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的敖汉旗,荀思云被当地人称为“荀大善人”。“当村官十五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作赤子三亿元重塑家乡绿水青山。”当地媒体这样评价荀思云。

在赤峰市敖汉旗白斯郎营子村委会,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并没有见到荀思云,对他所有的评价都来自敖汉旗党校党委书记王国江。他告诉记者:“他为官15年,贡献3亿元,这话一点都没有夸张。我们给荀思云算了一笔账:独资在白斯郎营子村建内蒙古小河沿文化旅游区投入2.3亿元,无偿投入新农村建设和扶危济困3000万元,带领村民在集宁建立劳务创业基地创收5000万元。15年,3亿元,平均每年贡献给村民和社会2000万元。”

百盏路灯照亮善文化

赤峰市敖汉旗属贫困旗,白斯郎营子村因为坐落在老哈河右岸,经常受到洪涝的威胁,这里的村民曾经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实际上,在内蒙古开始实施“十个全覆盖”惠民工程之前,白斯郎营子村的村民就已经过上了户户通电、“街路不见土”的日子。

走在白斯郎营子村平坦的水泥路上,100盏太阳能路灯整齐地林立在道路两旁,王国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这里的每条街道,都以善和孝命名。这一百盏路灯是2014年年底由敖汉旗政府和荀思云共同投资100万元安装的。7400多米的文化墙上,把小河沿文化、“善文化”和“孝文化”具象化,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绝的正能量。

在白斯郎营子村记者还发现一个现象,有一群身穿着统一制服的人员,拿着铁锹不停地护理着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木。王国江告诉记者:这是村管队的工作人员,为了让村容村貌保持整洁,200位村管队员每天都不停地忙碌于每一条街道,4000棵栽植的国槐树养护也是他们工作内容之一。

致富一个都不能少

80多岁的丛大爷世代居住在白斯郎营子村,四世同堂的他脸上洋溢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大儿子在村里务农,二儿子和小儿子在外打工。当记者问2014年的收入怎么样时,老人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啼笑皆非,“稀松”。实际上这个曾经落后的贫困村,15年间,人均收入翻了三番:由2000年的1500元,飙升到2014年的1.2万元。在敖汉旗300多个行政村当中名列前茅,高于赤峰市农牧民人均收入5000元,是内蒙古农牧民人均收入的近2倍。

王国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为了让父老乡亲尽快地富裕起来,在荀思云任村委会主任的第三年,即2002年,他把村里400多名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带到集宁,从事大理石开采和石材加工。这支外出创业的队伍后来有很多人都成了独撑门户的石材老板,每人每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2014年,白斯郞营子村强化了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加快了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步伐,种植药材500多亩,新增谷子种植面积2100多亩,从而使全村种植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鼓励村民扩大家畜养殖规模,全村畜牧年度存栏牛200头,羊3000只,农田种植与畜牧产业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的人均收入。

站在白斯郎营子村小学的大门口,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嬉戏玩耍。丛大爷的曾孙就在这里上学。记者了解到,这所小学是敖汉旗唯一一所村级小学,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荀思云每年都要无偿注入资金40万—50万元。每年为公办教师补助5000元,为外聘教师补助7000元。并出钱为所有的师生做统一制式的服装,自办食堂,为教师提供免费的三餐。15年来,荀思云为学校无偿投入600万元。

一个旅游新村的诞生

距离白斯郎营子村不到1公里的地方,林立着一片金碧辉煌的建筑。这片宏伟的建筑就是荀思云为白斯郎营子村打造的另一条增收之路。至今,荀思云拿出自己企业的全部利润,建起了精美绝伦、气势恢宏的中国汉传佛教最大的寺庙——佛祖寺。佛祖寺于2015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向游人和信众开放。届时,白斯郎营子村一定会成为一个旅游的热点地区。

王国江告诉记者:村里的街路全部以“孝”和“善”命名,同佛祖寺区的“善”文化相得益彰,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让村民和游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因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绝的正能量。在未来的一两年内,白斯郎营子村将再扩大400亩的新村面积,到那时,全村的626户将全部住进新村。旅游设施将更加完善,服务水平将更加提高,文化品位将进一步升华。届时将建成家庭旅馆(或农家乐)30个,非家庭型餐饮服务设施5个,形成3万人的年接待能力;建成旅游停车区2个,设置500个停车位。游客来到这里,除游览特色景观外,更会体会到别样的民族风情,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地方饮食。白斯郎营子村村民将因为农家乐,人均收入再次得到提高,白斯郎营子村将成为塞外特色景观旅游的胜地,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主义新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