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农村群众谋发展的共同心声。

道路不畅,商贸不旺。一些乡村守着“金饭碗”饿肚子,水果满枝却没有销路、烂在枝头,十分可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村公路,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大别山区、云贵高原、秦巴山区、大兴安岭、雪域高原……曾经山高路远、闭塞落后的地区,如今经济民生因交通而焕发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数据显示,农村公路总里程从2011年年底的356.4万公里增加至2022年年底的453.14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6.17万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9.3万公里;解决1040个乡镇、10.5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难题,新增5万余个建制村通客车。

“四好农村路”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全国商户,一条条不断延伸的美丽农村公路,串起了一座座大山,连起了一个个乡村,一张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在华夏大地上蔓延。

由“通”到“畅”再到“好”

“四好农村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路通百业兴。道路通了,农产品自然不愁销路,好东西也能卖上个好价钱。“山货进城、城货下乡”,“早上进城赶集,下午下地干活”成为生活常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也在城乡间双向流起来、滚起来,乡亲们自然就富起来了。

当下正值葡萄成熟上市的季节,在山东省鄄城县箕山镇妙屯村祥展优质示范园葡萄种植基地里,一排排的葡萄藤错落有致的排列着,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精选、打包、装箱、搬运,准备把货物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村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以前交通不方便,老百姓种的水果,只能靠果农们自己拉到市场去卖。”妙屯村负责人艾体占表示,如今,村里的路越修越宽,直接通到田间地头,货车能直接开进果园,销路拓宽了,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

近年来,鄄城县加快推进农村路网发展,努力打通田间地头“最后一公里”,发展全县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特色种植,促进当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十年来,我国始终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核心,全力推动农村交通事业取得飞跃式发展。”近日,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上表示,目前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农村地区行路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兑现了“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的庄严承诺。

如今,“四好农村路”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地区交通发展和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成功实践载体,农村公路已经实现由“通”到“畅”再到“好”的转变。

吴春耕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453万公里,基本建成普惠公平、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助力城乡均衡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修好一条公路 带富一方百姓

“四好农村路”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部门大力支持“交通+特色产业”等发展模式,公路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公路转,这些路打通了对外通道,降低了运输成本,就像一把把打开山门的“金钥匙”,把一只只“金凤凰”引进门。

修好一条路,就能带动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带动了一批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发展,一条条路把这些特色小镇“串珠成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致富门路。

“爸爸在田里种薰衣草,妈妈在薰衣草加工厂上班,我和哥哥在自家的店里卖薰衣草制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四宫村的大学生高丽这样介绍自己的家庭。在四宫村,依托薰衣草发展经济的家庭不在少数。这个自2010年起逐步发展薰衣草经济的村庄,随着道路的逐步通畅,踏上了致富之路。

霍城县位于伊犁河谷,由于与法国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成为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之一,也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乡”。“以前我们四宫村还是砂石路、泥巴路,一下雨就没法出来干活,这些农产品更是拉不出去。自从路修好了以后,收货的商人也可以直接进田里,我们出行也都方便了很多,薰衣草真的带动了我们村的发展。”谈到交通对自家生活带来的变化,高丽的父亲高增非常高兴。

随着道路通畅,四宫村大力发展薰衣草产业和旅游业。霍城县在四宫村重点推进薰衣草产业发展,积极利用电商等渠道,进一步打开销售市场,打造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一横一纵”全产业链条,实现薰衣草精油年产量6万公斤,薰衣草种植面积1.2万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95%以上。2022年,四宫村村集体经济收入3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2万元。

缩短城乡距离 改变农村生活

“四好农村路”托起乡村振兴梦

老乡富不富,基础在公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好农村路”连片成网,极大地缩短了往返城乡的时空距离,深刻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面貌。可以说,“四好农村路”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标志,一头连着广大老乡,一头连着致富希望。

“再过半年,村里便可通上‘小高速’。到那时,我们出行会更加安全舒适,对高山蔬菜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也是一大帮助。”近日,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大黍至圈石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大黍村党支部书记叶德昌高兴地说。

大黍村海拔915米,是风光秀美的传统农业村,山地资源丰富。但因位置偏远,仅3.5米宽的进村道路一直制约着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因村道狭窄,运输蔬菜的大货车没法进来,只能用小货车,并且路面破损严重,蔬菜损耗大。”叶德昌说,去年年底,听说进村道路被列入县里“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村里便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促进项目更快推进。

拥有更好的交通条件是寿宁群众长久以来的期盼。近年来,寿宁千方百计谋划交通项目,相继完成235国道城关至南阳公路、235国道寿宁城关至政和界公路、207省道寿宁下党至尤溪段等国省干线公路项目70公里,全县14个乡镇全部实现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的目标。

2022年以来,寿宁建设改造“四好农村路”8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72公里,完成6座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和21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整治,受益群众约8万人。这些宽敞的道路,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作“小高速”。

随着路网升级,寿宁众多偏远乡村也驶上了乡村振兴“小高速”。“现在道路交通大变化,山里的产品也能走出深闺了。”寿宁县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王菊弟看着茶叶和农副产品一车车运往外地,喜笑颜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