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海马循环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海马个体小,游泳能力弱,养殖游泳能力强的鱼类的设施、方式并不适用于海马,因为海马养殖一个最大问题是清除残饵、粪便不易。目前海马养殖采用的方式基本是通过人工吸污及残饵,或者通过大进排水方式排污及残饵。前者人工需求多,后者用水量大,而且排污不够彻底。虽然可以在圆池养殖,通过驱使水转动达到让污物和残饵逐渐集中到中部,通过拔排水管将污物和残饵排出,但此法的最大缺点是污物和残饵可能不够集中,排水量要足够大才能将污物和残饵尽可能排出。水量过大,容易将海马吸到管子上。因此,设计一个集自动除污、循环功能为一体的养殖系统对提高海马养殖效益尤为重要。利用该系统并结合生态养殖方式,可实现省人工、节约资源、零排放、降低患病率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海马循环养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海马养殖排污过程中污物和残饵不够集中以及需要足够大排水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海马循环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或养殖桶,所述养殖池或养殖桶相对方向壁上各安装一个半管所述半管的封闭面一端固定在养殖池或养殖桶壁上,管纵切面和养殖池或养殖桶壁垂直,相对方向的所述半管反向安装,所述半管中布置纳米管;所述养殖池或养殖桶底部中央设置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末端接三通,一路接阀门,一路接水位控制管,所述水位控制管中设置气提水管,所述水位控制管与放置过滤棉的装置连接,所述放置过滤棉的装置下端设置连通管与养殖池或养殖桶连接。
所述半管离养殖池或养殖桶底和水面距离各8-12cm。
所述半管与养殖池或养殖桶底成50-60度角。
所述半管管长0.5-0.6米。
所述养殖池或养殖桶底向中央坡度为1/20。
所述排水孔上设置滤网。
所述气提水管设置有3根。
所述放置过滤棉的装置为生物处理器;所述生物处理器顶部与所述水位控制管相连。
所述生物处理器体积为养殖池或养殖桶的1/10。
所述生物处理器离底10cm处设置连通管与养殖池或养殖桶连接。
所述生物处理器上端设置有过滤棉。
所述生物处理器顶部高于养殖池或养殖桶10-15cm;所述生物处理器底部设置排空管。
所述生物处理器内部放置生物处理材料。为便于放置生物处理材料,生物处理器内部可灵活设计。
所述生物处理器距离底部15厘米处设置一个架子,所述架子上放置生物处理材料。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半管是将外径110-140mm的pvc管子纵向一分为二得到。
本实用新型半管中布置纳米管,充气时可形成环状水流,将粪便和残饵集中到中部。水位控制管中设置气提水管,提水经过滤棉过滤入放置过滤棉的装置(例如生物处理器),通过提水将粪便和残饵吸出。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养殖方式不同决定是否配备生物处理器。如果采用生态养殖方式,生物处理器有助于保持水质健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清除粪便、残饵,可大量节省人工、节约资源、实现零排放、降低海马患病率;另外,单体循环不会像集中循环系统那样,一旦发病,有会蔓延至整个系统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高海马养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海马循环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或养殖桶1,采用圆形或方形弧角池作为养殖池,面积10平方米左右(边长或直径350cm左右),深度80厘米,池底向中央坡度为1/20,养殖池或养殖桶1相对方向壁上各安装一个半管2,外径110mm,长50-60cm,半管2是将外径110mcm的pvc管子纵向一分为二得到,半管2的封闭面一端固定在养殖池或养殖桶1壁上,管纵切面和养殖池或养殖桶1壁垂直,半管2离底和水面各10厘米左右,半管2和底成60度角左右,相对方向的半管2反向安装,半管2中布置纳米管,充气时可形成环状水流,将粪便和残饵集中到中部;养殖池或养殖桶1底部中央设置排水孔3,排水孔3上连接排水管4,排水管4末端接三通,一路接阀门,一路接水位控制管5,水位控制管5中设置3根气提水管6,尺寸为1吋,水位控制管5与生物处理器8顶部连接,生物处理器8离底10cm处设置连通管7与养殖池或养殖桶1连接。
排水孔3上设置筛网。
生物处理器8体积为养殖池或养殖桶1的1/10。
