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进村为北联村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受访者供图
选择光伏产业扶贫兼顾了环保与收益,符合梅江区实际情况。 何森垚 摄
在西阳镇直坑村,扶贫“三朵金花”通力合作,为贫困村脱贫出谋划策;在双黄村,村集体采用光伏发电、入股公司、建设葡萄采摘园等多种方式,为贫困户提供资金扶持;在新联村,危房改造、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为贫困户筑牢了返贫“防火墙”……
奔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近年来,梅江区积极探索贫困帮扶新模式,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在梅州市相对贫困村退出抽查审定工作会议上,经市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梅江区10个贫困村均达到退出标准,1470名贫困户达到“八有”脱贫标准,脱贫率达100%。
梁时禹 黄思华
头雁领衔 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北联村总共有21户贫困户,常住人口约200人,五保户有3户,低保贫困户有13户,一般贫困户5户13人。”说起北联村的情况,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春辉说,“北联村就像是我的家,我有义务帮助我的老乡脱贫致富。”
据了解,陈春辉是广州市医疗保障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去年3月份从广州来到梅州开展扶贫工作,这是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他第一次从事基层工作。“我是在梅州长大的,来做扶贫工作既是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是看看家乡的变化。”
北联村是省定贫困村。2016年,在163户村总人口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5户,贫困发生率达10.3%,而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只有3万元。“扶贫工作,关键在找准贫困根,要搞清楚究竟是什么致贫。”
为了弄清楚致贫原因,陈春辉带领着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入户摸查情况,寻找贫困户的“贫困症”,对症下药。“有些贫困户因为患有疾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医药费也是家庭支出的大头。”
通过摸查村民情况,陈春辉发现,在北联村21户贫困户中,有5户是因疾致贫。人有四百病,医有八百方。既是书记也是医生的他,开启为贫困户找“药方”之旅。
“因为在广州市医保局工作,对医疗行业比较熟悉,我便帮贫困户联系到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为他们进行治疗。”经过与村民商量、收集材料、上报等一系列程序之后,陈春辉为村里的两名贫困户争取到了免费手术的机会。
同时,他还积极为北联村搭建医疗平台,在北联村建起了梅江区第一个“健康小屋”。去年12月13日,健康小屋第一次义诊活动正式举行,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通过互联网,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几百公里外的健康体检服务。
优秀的扶贫带头人就像一座桥梁,将优秀的资源输送到村里,让村民脱贫有保障;同时也将村内的产品送出去,让村民脱贫有底气。
近年来,梅江区积极实施“头雁工程”,统筹优化班子的知识、专业、年龄、经历等结构,选派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扶贫一线工作,为脱贫攻坚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目前,10个省定贫困村配备了3名年轻干部,并建立全区188名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信息库。
同时,梅江区还不断强化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选派管理,探索开展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驻村“四个三”工作法:即访党员、访群众、访乡贤能人“三访”;切实做到村情清、民意清、思路清“三清”;努力把发展思路讲给群众听,把工作举措讲给群众听,把发展成效讲给群众听“三听”;做好上下、左右、新老“三衔接”。
陈春辉告诉记者,扶贫的这段日子会是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值得花一辈子的时间细细去回味。“我的女儿在广州上学,我希望能给她做个榜样,等她长大了,可以为自己的爸爸是名优秀扶贫干部而自豪。”
借光发力 产业扶贫催开“致富花”
在双黄村村民丘延安家的楼顶,昔日遮风挡雨的铁皮瓦已被一种新型材质的“雨棚”取代了。“这是去年刚刚安装上的光伏发电板,不仅能挡雨,还能给家里面提供稳定的收入。”丘延安告诉记者,装上光伏发电板后,每个月能为他带来300-500元的收入。
“我们村有22户贫困户,现在已经有3户安装上了光伏发电。”双黄村扶贫驻村工作队长兼党支部第一书记李钟志介绍,安装光伏发电板需要根据贫困户的住房条件以及贫困户的意愿来确定。“像有些贫困户住的是瓦房,就没有办法安装光伏发电板。”
一个地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找准定位十分关键。梅江区作为梅州市的主城区,可耕种土地与其他县区相比较少,选择光伏产业扶贫兼顾了环保与收益。“农业不稳定的因素比较多,就拿脐橙来说,降雨的大小、病虫灾害都会影响到果子的产出,而且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梅江区扶贫工作局的罗寅生告诉记者。
“光伏发电最大的好处,一是不需要人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打理,收益较为稳定;二是能够将扶贫向‘造血’转变。”李钟志说,安装光伏发电板之后每年预计能为家庭带来3600元左右的收入。
然而,光伏产业扶贫也有它的难点所在。李钟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安装1千瓦的光伏发电板需要花费5000元。且不说贫困户是否有启动资金,在不考虑运维费用的情况下,也需要到第3年才能开始盈利。“让贫困户一下拿出5000元是不现实的,很多人刚听到启动金额时都不愿意安装。”
如何平衡启动资金和收益的问题,让贫困户能够从光伏产业中得到实惠顺利脱贫?
