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着力解决我县海上非法养殖、无序养殖、超规划养殖等突出问题,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海域使用权市场化配置和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创造条件,确保用海规范有序,海域合理开发利用,海上养殖实现转型升级。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针对海上养殖问题开展全面彻底摸排、摸清底数;进而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开展海上养殖清理整治工作。目前,我县海上养殖清理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超规模养殖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织密组织保障网
坚持主官主抓。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靠前抓,召开海上养殖清理整治动员会,研究制定相应的清理整治方案。成立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陆上整治维稳组、海上整治维稳组、宣传舆论组和组织保障组等5个工作组,均由县处级领导担任组长,做到分工明晰、责任到位。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整治进展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坚持群策群力。以县政府名义提前发布清海通告,通过现场宣传、媒体报道、标语横幅、海报、村广播、巡逻车、短视频等方式,加大政策法规普及力度;面对面疏导动员,争取大部分养殖户的配合支持。聘请第三方出船出人,每天协助已做通工作的养殖户加快清退进度,确保养殖户可收成的水产品应收尽收,不可收成的做好养殖设施的回收,最大程度降低养殖户损失。
织密攻坚联动网
实行挂图作战。将违规养殖重点村作为主攻方向,根据航拍养殖图标明养殖户,明确任务时序,倒逼工作进度,先易后难、整治一处、销号一处,做到以点带面、清理一点、推进全面。建立“一日一会商、一日一研判,一日一清理”机制,每晚对当日的入户走访情况和海上清理情况进行会商研判,及时解决每日遇到的问题,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构建海陆联动。县海洋渔业局、自然资源局、海防大队、派出所和各沿海乡镇建立联动管控机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海上养殖清理队伍,精准定位开展海上作业。雇佣第三方专业团队进行海域清理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554人次、执法船艇88艘次。
发挥示范作用。坚持“一碗水端平”不搞特殊化,对镇、村干部违规占用海域养殖等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共完成5105人自查自纠,不存在本人或亲属违规占用海域、非法租售海域、纵容包庇、套取资金等问题。成立党员突击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邀请有声望的党员入户劝导,动员养殖大户发声配合整治工作,带动群众主动配合清理,群众完成自清30360亩,形成共治共建格局。
织密长效管控网
提供精准服务。针对养殖重点户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养殖情况、诉求情况等进行建档造册,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点对点、一对一分门别类,将任务下达到村、分解到人、跟踪到底。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对海上养殖整治过渡期存在困难的群众倾力帮扶,帮助有需要的养殖户及子女解决就业问题,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组织养殖户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在强化整体环保观念的同时,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推进升级改造。已出台《诏安县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专项资金补助办法》,并发布塑胶企业备案公告。目前已有十家塑胶企业报名登记,完成相关样品检测,近期将公布样品检测合格企业名单,并由沿海乡镇成立的镇属国有企业作为业主单位实施升级改造项目。
强化长效管护。将执法阵地前移,严格执行海上常态化巡逻制度,坚持边整治、边巡查、边巩固,长效严密管控成常态。对两个国控点FJD05010、FJD05015、省控点FJS0618、城洲岛禁养区、田厝渔港禁养区、诏安湾航道、八尺门海堤贯通工程等海域海上养殖反弹现象采取“零容忍”态度整治到位。截至目前,共强制清理违规筏式吊养2户、300亩。
自2021年11月2日全县海上养殖清理整治工作拉开序幕以来,通过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沿海乡镇周密部署、职能部门通力协作,不断推进我县海上养殖清理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截至2022年4月16日,已完成一、二期海上养殖清理整治工作,共清退、清理各类养殖69136亩。其中滩涂围网588户35285亩,网箱养殖208户24863口(745亩),筏式养殖542户33106亩。其中,禁养区内全部完成清退,清退滩涂围网97户2214亩,网箱养殖157户16109口(483亩),筏式养殖180户9723亩;清理超密度养殖(国控点、省控点1km海域以及诏安湾、宫口湾滩涂)滩涂养殖491户33071亩,网箱养殖51户8754口(262亩),筏式养殖362户23383亩。
下一步,我县将紧盯目标,持续攻坚,确保按时完成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任务。一是加快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将升级改造任务具体分配至各沿海乡镇,由各沿海乡镇成立镇属国有企业作为升级改造项目业单位,鼓励养殖户积极向镇属国有企业申报升级改造,确保在今年12月底完成市下达的升级改造任务。二是强化巡查管控。健全日常巡查机制,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执法,坚决防止反弹回潮现象,巩固海上清理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