产量125.5万吨,同比增长3.66%;总产值274.6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
近年来,湛江在海洋牧场装备领域异军突起,不仅成为金鲳鱼养殖大市,也成为深海网箱制造大市,年产网箱2000多个,占全国的60%。在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上,湛江提出未来5年,计划建成6000个重力式深水网箱、30个桁架式养殖平台,建设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广东建设海上粮仓提供坚实支撑。
2022年4月,湛江市第一个大型立体平台型桁架式深海网箱“海威1号”正式投苗放养。桁架式深海网箱是以大型全桁架钢结构为基础,内置养殖箱体的网箱。“海威1号”分设两个深12米的网箱,每个网箱可养水体7500立方米,共1.5万立方米。
“海威1号”采用钢架结构,总量和规模大,设置有先进平衡系统、宽阔作业平台、通道和科学管养设施,抗台风能力达15级。该平台水上水下均装有摄像头,可实时监控鱼的活动,也能实现水质、水温监测,同时进行海水淡化、生活污水处理,装载的各项设备,便于科研人员进行养殖试验。偌大的养殖平台,日常管理只需要三个人。
业内专家认为,湛江通过物联监控、养殖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商城交易、金融保险等覆盖水产全产业链的功能,智慧渔业平台能对渔业生产经营进行数字化管控,把“看天吃饭”变为可视可控,使养殖生产规划和日常管理更精准、降低灾害风险、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和产销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产品品质,实现安全溯源,促使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湛江的发展模式对汕头南澳具有借鉴价值。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张伟炜
【通讯员】陈纪中
【制图】罗荀畋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张伟炜;罗荀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