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全程冷链卫岗乳业示范项目”上线。
如果说,卫岗泗洪牧场仅仅是整个“卫岗”在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上的一个缩影,那么在探索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新路径、走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新路、不断为“三农”发展贡献力量等方面,则更多体现在卫岗乳业进军更广泛领域的不懈努力上。
众所周知,卫岗乳业是一家始创于1928年,迄今已近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这个看似传统的乳业企业,从农业端的养殖与种植,到工业端的乳制品生产加工,再到服务业端的销售终端和冷链物流服务,乃至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走的却是一条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发展之路。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卫岗团队与澳大利亚农牧业出口有限公司(简称AUSTREX“澳之萃”)签订合作备忘录。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为“十四五”和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作为百年企业和国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应有力量?利用“牧业带动+奶业拉动+科技驱动”综合手段形成自有模式,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赋能传统奶业智慧化、数字化转型,是卫岗乳业矢志打造的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卫岗样本”。
牧业带动
九成牧场工人来自当地农民
优质奶源是乳制品企业的生命线,产业链开端即涉及牧场所在地农民致富,以及对所在乡村的产业带动。保证所在地乡村和农民的利益,既是牧场在当地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作为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与南京卫岗乳业共同成立荷兰奶业技术中心。
“先建牧场,再做市场”,是卫岗乳业坚守的发展理念,除了建设生态科技牧场,还建有专业的品种改良系统,精细掌握每一头牛的健康状况与营养需求。牧场配套建设牧业实验室,通过自动饲喂系统,对每一头牛的饲料、营养、 配比区别配置,保障奶牛最佳健康状态,保证奶源品质。
“优质奶源的新和鲜,是后端乳制品生产的命脉,要保证奶源的质量和安全,奶牛养殖基地与乳制品生产基地的间隔距离,就不能拉得太远,否则奶源质量就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卫岗牧业事业部江苏鲜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雨介绍说,目前,卫岗自有规模化牧场8个,掌控优质荷斯坦奶牛4万余头。奶源地基本上集中在苏皖鲁区域,与生产基地合理匹配,避免了长距离大跨度牛奶运输。
但是,苏皖鲁地区上规模的奶牛养殖用地并不多,相对价格也比较高,而且很多地方对于一般农用地的政策都比较紧。
“牧业发展需要农用土地,但是一些地方的积极性又不高,产业发展受限,对彼此的发展都是桎梏。”田雨说,为有效避免矛盾,卫岗乳业确定了种植养殖一体的生态牧场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牧场,开展多种经营,并利用牧场的优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此举在确保牛奶产量与品质的同时,也保护了牧场所在地的绿水青山。
生态牧场可以最大限度地直接带动农民就业,并延伸产业链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地方收入和农民收入水平。“我们很希望,这样的发展模式,能够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比如说在牧场周边就地流转土地建设规模型草场,不仅解决了牧场的粗饲料供应,也给地方增加了收入。目前,卫岗已建有1万余亩生态草地,与生态牧场相匹配,打造规模化奶牛养殖与规模化牧草种植一体化的现代化奶牛养殖花园式牧场。
“我们的生态牧场,环境好到可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感受着鸟语花香。”田雨说,目前通过与国内大型的粪污处理企业及有机肥料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卫岗已经构建起“粪污处理、有机肥生产、污水处理—牧草种植—牧场运营”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基本消除了传统养殖集中粪污露天排放、堆积风化等现象。
新战略之下,卫岗生态牧场建设频频报捷,产业富民效应随之扩大。
2020年7月8日,卫岗乳业与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石坝社区签订联建协议,拟投资2亿元在该区投资建设循环农业综合体。内容涵盖奶牛、肉牛养殖,有机肥、屠宰、肉食加工,科技农业种植,乡村旅游、研发、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等多个领域。同年,卫岗乳业与南京江宁开发区达成“延爱·卫岗小镇”公益研发项目投资意向,拟投资7亿元,建造一个集公益教育科研基地、育种实验基地(含国家OPU实验室、农牧育种基地)、农场试验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化产教研项目。
