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七套《每日农经》官网播出频道:CCTV-7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1:47—22:07
重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3:22—13:42
机灵活泼小耳猪,个头不大挺特殊,别具一格成卖点,风味独特能致富。
通常人们都习惯用肥头大耳来形容猪的形象,但是今天的节目中您将要看到的这种猪一反常态,居然长得小头小耳的,因为耳朵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就叫小耳猪。其实这小耳猪不光耳朵特别,还有更多的奥妙呢!今天我们就去揭开这小耳猪的奥秘!
西双版纳探秘小耳猪
眼前这些载歌载舞的人是云南西双版纳帕宫村的哈尼族人,对于他们来说,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载歌载舞是一种劳动的仪式,人们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跳过舞后,哈尼人开始今天的重点戏。干巴烤肉,是哈尼族的一道特色菜,他们唱着歌,大口吃肉,开心喝酒,这些快乐也只有置于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
这油汪汪、金灿灿的猪排,真是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吧?如此美味的烤肉,是用云南特有的小耳朵猪烤制的,那么小耳朵猪到底是什么样呢?村民告诉记者,小耳猪长年放养在野外,只有在雨林中才能找到这种小耳朵猪。记者小孙这就向雨林进发。
在茂密的雨林里想要找猪,对小孙来说,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在小孙为找猪迷茫时,碰到了两位神色慌张的村民。
村民:找东西,找不到损失可就大了。
村民:找猪,小耳朵猪。就在这片林子树底下的阴凉处。
热带雨林,刚刚下过雨,林子里道路泥泞,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可这一行人是哪草多去哪找,哪个地方树林茂密去哪找,这样漫无目的地寻找,足足在林子里转悠了小半天,这小耳猪到底藏哪去了呢?
听到动静,“嗖”一下,就从树底下的草窝里跑出一头黑猪,随后这两个村民又在草窝里扒出了两只小猪仔。
村民:不是的,我们的小耳朵猪,一直都在野外生产。
记者:那为什么还要找呢,怕它不回来么?
突发的情况也让小猪仔一直不停地叫,母猪也惊慌失措,估计此刻它们也懵了,招谁惹谁了,怎么就这样被抓住了呢?
村民:不是,到了雨季,刚出生的小猪如果淋雨会生病,它们可是我们的宝贝,不能有什么意外出现。
您看到没有,这才出生的小猪只有600克,身体瘦小,而且小耳猪长年在野外散养,母猪到了生产期,就会自已在树林里搭窝产仔,在梅雨季节,如果下雨受淋,初生的小猪就会生病,造成死亡,难怪村民这么着急找到小猪呢。
专家:云南小耳猪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品种,是几千年来人们选择的结果,它的体型就是体小,混身比较圆,脂肪沉淀比较多 ,它的耳朵小,所以把它起名为小耳猪。
在当地,小耳猪的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东汉,从外型上看,小耳朵猪毛是纯黑色的,头部较小,嘴巴稍长,四肢短直立,蹄子小而坚实,整个体型偏小,所以又叫版纳微型猪。
小耳猪是由野猪驯化过来的,没有经过杂交,所以还保留了原有的野性,您看到没有,这母猪打起架来,也豪不示弱,小耳朵猪虽然长得不能算是“青面獠牙”,但是性格十分凶猛,发起怒来真是无所顾忌,凶悍至极。这两头母猪,彼此都没有占到对方便宜这才罢手。
西双版纳的气候湿润,雨水充沛,植物茂盛,每天天亮后,小耳猪放出去,平时这山上的青草、树皮、野果都是小耳朵猪的美味,在树林里悠哉地散着步,树下打个盹儿。
在雨林中,吃饱喝足后,小耳猪还会自已洗个澡,对,您没看错,它们就是在用泥水洗澡。
养殖户:这个猪跟人不一样,我们是洗清水,它们是洗泥巴,喜欢滚在泥水里面,在那里打滚,这样对它们的身体是很好的,这个泥巴干了,它就自然地脱落了,等一下就干了,泥巴落了就亮堂堂的很好看的。
原来,热带雨林中,经常有很多的虫子落在身上,所以它们就在泥里打滚,让身上覆一层泥,泥干了以后会很硬,这些小虫子就没办法去咬它们。同时这也是小耳猪最好的一种散热方式。
小耳朵猪虽然长得小,可性成熟却比较早,小猪长到三个多月就可以自然交配可产仔,平均每胎5只左右。吃得少,肉质好,当地规模化养殖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仅凭在林子里觅食,就能吃饱吗?这不,志鹏又去另外一个寨子打听去了。
芭蕉树也能吃么?小孙也很好奇,和老乡一起扛着芭蕉树去找小耳猪的养殖场。
村民:你说对了,对,满山遍野地乱跑,在外面它们也吃了,吃的野果,野草, 猪能吃的它们都吃了,我们还要增加一些青饲料给它们,切点芭蕉喂它们。另外在外面吃的东西太杂,我们喂完芭蕉,它里面含有很多粗纤维有助于它的消化,越长越胖,你看,又健康。其它地方的猪没有这个待遇。
在云南,随处可见成片的芭蕉树。芭蕉杆能吃,味甘甜,从中医角度讲,具有润肠通便功效,小耳猪白天在树林觅食、玩耍,晚上回来当地的养殖户又给它们加餐,喂食青饲料,养殖起来并不麻烦。一直以来,小耳猪就名声在外,可却很少有人吃到,这又是为什么呢?
