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临沂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围绕这一目标定位,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主动对接长三角,努力把临沂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为总结推广全市乡村振兴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加大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力度,我们陆续刊发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及各县区的部分典型案例,供大家参阅,敬请关注。
典型案例(十一)
(产业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近年来,临沂市按照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探索企业转型升级和农业服务变革实现“双赢”的新路子。临沭县的金正大集团率先成立了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围绕解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民提供“种、管、收”全产业链服务,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
2019年9月,临沭金丰公社入选首批2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公司“建设1000家县级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机构”和“金丰公社社员信息化系统”双双入选发改委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库。截至2020年6月份,金丰公社已在全国22个省份成立了526家县级服务机构,服务耕地面积3034万亩,累计招募会员752万人。通过服务落地实现种植成本降低12%,粮食增收预计超过10%,综合收益超20%。其中,省内签约79家,服务覆盖524万亩耕地,发展会员131.5万余人。
一、打造中国新农夫,积极应对现代农业发展痛点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环境承载力有限、农民增收原动力减弱等长期困扰农业改革发展的“痛点”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集中难的问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红利释放殆尽,农村土地碎片化客观上影响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发展。而受限于传统的土地观念,很多农民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二是农业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劳动力老化,农业生产者逐渐出现断层,老一代种田人正在衰老退出,后续的“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新型职业农民缺乏,“谁来种地”成为迫切需要。三是农业发展“全产业链”式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农产品品牌意识和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化农业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强。而受资金等因素所限,农业服务大多仍是农户各自为战,种粮大户、技术人员等群体集中整合力度不够,想要引入金融资本支持农业生产又缺乏有效的途径。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支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既要有能力服务于种植全过程,又要有能力为种植业引入金融支持、用好政策扶持,还要有能力对接电商渠道、城市流通渠道和食品、饲料企业,为下游生产流通企业做好供应链管理。在此背景下,2017年7月,由中国领先的农化企业——临沭县金正大集团发起并控股,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华夏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投资,成立了中国首家现代农业服务平台——金丰公社。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3.4480亿元,总投资近百亿元。它围绕解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挥平台优势,汇聚各类资源,建立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托管式、保姆式、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开展了一场农业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变革,在全国扛起了一面为农服务的新旗帜,有效破解了传统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探索服务新模式,构建企业农业结合的新业态
(一)抓好“三个环节”,力促优质资源全球联动,服务平台共享共创。一是上游聚资源。作为由农化企业为主投资建设的为农服务平台,聚合了种植业产业链全球优势资源,为农民提供土壤修复、全程作物营养解决方案、农作物品质提升、农机具销售租赁、农技培训指导、机播手代种代收、农产品品牌打造、产销对接、农业金融等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金融环节,有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蚂蚁金服农村金融、华夏银行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在农资和农业生产环节,有金正大、巴斯夫、拜耳等业界领先的农资农机企业;在销售环节,有正大集团、鲁花集团、阿里巴巴等营销巨头。二是中游建网络。积极融入互联网、智能化新时代,开辟为农服务平台建设的新空间,成为一个开放、协同、共享农业服务的平台,所有的参与者在这个平台上为农民提供各具优势的服务。具体操作上,金丰公社借助传统农资经销商转型契机,联合县级优质农资经销商或有志于为种植业提供服务的合作伙伴,通过事业合伙人模式,建立了遍及全国的为农服务网络。在县级设立大社长、小社长、农技师、社员,他们按照分工分别承担区域内的管理和相关服务工作,信息融通,统筹整合,互相借力,规范服务,共享平台优质资源,共推现代农业发展。三是下游做服务。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粘性,用信息化农业大数据挖掘经济潜力。依靠聚合在平台上的农资、农服公司和千余家县级金丰公社服务实体,实行菜单式、保姆式服务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让农民从繁重琐碎的农活中解脱出来,并以稳定的产销关系保障农民利益。比如,临沭县曹庄镇曹西村70岁的村民韩秀文,家中有5亩多地,从事耕种劳作已经颇为吃力,如果把土地都流转出去,一年收入不到1000元,把土地托管给金丰公社后,每年至少有5000多元的收入。