2020年7月9日,卫岗乳业与淮安市洪泽区三河镇永丰村签约,拟投资3亿元,建设“卫岗洪泽现代奶业产业园”项目,项目包括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和优质农产品种植示范区。项目建成将可直接带动周边就业150余人,间接带动区内及周边农民500户就业增收。
此外,项目将组织农民成立种植合作社,开设小麦、玉米等牧草收购站点,与周边签订万亩粮食秸秆收购协议。通过该项目促进当地加工业、运输业、高效饲料种植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年带动至少3000万元的全产业链经济贡献值。
同年,卫岗乳业在新沂棋盘镇投资建设“生态牧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区”,预计今年12月投产运营。该项目以生态牧场为核心,以牛文化为载体,以农旅融合为主题,打造自然、纯净、绿色的现代休闲农业综合体。项目的实施,为山徐村周边带来数百个工作岗位,每年新增岗位不低于150个。
同时,牧场还通过多元合作方式,吸纳所在地农民入场就业。这一群体占牧场职工总数90%以上,人均年工资超过5万元。同时,广泛带动牧场周边种粮农户增收,每年青贮收购量均达到10万吨以上,总额5000余万元,户均年增收6000余元。
奶业拉动
“一杯奶”拉长富民产业链
卫岗乳业是典型的奶业全产业链企业,除了“一产”奶牛养殖端对地方产业的带动优势之外,“二产”乳制品生产端以及“三产”销售和物流服务端,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
据卫岗乳业研发负责人龄南介绍,他们现有三大乳制品生产基地,分别在南京、徐州和泰州,覆盖江苏全境并辐射安徽、山东及其他区域。产品线包括瓶装奶系列、纸盒屋型奶系列、新鲜杯系列、袋奶系列、利乐枕系列、利乐砖系列、果汁饮料、塑瓶等200多个品种。
“不断研发、生产新产品,既是丰富产品线、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也是对前端牧业的支撑。” 龄南说,在生产端,他们依据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和产能布局,实现了柔性化生产和快速的客户需求达成。在物流端,他们通过温度监测、数据采集、数据监测、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对仓储、物流冷链温度的全程监控、物品出入库管理和配送管理。
目前,卫岗乳业冷链网络已经覆盖全国72个城市、干线线路千余条。在华东区域设有15个配送中心、30个区域配送中心;在南京区域设有生鲜冷链市配前置仓40个,建起了一仓多用、一日多配的城市生鲜冷链配送模式和新鲜网络。
“产品研发与生产以及物流,对产业链的延伸帮助很大”,龄南表示,产业链的延伸乃至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为卫岗乳业用“一杯奶”拉长富民产业链提供了资源支持。
2019年5月启动的“中国奶业全程冷链卫岗乳业示范项目”,成为入驻商务部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的第一家乳制品企业。全程冷链系统通过流通码赋码,实现从总仓配送、奶站直配和自动贩卖直配等业务的冷链流通信息全程可视,成为产品真实新鲜度的唯一标识。
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全产业链优势,助力牧场所在地和生产加工所在地的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带来的红利,并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农户持续增收,是卫岗乳业拓展产业价值链的重要前提。通过股份合作、承包租赁、托管经营等多元合作方式,卫岗合理联结企业与奶农的生产利益,对产业上游奶农、养殖合作社、养殖合作企业等,以及产业下游有机肥生产、饲料生产、秸秆收购乃至相关特种养殖等延伸产业,同时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
比如,为增强养殖户科学化生产水平,他们每年在全省重点扶持三四个规模5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通过定期的技术输出、管理输出和服务输出,促使被扶持牧场奶牛单产平均提升2公斤以上。
卫岗乳业积极参加“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
卫岗乳业产业链延伸的拉动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地方产业发展上,在卫岗乳业参与的对接帮扶、“万企帮万村”等工作中也起到积极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在去年疫情期间,为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卫岗乳业利用物流产业链优势,开放自有物流和电商平台资源,支援农户直销生鲜农产品,助力市场保供和农民保收。
作为农业龙头企业,对地方产业的持续带动作用和延伸产业链的长效拉动作用,在企业战略规划中,卫岗乳业给现在和未来确定了这样的目标。
近期目标,促进行业稳定发展和奶农持续增收,保持供应链各环节的顺利运转。长期规划,则是不断探索奶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肩负起新时代下“中华老字号”乳企推动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科技驱动
