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国皮革协会在北京发布了 “《貂、狐、貉繁育利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该标准的发布为我国的毛皮动物养殖行业在“十三五”期间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方向。
由于大量采用了国际最新标准内容,该标准在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与国际接轨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而全面的科学、标准化的要求有利于引导行业提高皮张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也为有关部门对行业的监督管理提供了参考。
中国皮革协会毛皮经济动物养殖委员会主任黄彦杰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解读了规范。该标准的前身为2005年国家林业局委托中国皮革协会起草制定的《毛皮野生动物(兽类)驯养繁育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为满足行业发展和升级的需要,国家林业局再次委托中国皮革协会牵头修订了暂行规定,经修订专家组通过将名称更名为《貂、狐、貉繁育利用规范》。
黄彦杰指出,新发布的规范吸取了欧盟2009年发布的《欧洲养殖水貂、艾鼬和狐狸保健与管理操作规范》、加拿大《狐狸养殖保健与管理操作规范》和芬兰《动物屠宰保护措施》的内容,在人员要求、场区建设、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处死和取皮加工、运输、环境保护及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并且提出更高的要求,基本和国际接轨。
黄彦杰透露,为确保规范的顺利实施,中国皮革协会毛皮经济动物养殖委员会还将配合国家林业局,利用协会会员网络在中国毛皮经济动物养殖五大省份(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对标准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考虑到行业企业按照《貂、狐、貉繁育利用规范》进行整改、调整需要一定时间,该规范设定1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国家林业主管部门仍按暂行规定对貂、狐、貉养殖企业进行要求和监督检查,新建或改扩养殖场所,须执行《貂、狐、貉繁育利用规范》。
发布会上,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玉中发布了2016年1-4月份我国毛皮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他指出,毛皮行业基本运行稳定,但下行压力很大。1-4月规上毛皮及制品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54.51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回落4.58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天然毛皮服装行业累计完成产量128.37万件,同比下降2.82%,增速回落11.67个百分点。同时,他还通报了《中国貂、狐、貉取皮数量统计报告(2015年)》。
此外,中国皮革协会还发布了养殖行业预警信息。李玉中指出,目前水貂皮库存量较大,2016年仍以消化库存为主,价格将继续在低位徘徊,建议养殖户精简数量,提高种源质量;狐狸皮张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皮张价格下跌的情况,预计2016年价格可能会继续呈现下滑趋势,建议养殖户控制养殖数量,规避市场风险;貉子皮库存量较大,2016年价格将继续在低点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