(二)推行“三种模式”,确保种植作业因地制宜,管理方案优质高效。一是全托管服务模式。针对机械化程度高的小麦、玉米、花生、水稻等粮食作物实行托管服务,提供耕、种、管理、收获、储存、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涉及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打包服务、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服务以及生长全程的植保服务。
目前,该模式已在山东临沭、莱州和安徽萧县等地推广。在山东临沭,小麦、玉米两季轮作,以379元/亩提供打包服务,优选最好的农资,提供机械种植服务和后续的植保服务。与原先分散种植相比,农户种植成本可降低15%,预计粮食增产超过10%,农户增收合计超过20%。在安徽萧县,从种到销全过程服务,并对接食品、饲料企业,组织农户种植高强筋小麦6万亩,收购价格比市场价格高0.10元/斤。二是半托管服务模式。针对机械化程度不高的苹果、胡萝卜、葡萄、马铃薯、大枣等经济作物,提供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打包服务,以及种植管理过程中的机械施肥、喷药等服务,同时为部分区域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目前,该模式已在山东栖霞、莱西和云南盈江等地推广。在莱西,金丰公社联合当地的胡萝卜研究所和葡萄研究所推广新品种,在传统的营养管理基础上增加土壤改良的营养投入,同时结合机械种植,打包服务价格299元/亩,2019年冬季胡萝卜服务面积1.5万亩。在栖霞,金丰公社推出了2299元/亩稳产打包方案和2799元/亩高产打包方案。在这些服务过程中,蚂蚁金服、光大消费金融全额提供贷款,金丰公社为农户赠送保险。三是农产品品牌打造模式。主要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对农产品进行包装打造,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目前,该模式已在山东昆嵛山“黄金富士”苹果、陕西延安“陕陕的红心”苹果、滨州沾化二代冬枣等果品上推行。截至目前,农产品项目现已覆盖全国9省22市/县,达成合作的渠道商68家,产品覆盖门店5000多家,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3.24亿斤,累计销售收入11.02万元,2020年上半年累计完成4.2万元。
(三)聚集“三类资源”,实现农业产销全程可控,农民群众受益最大。一是聚集优势品牌资源。整合种植业产业链各环节上的优质资源,从多个方面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种苗培育方面,与厦门好利得、山东沃华农业等蔬菜种苗培育公司合作,通过营养改善和标准化管理提高种苗成活率和抗病性。在销售方面,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美团、抖音、快手等电商/媒体合作,开创了“农产品种植——电商/媒体销售”的一体化业务合作模式,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媒体直供消费者。目前已建立发货业务的电商/媒体渠道11家。二是聚集人才技术资源。临沂市农业农村局与金丰公社建立金丰学院,聘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团队,分期分批对经营人员、管理团队、农机手进行专业化培训,为金丰公社培养专业农业服务人员、专业农业服务管理人才。开发金丰公社会员系统APP,会员既可以在APP上学习农技知识,又可以运用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如何种植、种植何种作物等问题,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让农业种植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效益最大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三是聚集金融保险资源。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服务公司、蚂蚁金服、光大消费金融、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农金圈等金融机构确定合作关系,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供应链金融保障服务。截至2020年6月底已经实现融资17.03亿元,为11142位农户提供贷款16.4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与太平保险、太平洋保险、安华保险、中原保险等全国和区域性保险机构洽谈合作,为托管区域的农户提供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在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附加免费赠送300元/亩的商业险。
三、激活发展新动能,有效实现企业农民共赢效果
(一)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一是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金丰公社模式并没有触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农村集体承包经营制度,仅仅是为农户或种粮组织提供服务。农户或种粮组织通过向金丰公社购买托管服务,解决了青壮年劳动力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把农民从土地里解放了出来。二是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建立金丰学院,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截至目前,已建立298家金丰学院,在各地开展近五十期农技师班培训,累计培训近27000名农技服务人员;依托各地分院承接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累计培训1000余人。三是助推了脱贫攻坚。对于老、弱、病、残的贫困户来说,土地是唯一可利用的资源。贫困户把手中的土地向金丰公社进行托管,既能够减轻自身负担,又能够增加土地收益,比通过土地流转取得租金收益更高。比如,针对农产品销售难题,金丰公社在制定服务方案时,引导实行订单式种植,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临沭金丰公社为中地牧业沂南分公司种植2万亩青贮。
(二)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拓宽了企业产品销售渠道。金正大成立金丰公社,通过开展土地托管,化肥、土壤改良剂等公司产品可以直接用于被托管土地,既保证了产有所小,又能降低农业物化成本,开辟了产品销售新渠道。二是增强了企业综合竞争力。金正大公司作为肥料龙头企业,通过成立金丰公社,加强了与农业生产环节企业的联系,拓展了农业“新六产”,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2020年,金丰公社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润1亿元,其中,非肥料业务占比超过20%。三是推动了肥料行业转型升级。金丰公社建立与传统农资经营不同的商业模式,提供从种植、加工、流通等全程的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了从传统的农资销售到整体农业服务的转型升级。这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及创新的服务模式,顺应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为肥料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向。
