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以及渔业“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总体要求,我国水产养殖业将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从传统粗放型向科技驱动型、从资源消耗型向效益拉动型迅速转变。
由此,回归自然将是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本文与读者朋友一起关注发展现代水产养殖的关键点、现代水产养殖典型技术模式以及水产养殖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水产养殖模式的内涵
现代水产养殖模式是为适应当前水产养殖回归自然、绿色发展的要求,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渔民持续增收、渔业生态环境改善、渔区社会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以生态可控、环境可承载为前提,以现代渔业科技、现代设施装备、现代管理手段、现代渔业人才为主要支撑,结合不同地区的水域特点、资源禀赋和发展要求,集成创新出一批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渔业生产、生态、生活相协调的水产养殖技术模式。
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在发展理念上,更加突出生态优化,提出以生态可控、环境可承载为发展前提,将渔业生态环境改善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绝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发展生产;在发展思路上,更加突出产业配套,要求将技术集成要求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配套,将技术集成、主体培育、产业发展、利益共享等同步规划,强化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在发展目标上,更加突出协调发展,强调技术模式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渔业生产、生态、生活相协调。
发展现代水产养殖的“八字诀”
水产养殖业回归自然、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围绕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八字诀”,不断创新发展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模式。
“地”字诀。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与粮争地,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稻渔综合种养、天然水面和人工库湖发展水产增殖、沼泽地区和低洼地区挖塘养鱼、煤矿采矿后形成的塌陷区和农村砖瓦窑挖土形成的坑塘发展养鱼,既利用了荒地,又改善了环境。
“水”字诀。首先要节约用水,不与人争水。要把节水减排、循环利用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发非传统养殖水域。比如把发电厂的冷却用水与集装箱养鱼配套起来,用发电厂冷却水给集装箱养殖用水升温、保温,解决了北方养殖季节短、冬天不能养鱼的问题。要大力提倡、推动发展深远海养殖。此外,养殖水体一定要符合养殖标准,严禁在超标准的水体中养鱼。
“饲”字诀。饲料是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饲料工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渔业现代化。一要加快研发适宜不同养殖品种和不同养殖阶段的绿色、安全、环保的全价人工配合饲料,在大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及养殖水产品内在品质的同时,降低配合饲料动物蛋白的使用量;二要加快开发大宗苗种培育
配合饲料,助推苗种生产的标准化、工业化;三要组织实施配合饲料替代推广
行动,加大优质、适口配合饲料推广力度,使配合饲料应用成为水产养殖常态。
“种”字诀。一要加快推进自主品种创新。立足本土品种,加大自主选育创新力度,加快培育适应性广、生长性能优、抗逆性强的养殖新品种。对于引进种,要整合资源,联合培育自主品牌,摆脱受制于国外的被动状态。在引进种的利用上,事先要进行充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严格管控,有效预防外来生物入侵。二要加快构建现代水产种业体系。
“洁”字诀。清洁生产是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从事水产养殖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污染水环境。一要深入推进水产养殖排放综合治理技术普及应用,针对不同养殖方式、模式和对象,探索不同的减排技术途径。二要探索开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和应用,着力构建养殖排放用水与种植业生产等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提高综合利用效益。三要进一步规范养殖尾水排放和监测,提高环保意识。
“防”字诀。疫病防控是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安全保障。要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提高预测预报精度;要做好重大疫病专项监测,及时对病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控疫区扩大;要将水产养殖动物疫病防控置于用药管控的前端进行部署,加强免疫预防、生态防控、生物防治等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安”字诀。水产品质量安全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立命之基。要深入开展病原生物药物敏感性检测、监测,根据检测监测数据指导养殖户精准选药用药;要积极推广使用国家标准渔用兽药,有效管控药物残留;开展有益微生物制剂测水施用技术研究,严控微生物制剂使用风险;积极推广水产养殖动物免疫预防技术,努力降低发病率;大力推广科学健康养殖方式,努力推进渔药减量使用甚至是零用药。