生物处理器8距离顶部20cm处设置过滤棉9。
生物处理器8顶部高于养殖池或养殖桶12cm左右;生物处理器8底部设置排空管。
生物处理器8距离底部15厘米处设置一个架子,架子上放置生物处理材料。
将海马初生苗放置上述海马循环养殖装置中养殖,放苗密度300-400/m3,每隔一天添加em菌。6厘米前投喂桡足类,6厘米后转换为冰糠虾。桡足投喂时间为8:00和15:00各投一顿,桡足类投喂量保持在1小时内吃完。投饵后,充气量减小,投饵后2小时内停止提水循环,2小时后开始提水循环,至下次投饵料前停止。前15天,苗小,粪便小、少,每天12:00和18:00提高充气量,使得水缓慢旋转,将粪便集中到养殖池或养殖桶1中央,提水清除。前20日,排水口要用40目筛网封罩,以防苗流失。20日后可更换大网目网罩。15天后,粪便渐大,排便量增加,而且海马晚上都会攀附到附着物上,18:00以后的充气量可略大,确保所有污物都集中到养殖池或养殖桶1中央。
当海马达到6厘米,改投糠虾后,每次投饵1小时后,即可提高充气量,使水缓慢旋转,可将残饵集中到养殖池或养殖桶1中央。每天12:30-14:30和16:00以后提高充气量,确保所有污物都集中到养殖池或养殖桶1中央。
利用上述装置,吸污工作可减少80%的人工,日换水量可降低到5%以下,患病率,尤其是肠炎发病率降低到10%以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海马循环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或养殖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或养殖桶(1)相对方向壁上各安装一个半管(2),所述半管(2)的封闭面一端固定在养殖池或养殖桶(1)壁上,管纵切面和养殖池或养殖桶(1)壁垂直,相对方向的所述半管(2)反向安装,所述半管(2)中布置纳米管;所述养殖池或养殖桶(1)底部中央设置排水孔(3),所述排水孔(3)上连接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末端接三通,一路接阀门,一路接水位控制管(5),所述水位控制管(5)中设置气提水管(6),所述水位控制管(5)与放置过滤棉的装置连接,所述放置过滤棉的装置下端设置连通管(7)与养殖池或养殖桶(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管(2)离养殖池或养殖桶(1)底和水面距离各8-12cm;所述半管(2)与养殖池或养殖桶(1)底成50-60度角;所述半管(2)管长0.5-0.6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管(2)为外径110-140mm的pvc管子纵向等分为二;养殖池或养殖桶底向中央坡度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3)上设置滤网;气提水管(6)设置有3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过滤棉的装置为生物处理器(8);所述生物处理器(8)顶部与所述水位控制管(5)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器(8)上端设置有过滤棉(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器(8)顶部高于养殖池或养殖桶(1)10-15cm;所述生物处理器(8)底部设置排空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器(8)内部放置生物处理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海马循环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或养殖桶(1),所述养殖池或养殖桶(1)相对方向壁上各安装一个半管(2),相对方向的所述半管(2)反向安装,所述半管(2)中布置纳米管,所述养殖池或养殖桶(1)底部中央设置排水孔(3),所述排水孔(3)上连接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末端接三通,一路接阀门,一路接水位控制管(5),所述水位控制管(5)中设置气提水管(6)。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清除粪便、残饵,可大量节省人工、节约资源、实现零排放、降低海马患病率;另外,单体循环不会像集中循环系统那样,一旦发病,有会蔓延至整个系统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高海马养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邹雄;林听听;刘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