专家:第一,这个猪生长比较缓慢,它的产量比较小,只是当地人在食用这个品种的肉。
在西双版纳,小耳猪成为当地的特色养殖行业,当地的少数民族养小耳猪的也越来越多,随处都可以在林子看到小耳猪的身影,可您知道么,在这星罗棋布的茶园里却也另有玄机。
每天当太阳下山的时候,随着种茶人的叫声,就会茶园里走出几十只小耳猪。
村民:这个我是想赚一点资金,因为猪养到这里面,这个茶园也好,猪也啃草,就是猪拱一拱,我们也不用松土了,对茶树更好。
您看到没有,当地的茶农因地制宜,茶园也变成了小耳猪休闲、玩耍的场所,目前在勐海的雨林和茶园里,随处可以看到小耳猪,一年以后,小耳猪就可以出栏了,这时也是养殖户最开心的时候。
村民:养了600多头,一头猪能赚四五百元钱,一年赚十几万元。
村民:差不多有五六万,慢慢在扩张,打算养百把头。
小耳猪属于小型猪种,长到12个月也不过60斤左右,对于林地里的养殖户来说,养殖成本400多元钱,每只猪的效益在700多元钱。而相对于茶地养殖来说,养殖成本相对会高些,可茶园的效益每亩却提高了800多元钱。
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热情好客的哈尼族人,欢庆节日,宴请宾朋的一道特色菜就要做火烧小耳猪。
接下来,哈尼族人用花椒,盐,辣椒,味精调好,和猪肉搅拌均匀后,用专门制作的长竹子夹住,用稻火烤制。之所以叫火烧猪就是因为小耳猪肥而不腻、适合烧烤。
经过40多分钟的漫长等待,这火烧猪马上就要出炉了,空气中弥漫着火烧猪的香味,闻起来确实很香,这吃起来味道如何呢?
那么这么好吃的小耳猪又卖到哪呢?当地的小耳猪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屠宰好后,在昆明的小耳猪专卖店里以每斤68元销售,供不应求。
销售商:一天能销售3头猪左右,大概一头猪能卖3000至4000元钱,一天的营业额在12000元左右。
现在,藏在雨林深处的小耳猪,已是墙内开花墙外也香,那它的肉质与普通猪肉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专家:把小耳猪肉和普通的杂交猪肉放一起,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间实际上是有差异的,首先从色泽上来看,小耳猪的肉深红色,而杂交猪肉的颜色有点偏浅。再看背膘上的肥肉,小耳猪的肥肉较厚,而杂交猪的膘比较薄。
由于长期的户外散养,小耳猪肌肉丰满结实,皮薄骨细,小耳猪在昆明的饭店也深受消费者青睐。
消费者:这个肉味道很香,吃着糯、鲜、嫩。
消费者:味道挺好的,而且它肥而不腻,很适合女性吃。
消费者:好像是胶原蛋白的含量比较高,所以我们都爱吃。
小耳猪肉受到消费者的喜欢,自然也带动了小耳猪养殖业的发展,由于小耳猪饲养周期短,成本投入低,所以当地养殖小耳猪的农户也是越来越多。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栏目提供,塑造中国农业品牌梦,《每日农经》栏目感谢您的关注!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1:47—22:07
重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3:22—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