“工”字诀。用现代工程信息科技成果武装渔业是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水产养殖业相关技术研发或者推广应用都离不开设备成套化发展,都需要现代相应的设施装备支撑。
现代水产养殖的典型技术模式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是在我国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新模式。与传统稻田养殖相比,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突出了以粮为主。水稻成为发展的主角,提出了田间工程不得破坏稻田耕作层,工程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水稻种植穴数不减等技术要求。同时,积极发展有机稻,大幅度提升水稻收益,使水稻效益和水产效益达到平衡。二是突出了生态环保。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大幅度减少了农药和化肥使用,有效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通过与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有机生态产业的发展。三是突出了产业化发展。通过引进河蟹、小龙虾、中华鳖、泥鳅等名特优水产品种,带动稻田产业升级,促进了规模化经营;采用“科、种、养、加、销”一体化现代经营模式,突出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借鉴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念,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池塘实现了“流水”养鱼。该种养殖模式是在池塘中的固定位置建设一套面积不超过养殖池塘总面积5%的养殖系统,主养鱼类全部圈养于系统内,系统外的池塘面积用于净化水质,以供主养鱼类所需。养殖系统前端的推水装置可产生由前向后的水流,结合池塘中间建设的两端开放式隔水导流墙,使整个池塘的水体流动起来,达到流水养殖的效果。主养鱼类产生的残饵、粪便随着系统内水体流动,通过废弃物收集装置,将残饵粪便从系统中移出,转移至池塘之外的沉淀池并循环利用。此外,池塘其他区域用于套养滤食性鱼类,达到增产和净化水质的目的。
受控式集装箱养殖模式。受控式集装箱养殖模式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水产养殖模式,通过对集装箱进行改造,在其内部安装水质测控、视频监控、物理过滤、生化处理、恒温供氧等装置,对鱼类养殖全程实行精准监测、调控与管理,实现控水、控温、控苗、控料、控菌和控藻的养殖效果。集装箱养殖系统具体可分为以下2种:①陆基推水养殖系统。该系统是以水边陆地为依托,采用集装箱系统对鱼类进行集中饲养管理,此过程中产生的养殖污水预先经过过滤分离,再利用池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实现有害物质降解。然后将池塘水抽回集装箱体内,完成循环再利用。陆基推水系统通常以池塘水体、湖泊水体为基础,在水体附近配套建设适当数量、容量的集装箱系统,构成开放水面和集装箱封闭空间共存的局面。②“一拖二”养殖系统。该系统是指由一个处理箱和两个养殖箱所组成的养殖系统,处理箱位于两个养殖箱中间,三位一体实现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处理箱包含物理过滤、生物净化、臭氧杀菌等系统组件。养殖污水首先通过物理过滤设备,对水中的粪便、残饵等杂质进行过滤,然后经过微生物净化,对溶于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生物分解,最后经过杀菌后进入养殖箱体,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再利用,养殖全程可以实现污水零排放。
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是在同一养殖区域内合理搭配不同营养层级、养殖生态位互补的动植物,实现水质调控、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生态防病及质量安全控制,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减少养殖废物排放。其中,淡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是以鱼虾为主要养殖对象,利用不同食性的鱼混养,配合主要养殖对象,综合利用营养物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是以虾蟹为主要养殖对象,利用三疣梭子蟹、鱼类等摄食病虾防止疾病传播,以及贝类滤食水体颗粒物的特点,建立的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未来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趋势
纵观水产养殖近几年的发展,未来水产养殖将逐渐回归自然,绿色、优质、安全的水产品生产技术能力将不断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4方面:一是稻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鱼菜共生模式等以生态循环为特征的新型现代水产养殖模式将不断创新、迅速发展,将成为水产养殖的主导模式。二是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在各类现代水产养殖模式中集成应用的水平不断提高,在新一代信息平台的支撑下,水产养殖生产、经营、销售的智能化水平将显著提高,并推进水产养殖装备水平提升。三是传统渔业资源的生态化、休闲化、观景化改造技术将不断丰富,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模式构建与产业模式构建将更加紧密结合,推进渔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四是根据生态循环的原理,多品种的生态立体混养趋势将加快,各类水产养殖模式通过组装和融合,生态和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