为了解决贫困户的启动资金的问题,梅江区政府与广东尧圣太阳能科技公司、客家村镇银行开展“政企银”合作。“政府担保并贴息100万元,从客家村镇银行贷款200万元,解决贫困户的启动资金问题,按照每户4万元的额度,为贫困户安装8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当月发电所产生的收益,一部分用于还贷,剩下一部分由贫困户自行支配,贷款还清后,光伏发电站和全部收益归贫困户。”罗寅生介绍,尧圣太阳企业还在安装相对集中的镇、街道设立了光伏项目运营点,免费对辖区内光伏扶贫项目工程定期检修。
除此之外,对于积极配合安装光伏发电板的贫困户,梅江区还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像丘延安这样比较配合的村民,政府会额外奖励他们1万元,为他们多安装2千瓦的光伏发电板。”李钟志说。
通过积极宣传、逐一排查、银行放贷、政府贴息等一系列措施,在梅江区267户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有67户装上了光伏发电板。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在北联村,电商平台的搭建让枇杷合作社活了起来,贫困户全参与,脱贫有底气;双黄村建起了12亩的葡萄园,同时还入股了稻丰集团、石金钱龟养殖场,每年为村子带来近12万元的收入……梅江区依托产业发展形成摆脱贫困的“造血”机制,拓宽扶贫工作覆盖面,让更多贫困群众受益。
干群结对 提升贫困户幸福感
崭新的墙壁、整洁的家具、干净的环境……在西阳镇直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满容家中,一种舒服感油然而生。这种舒服感来自贫困户人居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去年区直机关挂钩帮扶干部市环卫局副局长黄兴国的忙前跑后与无私奉献。
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期间,梅江区面临最大的困难便是贫困户的家庭周边脏乱差的人居环境。而要整治贫困户居住环境,除了贫困户缺乏资金外,自身的生活卫生习惯也成为了制约整治提升贫困户居住环境的最大难题。
为破解难题,巩固脱贫成效,去年7月,梅江区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启动“千干扶千户”计划,安排区直机关党员干部与全区7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督促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促进贫困户增收,开展贫困户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
贫困户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提升,更需要软硬件一起抓,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脱贫。为此,在“千干扶千户”计划中,梅江区始终注重贫困户生活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的提升,并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为贫困户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帮扶干部通过对贫困户房屋进行修缮,粉刷墙面、硬化院落等措施,让贫困户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同时还组织实施“干净整洁之家”评比,由区直机关帮扶干部定期每月走访,重点查看被褥和卫生情况,房前屋后的卫生情况,对达到“干净整洁之家”标准的贫困户,每月给予200元的奖励;对于环境卫生较差的贫困户家庭,党员志愿者还和贫困户一起上阵进行全面整治……
挂钩帮扶干部用实际行动为贫困户树立了榜样,引导贫困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贫困户在思想和生活习惯上实现脱贫。
“三保障”兜底 筑牢返贫“防火墙”
说起住房,新联村的丘玉万感慨万千,“我家的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那时候比较穷,砌墙用的土质量不是很好,到了雨季的时候会漏水。”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屋顶不断地漏水下来,地上的积水又不断地往上漫,屋子又冷又湿,实在是没办法住人。”从2000年开始,丘玉万和自己的妻子便寄住到了同村的亲戚家,老屋子就搁置在那里。“我也想有自己的家,兜里没钱,家里又有老婆孩子要养,实在是没办法。”丘玉万无奈地说。
2016年底,《“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住房有保障的提出让丘玉万喜出望外,“村里的扶贫干部告诉我,我们家老房子修缮有希望了,当时我特别激动,住在别人家那么多年,终于可以有自己家了。”“他的房子是C级的危房,按照危房改造的标准,可以获得23500元的改造资金。”新联村驻村扶贫干部梁达讯告诉记者。
2017年9月份,丘玉万的房屋改造正式完成。如今,房子的外墙贴上了瓷砖,内墙重新刷白,整个屋子亮堂堂,一改之前阴暗潮湿的模样。“去年10月,我家还装上了光伏发电板,日子越过越有希望。”
据了解,2019年梅江区登记的危房数量为6户,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改造。除此之外,梅江区还筹集了49.5万元的资金,针对存在漏雨、破旧、潮湿昏暗等住房通病但未达到危房标准的99户住房,进行质量提升,全面改善贫困户的居住环境。
除了住房保障,丘玉万还是义务教育保障的受益者。
“针对贫困户子女上学的问题,政府会针对子女的年龄给予相对应的补贴。小学至高中(包括技校)每年的补助是3000元,大专则是7000元。”梁达讯说。“我女儿在茂名读大二,学费减免加上政府补贴,供她读到毕业是没什么问题了。”丘玉万笑着说。
和丘玉万拥有同样心情的,是梅江区168名贫困生的父母。去年以来,梅江区积极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为全区就读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含技校)、大专的贫困户子女发放教育生活费补助,发放率达100%。
告别丘玉万,梁达讯带着记者来到丘景兴的家中。
还未到家门口,就看到站在石台上的丘景兴。他告诉记者,自从结束了胃癌治疗之后,便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了。原来,去年2月,丘景兴感觉胃部不适,到医院检查时被告知患上胃癌。“当时听到医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点绝望,因为我听说治疗癌症需要花费几十万元,家里面可能拿不出这么多钱。”
“后来,扶贫干部告诉我医疗保险能报销,我们只用花20%的钱就可以了,这可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呀!”丘景兴告诉记者,经过治疗后,自己的身体大有好转,于去年3月底出院。
据了解,梅江区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由政府出资购买了2019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同时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了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