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馆陶县黄梨小镇黄梨交易市场内,村民正在将刚采摘的晚秋黄梨装箱准备发货。 郭江鹏 摄
10月28日,村民侯兰菊高兴地采摘晚秋黄梨。 杨旭 摄
9月30日,在中国·馆陶第七届晚秋黄梨采摘节暨“梨王”争霸赛活动中,企业销售人员在推广晚秋黄梨汁和黄梨醋等产品。 邢建伟 摄
9月30日,中国·馆陶第七届晚秋黄梨采摘节暨“梨王”争霸赛在馆陶县房寨镇黄梨小镇举办,一枚重达4.68市斤的黄梨荣登“梨王”宝座。图为“梨王”得主贺艳颖展示“梨王”和奖杯。 邢建伟 摄
10月28日,贺西宾和工作人员在冷库内整理堆放晚秋黄梨。 郭江鹏 摄
10月28日,在馆陶县黄梨小镇黄梨交易市场内,村民正将晚秋黄梨装袋。 杨旭 摄
10月28日,贺西宾在馆陶县黄梨小镇黄梨交易市场内向客户介绍晚秋黄梨。 郭江鹏 摄
10月18日,在馆陶县黄梨小镇会客厅的直播工作室里,主播郝浩钦在直播销售晚秋黄梨周边产品。 郭江鹏 摄
10月28日,馆陶县房寨镇黄梨交易市场热闹非凡,村民们将一筐筐刚采摘的晚秋黄梨装进货车里。这批“出身”馆陶黄梨小镇的水果,将经外贸渠道,由山东港口出海销往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这里的晚秋黄梨个头大、口感好,因为富含天然抗氧化物,可常温储存达半年之久,能耐受长途运输,深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客户欢迎。”烟台龙兴源果业保鲜有限公司经理徐培湖说。目前黄梨交易市场中70%左右的晚秋黄梨供出口。
黄梨小镇由房寨镇八个行政村组成,晚秋黄梨种植总面积达到一万余亩,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晚秋黄梨种植基地。
贺西宾是农乐晚秋黄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一进入10月份,随着黄梨陆续成熟,他便每天穿梭在交易市场内,帮助村民卖梨,与不同收购商谈价格。在大伙儿眼中,他是领着村民种梨致富的带头人。
过去,房寨镇没有黄梨,当地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等。但因为沙质土壤的缘故,粮食产量低,村民收入微薄。2000年,贺西宾和另外两个伙伴决定改变这种状况。他们了解到,沙质土壤种粮食不行,但适合种梨。于是,带着仅有的300元路费,他们外出考察对接,并从信用社贷款,引进1700株晚秋黄梨苗回村试种。
头几年是果树培育生长期,没有收入,但贺西宾坚持了下来,他说:“我相信这条路没错,必须咬着牙熬过最难的时候。”直到2005年左右,果树长成结果,开始有了收益。也正是这一年,村民们看到种梨的好处,开始纷纷跟着种,全镇逐渐发展到了3000多亩的种植规模。
2015年,当地政府部门将晚秋黄梨产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富民产业给予重点扶持,为农户提供梨苗补贴,建设交易市场、冷库等设施,进一步促进了晚秋黄梨产业的发展。
农乐晚秋黄梨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负责统一种植、销售、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入社260户,经营着2000多亩梨园,亩均年收入超万元。贺西宾说:“规模越大,市场才越广阔,我希望靠自己的示范带领,让更多村民能尝到晚秋黄梨的‘甜头’。”
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黄梨小镇晚秋黄梨采摘游、晚秋黄梨产品深加工等业态也在不断丰富,产业链涉及村民七、八千人,年产值达1.38亿元。
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是“水果王国”,如今馆陶晚秋黄梨能在这些地区赢得稳固的市场份额,得益于乘上“一带一路”的东风。据馆陶县农业部门预测,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蓬勃发展,晚秋黄梨的出口量还会进一步增长。(记者杨旭 王翔 李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