产研结合赋能智慧奶业创新
延伸产业链的发展目标,是为了在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富民领域有更大作为。但要实现目标,除了产业链本身的积极作用以外,还需有强大的驱动引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续航力。
将企业的资本、市场、研发能力、技术水平等优势,与科研院所进行跨界合作,将科技驱动发挥到极致,赋能传统乳业向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则是卫岗乳业竭力推进并全力实施的动能所在。
目前,卫岗乳业正在依托“奶业共生经济”这一创新模式,在平台化布局、链条式延伸、循环式发展的理念下,不但与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机构形成了专业化集群,还分别与相关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新技术研究和项目研发。
2018年5月,卫岗乳业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合成立“江苏奶业产业研究院”。农科院为创造国际领先的乳业科研成果提供科技支撑,卫岗乳业为乳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孵化平台,双方利用各自优势联手加速乳业科研成果落地。
卫岗乳业携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9月,卫岗乳业携手江苏省气象局,共建“江苏应用气象研究院”,建起首个生态科技牧场智慧气象服务平台,为牧场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气象服务,并首创生态科技牧场综合测评系统,为将鲜活优质牛奶送进千家万户保驾护航。
2019年,卫岗乳业又组建了技术委员会,由研发部门牵头,质量和技术创新部门联合对现有技术进行评估,并对标国际国内最新乳制品生产技术,对新产品研发的立项到上市进行全过程的技术创新。
卫岗乳业这一系列“智慧化操作”,显得颇有超前的智慧。
奶业研究院院长林志平表示,通过与省农科院、南京工业大学等展开科研合作,卫岗乳业在奶牛养殖、乳制品生产等领域,掌握了育种、饲料、环保技术、品种改良等一系列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创新技术。“比如选用优质奶牛进行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培养出来的奶牛品种,不但快速提升产奶量,也提升了牛奶品质”,说起育种新技术,林志平形象地打了个比方:“类似于‘试管婴儿’,在优质奶牛培育上应用很广泛”。
建设生态牧场,环保是核心评价指标。这一方面的技术创新,奶业研究院发挥了作用。林志平说,研究院研发的瘤胃包被技术,可以通过饲料降低粪便气味,减少内源排放。同时,改传统敞开式牛舍为封闭式牛舍,通过定向排放并进行雾化、过滤、再回收,也会大幅度降低气味。
“养殖场气味难闻,在生态牧场将成为历史。夏天,坐在牧场悠然地喝咖啡,真不是梦想。”
据介绍,研究院先后开展的瘤胃包被关键技术研究、奶牛胚胎体外生产及试管育种关键技术研究(OPU),在提升卫岗乳业乃至江苏奶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方面,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同时,他们还组建“南京DHI中心”,对奶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比如选用蒙贝利亚牛与荷斯坦牛进行杂交,可以将出肉率从平均30%左右提高到38.8%。这对乳肉兼用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农业靠天收。农业农村现代化,必将对此铁律做出改变。用现代科技赋能农业,降低传统农牧业对天气的依赖,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是成立气象研究院的初衷。
气象研究院科研负责人肖良文介绍,通过与气象部门紧密合作,他们已经开发并运行“生态科技牧场综合测评体系和气象服务平台”,为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在建设气象服务乳业生态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已经通过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0年第三期AAA信用等级评价。” 肖良文说,通过评价后,他们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气候资源、电力工程、产业园区、生态修复、重大规划与重大工程、农产品、旅游资源等领域,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中国天然氧吧认证等研究。
目前,智慧气象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三农”服务领域。比如在农产品气候品质方面,通过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就可以从气候资源角度升级农产品的品牌形象与价值,大幅提高农业企业收入。
卫岗乳业在科技创新赋能奶业发展以及带动农民致富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在中国气象服务创新大赛上,“生态科技牧场综合测评体系和气象服务平台”荣获二等奖。
(成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