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学院是江苏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4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1992年创办以来,学校秉承三江师范学堂“俭朴、勤奋、诚笃”的优良传统,弘扬“唯实求真、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依托南京高校资源丰富和自身机制灵活的优势,找准定位,塑造特色,抓住高校扩招重大机遇,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办学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从最初租借简陋的校舍到拥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达97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42万平方米,欧式校园与青山绿水相融。图书馆藏书量260多万册,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9533万元,学校净资产8亿多元。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从依赖外聘教师起步到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通过省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拥有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承担省部级以上各类教改课题19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6项。
——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从首届208名学生到年招生规模稳定在5000人左右、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名;500多家企事业单位每年向学校稳定招聘毕业生,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等荣誉。
二十年沧桑巨变,二十年不懈追求。面对民办高校发展的种种不利,三江人迎难而上,大胆探索,把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因校制宜,争创一流,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民办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
三江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坚持以大学章程为治校之纲,创新办学体制,健全运行机制,规范内部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以此引领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坚持“民办不私有、办学不营利”,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三江学院最初由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一批退休教授和教育管理者筹资兴办,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步入“以生养校”的滚动发展模式。由于没有投资主体,对办学积累起来的资产产权如何界定,学校内部逐渐产生矛盾分歧,严重干扰了学校发展。2003年9月,三江学院依法对学校资产进行了认定:作为民办高校,三江学院没有经费拨款和投资主体,完全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积累滚动发展,逐步壮大。学校现有资产属社会公益性资产,归三江学院法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转移,不占有股份;学校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由省教育厅对三江学院的办学行为进行监管。产权的“公益性质”与办学的“民营机制”相结合,成为三江学院办学的鲜明特色。这一办学体制,既消除了财产分割的隐患,又保障了办学效益的优先,从制度上奠定了办学的公益性质,成为学校立足和发展的根基。
实行 “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办学伊始,三江学院就成立董事会,确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明确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2003年,董事会依法更名为理事会。2008年修订的《三江学院章程》,对“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出了全面规范。近几年来,三江学院在这一体制框架下积极探寻 “理事会领导”与“校长负责制”的有效结合点:校长同时担任理事,既是学校重大决策的参与者,更是落实理事会决策的最高执行者。理事会主要通过制定重大方针政策落实领导地位,但充分信任和支持校长工作,校长也充分尊重理事会成员特别是其中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形成了两者相辅相成、合力推动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一贯奉行“依靠教育家办学”的三江学院,得以充分发挥学校办学和校长行政管理“两个自主权”,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2011年,三江学院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项目的试点高校。
首创“闭循环”运行机制,创新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虽然是民办高校,但三江学院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在全省民办高校中率先成立党委,并在校行政、理事会、校党委三套领导班子中建立直属党支部,通过合法程序使多名党委委员进入理事会,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切实发挥。在此基础上,三江学院积极构建体现党的领导、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体教职工民主管理相结合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全国民办高校中首创“闭循环”运行机制:在党委领导下,由全体教职工选举产生教职工代表,组成教职工代表大会——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组成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理事长,聘任校长——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校长选聘副校长和全体教职工。由于“民办不私有”的校产性质,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2003年以来,学校选举产生的两届理事会成员,都具有广泛代表性,确保了学校重大决策的民主性,有力促进了内部治理结构的良性循环和学校的高效运转。
致力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身处高校林立的南京,三江学院“剑走偏锋”,寻求与公办高校错位竞争,将“发展应用型教育、建设应用型大学”作为努力方向,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以服务发展为己任,着力构建多学科应用型专业体系。三江学院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快打造核心竞争力。在学科建设上,以“新闻传播学”“设计学”两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加大扶持力度,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优势和特色。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信息与通信工程等重点建设学科群。在专业建设上,加大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一方面,遴选部分基础较好、初具优势的专业进行综合改革,近三年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培育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优势专业2个、校级重点专业9个;另一方面,瞄准江苏省和长三角区域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十一五”期间仅本科层次就新增了文化产业管理等15个专业,去年以来又新增了4个。现在,三江学院已形成以应用学科为主,文、工、经、管、理、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三江学院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并重、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并重的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学校专门出台文件,规定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达到20%,理工类专业达到30%,理论教学突出应用,实践环节突出训练。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将理论、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独立设课,单独计学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在加快改善实验条件的同时,学校引入仿真实验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逐步推进分层次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减少重复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三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选题结合工程、科研、生产和社会实际需要,一半以上学生在实验室、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土木工程学院、电子学院等院系探索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由于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明显增强。近两学年,在全国大学生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全国性特等奖和一等奖12个、省级及以上奖项222个。
