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中学生物学教研组现有教师13名,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5人,省春蚕奖、省教坛新秀、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实践导师、市杰出教育工作者、市优秀教师、市教育改革创新教师、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市新课程研究小组组长各1人次,省网络学科带头人2人次,市教坛新秀4人次,县教坛新秀5人次,教育部优课1人次,市优质课一等奖2人次,县优质课一等奖6人次等。

全组教师同心协力,逐步形成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团队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诚信育人、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自我加压、一丝不苟的务实精神。

▲2021年6月桐庐中学生物学教研组合照

一、路径与策略

教研组以“魅力课堂”为载体,“混合式”学习系列课题为抓手,省数字化教育资源示范校(高中生物)创建和名师工作室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为契机,关注师生“个性差异”,发展师生“优势潜能”。

1、开展课题研究,构建“混合式”学习策略

以混合式学习为研究大方向,依托省市系列课题研究,以“参与就是能力,学科融合技术发展师生的优势潜能”为核心理念,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省一等奖课例为起点,从材料与方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情境的实验创新视角出发,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教育实验研究法,开发了系列课程,构建了疑难实验创新与迁移学习融合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开展省部级公开课推广应用,提炼出混合式学习的有效策略。

近7年主持或参与的市级课题

数据经验分析_数据和经验_大数据优质经验介绍

近7年主持或参与的省级课题

大数据优质经验介绍_数据经验分析_数据和经验

2、开发选修课程和微课程,构建活力生物课程群

(1)技术融合打造魅力课堂

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努力打造“魅力课堂”,将多种信息技术与课程“完美融合”:2007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例获省一等奖;2016年获市优质课一等奖和教育部“优课”;2017年省级教研活动中开设展示课,信息技术和生物实验完美整合,在全国都具示范性;2020年获市优质课一等奖;2021年开设浙江师范大学、市基础教育研究室组织的“混合式”成果推广课。

数据和经验_大数据优质经验介绍_数据经验分析

▲省级展示课

大数据优质经验介绍_数据和经验_数据经验分析

▲“智慧+空中丝路课堂”教师合影

(2)课程系列化促个性发展

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发了两门省级选修课程和6门省级微课程,微课数量已达339个,最新开发的3门微课程都整合了问卷星的在线测试功能,且具备难易程度不同的分层选择功能。

近7年主持开发的省级选修课程与微课程

大数据优质经验介绍_数据和经验_数据经验分析

三、举办课堂节和生物周,激发教师内驱动力

每年举办特定主题的课堂节,与兄弟学校共同研讨,呈现一堂堂精彩的展示课。

生物周以生物特色实验、青年教师培养专题讲座、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学生能力素养评比等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生物核心素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性别鉴定”等实验,也能激发成熟教师内驱动力,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任务。

大数据优质经验介绍_数据和经验_数据经验分析

▲生物教师做电泳实验▲学生做膝反射实验▲生物教师做PCR实验▲省教研员指导学生实验

在胡国胜老师的带领下,两个论题小组应邀参加2017青少年科技挑战论坛,《老年痴呆的治疗成为可能》论题组和《让“超体”变为现实》论题组,获得在现场与2001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蒂姆·亨特(Dr.Tim Hunt)交流的机会。

二、特色与亮点

开发了“精品智库”资源,省数字教育资源基地校的学习人次超286.9万,混合式研究成果辐射317所学校乃至全国。

2019年参与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主办的“智慧+空中丝路课堂”,成功实现跨省三校的同步互动上课。2021年3月,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基础教育研究室联合推广“‘混合式’生物创新实验活动”成果,同年5月省教育厅教研室、科大讯飞等再次推广该成果;11月新浪网报道了“融合创新 科学求真——桐庐中学徐玉华高中生物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圆满落幕”,逐步形成“融合创新•科学求真”的教学主张。

面对疫情,2020年徐玉华名师工作室连续奋战42天,策划并实施了“一题多变”的在线测试公益活动,全省26.17万学生受益,《浙江教育报》作专题报道。开发了9节在线示范课,由市教育局和华数TV联合发布。

大数据优质经验介绍_数据和经验_数据经验分析

▲《浙江教育报》报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