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也是生产力、竞争力。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最有发言权。
4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发布。重庆在“市场机制改革”“监管机制创新”两个指标表现优异,入选央视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在这背后,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6大城市之一,西部唯一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重庆在全面改革创新上厚植新优势,积极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
下足硬功夫 服务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
走进4.3万平方米的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政务大厅内,办事群众很多,但显得井然有序。在众多办事区域中,最显眼的就是川渝通办的窗口。
“原本以为要‘两地跑’,没想到在重庆两三分钟就搞定了。”钟先生称,他在成都有一处房屋,租赁给了一家企业,现在需要代开发票,但是他在重庆上班,以前必须回成都才能开,现在在税务川渝通办的体验区就能办。2022年“川渝通办”线下窗口办件量2.2万件,全年累计办件量超12万件。
同样,川渝高竹新区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由四川省政府、重庆市政府共同批准设立的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这里,重庆、四川的事儿都可以办。”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负责人潘缙生介绍, 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是全国首个跨省税费征管服务平台,实现了多个全国首创。潘缙生称,经过梳理,川渝两地税费差异118项,目前,已对50项税费政策执行口径达成一致,剩余68项正逐步统一。
重庆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先后出台《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重庆市政务服务管理办法》《重庆市2020年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重庆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120多项政策举措。深化“一窗综办”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市同标准,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到100%。强化“互联网+监管”,深化商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投融资机制等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例如,推进“一照多址”改革,拓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业务范围等。
在市场监管上,迭代升级“山城有信”平台,探索导入企业信用风险分级评价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建成智慧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注册许可管理系统,全面推广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识别”、“阳光食品”、渝特安APP、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等系统等。
激活发展动能 构筑核心竞争力
当前,优良的营商环境已成为重庆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重庆经营主体持续增长,突破340万户,市场准入便利度跻身全国一流行列,连续三年推动制修订3部地方性法规。
从招商引资成效来看,2022年,重庆完成合同引资1.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工业合同引资7600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2022年重庆新签约“2+6+X”先进制造业招商项目正式合同金额7400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此外,截至2022年,累计有31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较2021年新增4家。
从科创资源聚集度看,2月14日,“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在重庆云阳正式开工建设。3月中旬,重庆数创园正式揭牌,重庆两江新区发布数字经济暨卫星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首批50家企业签约。重庆市2022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增长较好,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工业机器人、液晶显示模组、服务机器人分别增长1.4倍、40.1%、31.8%、21.4%、19.5%。2022年,重庆引进人才6.3万人;专技人才达218万人,高、中级职称占比达50%;技能人才50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增至31.4%、西部领先。培育数字技能人才5万人,全市数字技能人才达到66万人。
优无止境 重庆跑出“加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未来任重道远。
近期《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发布,全面部署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其中,实施勇当内陆省份改革探路先锋行动,少不了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这方面,重庆将迎来一系列重大改革,例如:培育数字社会,构建数字生活新图景,积极打造全市统一的“城市码”;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上实现战略突破;实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双倍增”;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创新完善跨行政区合作机制。
重庆继续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深化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探索“一业一证(照)”改革,推行“一照通”登记许可服务新模式,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
今年,在注册登记方面,重庆将推动政务服务集成化办理,推出更多“一件事一次办”的主体套餐。同时,还要继续大力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即将出台的《重庆市“个转企”工作实施方案》,将为“发展型”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帮助。
川渝两地今年除了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机制外,还将探索创建虚拟地址“云注册”模式,推出川渝“营商云地图”。修订经营异常名录管理规定,推行“不见面”信用修复,推动川渝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同标同质。
按照《重庆市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所述,到2025年,重庆的智慧监管应用场景将由目前的2个增加到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