四、探索发展新路径,关于金丰公社的几点思考启示
综观国际农业发展,无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大规模农场经营模式,或以法德为代表的中等规模农场经营模式,还是以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小农经营模式,都离不开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有力支撑。以美国为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农业GDP的比重已达到12.7%,而我国仅为2.3%;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为2%,但为农业产业服务的人口超过10%。由此来看,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潜力巨大。金丰公社模式,是联接小农户走向现代农业之路的有效探索,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对各地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以市场为导向、互联网为依托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开辟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实践中,由于受土地流转等因素制约,分散在一家一户手中的土地往往很难集中起来。目前临沂市土地流转率,算上农户自发流转和互换的土地为35%,进一步提高流转率难度越来越大。金丰公社另辟蹊径,采取不同的托管打包方式,通过服务环节的规模化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改变了过去由地方党委政府大包大揽推动土地流转的做法,从而做到了少流转土地甚至不流转土地,实现对大田作物和部分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经营和管理。因此,在社会化服务条件成熟的地方,发展规模农业,不应单一地局限于土地流转,要开阔思路,从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建立合作机制上想办法,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二)以具有“三农”情怀的工商企业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能够有效聚合各类资源向农业涌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工商资本下乡将是大势所趋。工商企业在参与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信息、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加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能够带给古老的农业产业以清新的气息。金丰公社之所以成功运营,关键是由复合肥产业的领军企业金正大集团作为龙头企业领头筹建,它以宽广的视角和科学的运作模式,外联国内外高端群体,内联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机制先进的为农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临沂市作为商贸大市,纳税过亿企业20多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00多家,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41万多户,推动工商资本向农村流动大有文章可做。各级各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鼓励引导工商企业以适合工商资本运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发展,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为他们参与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
(三)以农民所需所盼为根本的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有力拉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生产经营服务,是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生活性服务发展较快,生产性服务业缺乏大的突破和提升,局限于种子经营和后期作物收割等,而信息服务、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等发展缓慢。金丰公社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服务领域由以往的耕种收服务拓展到市场信息、农业技术、品牌打造、秸秆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金融、信息化建设等,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服务,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事情,让农民享受到了放心、可心的高端服务,得到更多的实惠。
(四)以共建共享为机制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顺应互联网、智能化的时代发展,能够极大增强服务功能和农业发展活力。农业共建共享,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时代之路。金丰公社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关键是正确处理了平台与各方面的关系。在处理与农民的关系中,采取农民自愿的方式,鼓励农民以土地产出的实物或实物折现货币形式购买服务,让农民做“休闲地主”;在处理与高端企业的关系中,致力于建设产业链合作伙伴,争取他们的全方位支持;在处理与农资经销商和农机手的关系中,立足于本土化,采取事业合伙人模式,发挥搭桥和整合作用,帮助他们建立与农民直接的服务关系;在处理与基层供销、农技部门的关系上,充分利用自身网络服务优势,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平台。总体上,各地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农民的利益,也要考虑社会服务主体的利益,形成和谐的利益链,把各方支持和促进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