以增强办学活力为取向,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三江学院主动顺应高等学校开放办学的新形势,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一是推动教师双向交流。面向企业、科研院所,先后聘请30多名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讲课、指导学生实验;推荐10多名专任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和挂职锻炼,了解生产、科研一线情况,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二是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先后与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办起了“中电光伏班”“塔塔班”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香港新华科技集团、江苏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软件学院。在合作办学中,学校把行业要求与职业素养等融入人才培养内容,按照行业标准、企业要求量身打造,使毕业生更加“适销对路”。三是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校企之间、校际之间、学校与科研单位之间合作,充分依托行业和地方,建立利益相关的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现已建成永华会计事务所等160多家实习实践基地,涵盖了所有院系。
加快打造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三江学院充分依托民办学校办学的机制优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按照“积极引进、着力培养、择优聘用、逐步优化”的思路,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切实加大投入,培养并提升专职教师队伍。办学之初,三江学院抢先一步,遴选了一批在宁高校退休教授,组成专职教师队伍的核心和骨干。近年来,学校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大力度,调整和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一是继续利用地缘优势,积极选聘南京高校退休的硕士或博士生导师任职授课。这些退休教师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大多属于权威,有的还是领军人物。目前,全校院(系)一级领导主要由这支队伍组成。二是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实际需要,着力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中青年教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部队院校转业干部。这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带来了“引进一个人才、推动一项科研、带动一门学科、形成一种优势”的连锁效应。“十一五”以来,学校已形成电气与自动化、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等多个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三是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自2007年起,启动“青蓝工程”,每年投入120多万元,遴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拨出专项经费,鼓励青年教师申报研究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2011年起,实施“青年骨干教师赴境外研修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通过不断努力,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专职教师连续3年以年均两位数的规模晋升高级职称。
根据教学需要,组建并稳定外聘教师队伍。建校以来,三江学院始终把打造一支高水平外聘教师队伍作为办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力量,组建了一支多层次、多元化、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一是充分利用院系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学术联系网,大量聘请符合学校需要的高校退休教师和在职优秀教师兼职,组成由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名誉教授、特聘教授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二是积极从企业、科研院所聘请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校兼职授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双师”水平。三是根据对外交流实际需要,每年聘请20名长、短期外籍教师,以此巩固学生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促进教师交流。近两年来,学校每年外聘兼职教师520多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57%。这支外聘教师队伍不仅填补了学校的师资空缺,而且成为学科专业建设和对年轻教师“传、帮、带”的重要力量,有力推动了学校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
优化发展环境,留住并用好优秀骨干教师。作为民办高校,三江学院教师在身份、待遇、保障等方面都不同于公办高校,部分教师缺乏归属感。鉴于此,三江学院努力将各项政策向教师倾斜,在稳定队伍的同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工作上,设法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成长进步的平台。对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在做好岗前培训的同时,安排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积极创造进修机会,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学术研究上提供条件、多压担子,促进多出成果。只要具备条件,申报职称不受名额限制。生活上,坚持以人为本,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教师意见,只要是合理要求,学校都想方设法予以满足,努力做到 “教师需要的都做到,教师没想到的也要提前想到、做到”,为他们提供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待遇上,尽可能提高教师薪酬,专任教师的工资水平比公办高校教师要高一个层次。外聘教师除了有较高的课酬,课后还有点心,逢年过节有礼物或礼金,工作满三年离校还有慰问金,而且课酬随着学校的工资调整每两年提高一次。
三江学院是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行者和探路者。总结三江学院20年发展的经验,对推动江苏民办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民办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发展民办教育,健全的制度是基石。三江学院以制度创新促学校发展,“民办不私有”的法人财产制度、“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闭循环”的内部运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确保了办学的公益性、发展的稳定性,为抢抓高校大扩招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提升办学质量,鲜明的特色是利器。三江学院坚持差异化发展,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大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毕业生持续保持高就业率,扩大了影响力,增强了吸引力,提高了竞争力。再次,建设师资队伍,合理的结构是关键。三江学院依托但不完全依赖外聘教师,在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的同时,立足长远、以我为主,花重金引进优秀人才,大投入培养青年教师,较好地弥补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断层”,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梯队,为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实事求是地看,三江学院在办学实践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工作等亟待加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办学经费来源单一。“以生养校”发展模式在收费标准设限而财政资助长期缺位和社会捐赠难以到位的情况下难以为继。尤其是随着高考生源的减少,招生面临严峻挑战。二是原有优势正在弱化。随着公办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市场机制引入,民办大学原有的体制机制优势正在弱化,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和办学竞争力提升。三是支持政策不够明晰。现有支持民办学校发展的政策中,规范性政策居多,具体扶持性政策偏少,一些政策很难落到实处。
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时期,进一步优化民办高校政策环境、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任务紧迫。从三江学院调研情况看,要重点解决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明确不取得合理回报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法人属性。建议将其列为事业单位法人,真正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同等法律地位。二是明确界定民办高校教职工身份。创建基于身份平等的民办高校教师人事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如规定民办高校教师参加事业单位保险等。三是建立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的奖励、扶持体系。参照上海、陕西等省市做法,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设立省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公共财政奖励、扶持民办教育体系。四是合理规划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协调处理好公办与民办高校的结构比例关系,重点扶持几所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为探索中国特色的民办与公办高校协调发展之路做出贡献。
调研组成员 徐前兵邹立靖 冯大生 邱海军 殷雪青 李 敏
——该文原载于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调查与研究》第55期(2012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