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点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被用来形容勇于尝试的精神,同时也阐述了风险和回报的关系。近年来,传统的水产品市场日趋饱和,谁去“吃”特种水产养殖的“螃蟹”,用什么方法“吃”,然后告诉别人“螃蟹”的美味,这需要勇气。万久峰做到了,他的成功说明了开拓思路的重要性。在养殖生意做大的时候开始转变思路,去尝试更高规格的公司化运作;主动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二次创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发展——万久峰致富的背后,启示很多。

文/本报记者闵添

万久峰是本市特色水产养殖代表人物之一。他位于支塘镇盛泾村的养殖场虽仅有60亩,但每年可为国内外水产养殖户繁育近800万尾泥鳅苗,供应成品鳅10万公斤以上。面对供不应求的情况,最近他又修建了400平方米水泥繁育池,增加了15%的繁殖量,规避了今年的气温对泥鳅繁殖造成的影响。

把握市场的“超前意识”

万久峰不仅是养殖户,也是苏州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农民出生的他却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别人都在养鱼虾蟹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尝试泥鳅等特种水产的养殖。在泥鳅养殖开始兴旺的时候,他却已经考虑从苗种供应的源头上捕捉市场机遇了。这种“超前意识”,使他始终走在市场的前面。而在这期间,他始终将科技放在第一位,成立了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动与科研院所寻求合作。

经过近几年发展,万久峰的养殖场攻克技术难关,累计为全国各省市乃至韩国提供优质泥鳅苗近2000万尾,成品鳅20万多公斤,成为江苏省唯一能够大批量繁育无公害泥鳅的基地。在优质良种泥鳅选育上,万久峰的养殖场依托种群繁殖的科研平台,将在2012年形成高产的泥鳅种源。

选育良种的“科研精神”

采访之前,万久峰刚从安徽挑选鳅苗回来。在科研基地的良种选育池中,记者看到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泥鳅活蹦乱跳。这片水池被20余个四方形渔网划分成等份区域,每个渔网内放养着他从安徽、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挑选出来的优质野生泥鳅。

“每次出差,我都会向当地的渔民买野生泥鳅,有时甚至自己下水捕捉。我要搜集不同品种的泥鳅进行适应性研究和繁育。”万久峰说,如今,他公司产量和繁殖量最好的泥鳅就是太湖水系与外地水系泥鳅的杂交品种。

苏州大学水产研究所凌去非教授说,奥博批量繁育无公害泥鳅的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而在泥鳅良种选育上,奥博更是在全国开了个头。目前,奥博已从全国各地的泥鳅中筛选出148个家系,并将它与太湖水系的苏州泥鳅群体进行研究,再选育出适应能力更强、产量和繁殖量更高的30个家系,作为固定的泥鳅良种储备,从而形成科学的高产种源。据了解,目前选育后的泥鳅生长速度及繁殖量都比普通泥鳅高30%。

创业奋斗的“吃苦准备”

起步之初,万久峰和乡亲们一起艰苦奋斗,投资300多万元将60亩水塘重新规整。他精细划分泥鳅繁育池、良种选育池、成鳅养殖池、储备池、净水池等,将“水生态危害控制”管理体系引入泥鳅无公害养殖全过程,不同的池水水温、水草培植,以及生物制剂、饵料、后期中草药投放都有严格的参数设置,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养殖风险。

在万久峰的记事本上,总是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要做的工作:外出选苗、洽谈合作、发掘泥鳅菜系、产业化研究等等。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最近去武汉发现的“巫山胖泥鳅”的制作方法,并透露计划将其添置到成鳅销售的菜谱中。在产业链延伸方面,他告诉记者,最近泥鳅粉与泥鳅胶囊已进入药力评测阶段,而泥鳅鱼排、泥鳅干等休闲小吃也即将上市,公司将成为全省第一家集泥鳅种源批量供应、特色选育、精细养殖及深加工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