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玲老师
作为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小学的李洁玲老师善于用孩子的视角研究教学。从教22年来,她潜心研究着课堂教学和儿童的成长规律,用教师的情牵系学生的情,以温暖的大手牵引可爱的小手,将对教育的“真情实爱”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回归儿童本真的语文课堂教学。
重情趣让学生享受学习
李洁玲是位地地道道的70后,可在很多同事和朋友眼中,她“看上去像80后,上起课来像90后”。
如何上好一堂让孩子们喜欢的课?李洁玲下了不少工夫。一年级《松鼠与松果》课,李洁玲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可爱的小松鼠,在森林里觅食。
读完课文后,李老师问:“小松鼠喜欢吃松果吗?”“喜欢!”
“你们怎么知道的呢?”“你看,‘小松鼠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一个学生指着课文,摇头晃脑地读出来。“还有这句话,‘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另一个学生回答。
“这么好吃,小松鼠还要不要再吃呢?”“要,‘它摘了一个又一个’。”孩子们随着老师的引导,细品课文。
李洁玲的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教生学的静态模式,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可以做小老师,在师生共教、生生互学中流露情感、增长知识、积淀兴趣,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享受学习,感受“语文知识”的美妙。
重激励让学生自信学习
听过李洁玲课堂教学的老师们知道,李老师常常带照相机进班上课,用镜头记录下优秀的写字、绘画作品、端正的姿态、积极的表现……
每周在班级博客中发表,这既是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又是一种目标导向,促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不断完善中发展自我,实现培育优质学生群体的育人目标。
当学生回答问题用上了生动的词汇,说话中用上了课文中的词语,或者向小伙伴展示了课外书上的词句,李洁玲都及时肯定。
对读书不太好的同学,李洁玲从不随意终止他的朗读,而是用倾听的体态、亲切的微笑和鼓励的眼神鼓足他继续读书的勇气。
重身教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低年级是儿童校园学习生活的适应阶段和初期。“怎么上课?怎么举手?怎么读书?怎么写字……”这些都要求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必须从基础学习抓起,而过于强调重复训练,又可能让刚刚接受课堂教学的儿童变得无所适从。
刚进小学的儿童大多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比较弱,需要教师在学生实践之中给予行动指导。
为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规范的写字习惯,李老师十分注意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例如:端坐投影前范写重点生字,率先示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写一手好字,作业批改、板书力求工整、规范。此外,她还通过开展系列书写评比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发展以及同伴的进步中,不断感受“自强”和“超越”。
李老师还善于使用眼神、手势,将自己的“真情”以这种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收到爱的信息和鼓励;也常常将自己的“实感”化为无声的体态,伴着有声的言语走向学生,让学生愿意捕捉老师的目光,愿意跟随着老师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
重语言夯实学生语文能力
李洁玲老师的语文教学有四个特色:即“重基础知识,重情趣,重习惯,重能力”。她重视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长远发展,因此她的教学绝对不是仅仅追求形式的推陈出新,更重要的是她重视学生在小学低年级所应该获得的能力和知识,尤其是识字写字、阅读感悟、口语交际、写话四种能力。
基于这样的教学认识,李洁玲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和拓展知识学习的相互结合,使学生获得在他们这个年级段所应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