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一场以“文明信贷”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在陆良县举行。陆良县率先在全省探索开展“以文明作担保,以道德作抵押”的道德信贷工作,促使“无形”道德文明转化为“有形”“真金白银”,引导公民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观,通过金融撬动,给实干者实惠,让有德者有得。截至目前,该县道德信贷共发放贷款294.25万元。
说起“文明信贷”,陆良县“文明信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许洪亮深有感触,他介绍:设立“文明信贷”要从两次“牢骚话”说起。一次是在走访道德模范时,听到有群众说了句“评个模范又不能当饭吃,有什么用?”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细想,却是话出有因、话丑理正,“牢骚话”反映了群众的一些需求和呼声。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并和金融部门反复论证,2018年9月,陆良县委、政府印发了《陆良县道德信贷工程实施方案》,率先在全省探索开展“以文明作担保,以道德作抵押”的道德信贷工作。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动态调整”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贷款的额度、利率、周期三个方面有较大幅度优惠体现。2019年1月,该县举行了道德信贷集中授信首发仪式,为13名有贷款需求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授信181万元,第一批道德信贷就这样成功地在爨乡大地落地生根。
道德信贷的顺利实施并没有让陆良沾沾自喜,在今年开展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中,走访时又有群众“发牢骚”:“道德信贷政策好倒是好,但只是针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跟我们关系不大,受益人员太少了。”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如何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道德建设和文明实践工作中来?如何努力实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
陆良县委、政府结合群众需求,在总结前期“道德信贷”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文明信贷”贷款机制,将“道德信贷”的受益范围扩大至经县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文化名家、名医、教学名师、技能大师、优秀团员、三八红旗手、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群体及个人,让更多受人尊敬的先进典型通过“荣誉”获得贷款支持,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激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
近年来,由于受到宏观调控、产业政策以及我市不良贷款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难贷款”与人民群众“贷款难”的问题交织出现。“文明信贷”的诞生,把文明诚信与金融服务有效嫁接,在真善美与物质财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存入的是文明道德,取出的是贷款,既解决了先进典型有“德”无“得”的窘境,也缓解了金融部门有“钱”怕“贷”的困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信贷对象的真实需求,陆良农商行对申请文明信贷的对象建立信贷档案,对信贷申请、授信增信、资金使用情况和还贷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做到一人一档。”曲靖市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沈洪平说。同时,实行优先贷款,简化、优化贷款程序,优先办理,快速放贷;优惠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市场报价利率最低加点后执行;优质服务,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动态调整”的服务政策。
杨自学是一名普通农民,常年劳作在田间地头,自己有辆面包车。2012年的一个夜晚,他开车从县城回家的路上偶遇一起交通事故,车主头骨破裂,奄奄一息。他第一时间把车主送到了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待车主病情稳定便悄悄离开。一个月后,受伤的车主通过派出所找到了杨自学,从此他的先进事迹便传扬开来,他也有了一个沉甸甸的身份——道德模范。杨自学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自己有了把小日子过得更好一些的想法,但缺乏启动资金。正当犯难时,镇上农村商业银行的同志找到了我,告诉我县委、政府正在开展道德信贷,我可以以道德模范的身份到他们银行进行无担保、低利率贷款,最高额度可贷30万元,自己毫不犹豫地跟他去报了名填了表。拿到贷款后,开了个洗车店,买了批土豆种进行种植。今年的土豆收成特别好,我家的经济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
道德模范、爨乡人才周文开办合作社,带领当地群众养鹅,生态肉鹅及鹅绒制品远销外地。当谈到“文明信贷”时,他激动地说:“我昨天刚刚被陆良农村商业银行授信,可以获得20万元的贷款。目前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正需要大量资金周转,有了这笔贷款,将在养殖规模、技术提升方面加大投入,争取能有更好的效益,为大伙增加一点收入。”
“文明信贷”并不是精神文明建设与金融信贷的简单累加,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轮驱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一种蝴蝶效应进行传播。文明是发展的资本,诚信是发展的机遇,“文明信贷”让金融开出文明的花,为文明诚信注入金融“活水”。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一群好人影响一座城,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文明信贷”的开花结果,文明之花必将开遍爨乡大地。
曲靖日报记者 唐开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