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香橼有什么功效_云南香橼多少钱一斤_云南种植香橼致富

泸水市称杆乡自把村

走进干布村,一栋栋粉墙红瓦的独栋房屋矗立在青山下,花草、蔬菜环绕周围,村道竹栏围绕,宽敞整洁,庭院树木葱茏,物件摆放整齐,清澈的山泉水汩汩流潺,山后密林,草果芬芳。

福贡县鹿马登乡布拉底村干布自然村,地处高黎贡山之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群众,有51户233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58人。

“没有住处,就借住在闲置的学校里。”2012 年,贵州姑娘张太云跟随在沿海务工认识的丈夫回到干布。眼前的村子,处处是木桩支撑起的茅草房,道路泥泞,丈夫家穷得连一间婚房也腾不出来。

改变始于2013年。跨江大桥、进村水泥路先后建成,出山路打通了;随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推进,家家盖起了两层房屋,实现了安居梦想;后山生产路连接草果地,户户种植草果,拓宽了增收路。

“现在我很幸福,赶上了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张太云说,8年来,她见证了村子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云南省驻京办的帮扶下,从贫穷封闭到幸福美丽的蜕变过程。

“当初,父母亲死活不同意我嫁到这里,一心想让我回家。现在,他们时不时来这里小住一段日子。”张太云开心地说,村里建起了村史馆、怒江大峡谷观景台,游客经常来。她把两层房屋打整得漂漂亮亮,准备开一家高山峡谷农家乐,开发草果宴系列产品,让家人过上更幸福的日子。

2018年底,干布村人均纯收入从 2014 年的 2875 元增加到 6476元。仅草果产业一项,人均增收就达1500元以上,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干布村的沧桑巨变,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高寒贫困山寨在精准扶贫中美丽蝶变的一个缩影。

四山夹一江的特殊地形地貌,导致怒江州广大农村特别是泸水、福贡、贡山3县(市)农村村民分散居住在陡峭的高山、半山上,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

脱贫攻坚战中,怒江州将这些高山村寨作为攻坚重点,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寨实施整村整组搬迁;对就地脱贫的村寨,围绕基层党建、道路、产业、安居、安全饮水、医疗、教育、人居环境提升等,全力实施基础设施、通信、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民族文化等工程项目。现在高山农民有新房子住、有稳定增收产业、有干净水喝,有文体娱乐场所,小孩有学上,群众能就近看病,吃穿不愁,让搬出去的有盼头,留下来的有干劲。

“我们巴尼人现在的日子,比蜂蜜还甜。”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金满村委会主任沈光干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一部分村民搬到巴尼小镇,到扶贫车间务工,过上了新生活。留下的一部分村民种植香橼、花椒、桃树、梨树、樱桃等经济林果,发展乡村旅游业,土地收益越来越高,获得感越来越强,彻底改变了过去住“千脚楼”,靠种包谷、洋芋过穷日子的状况, “现在是唱着歌儿奔小康”。

怒江州立足高山村寨地形地貌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下足“绣花”功夫,一村一策,做好山区开发、林业经济、立体农业3篇文章,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引导各村建设草果、核桃、漆树、中药材、茶叶、养蜂等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拓宽山区农民经济收入来源。持续开展群众素质提升培训,让村民学习新的脱贫致富技能技术,转变思想观念,外出务工促增收。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打造美丽和谐村寨,走出了一条靠山脱贫、靠山致富的产业扶贫之路。曾经千山阻隔的贫困山寨,旧貌换新颜。三河村、秋那桶、老姆登等生态好、产业兴、乡风好、百姓富的示范村如雨后春笋,遍布峡谷两岸。

“以前不敢想不会想的好事,现在全在眼前实现了。”沈光干说,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在山村落地,让高山农家大变样, “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部实现,收入逐渐多样化,群众动力足,干劲大,争着发展生产,争着当“最美庭院” “最美家庭”户,想要过上更富足美好的生活。

行走怒江峡谷,沿江两岸,车来人往、新楼林立,繁华初现。高岭山腰,水泥路如彩带般跨涧绕山,向密林延伸。崭新民居掩映在茂林翠竹中,沟箐山梁,草果飘香、瓜果满坡。一个个曾经封闭、贫困的村寨,在精准扶贫的春风中绽放新颜,焕发出勃勃生机。(记者 李寿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