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肉牛养殖技术_养殖肉牛技术要点_养殖肉牛农村技术开发

存栏肉牛

为保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普洱市推行“牛十条”政策措施,并积极探索实施金融+保险、合作社+养殖户等发展模式,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规范的养殖体系,引进针对性强的金融支持流程,确保肉牛养殖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去年,普洱市肉牛存栏、出栏,牛肉产量增速均高于全省水平,增幅全省排名第一。今年以来,肉牛养殖规模和效益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全市肉牛出栏4.71万头,同比增长17.7%。

合作社带动农户

上门给群众宣传养牛政策、带领群众到牛场选牛、联系企业、对接银行保险部门……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秧洛村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岩胆每天都很忙碌。“我们合作社要扮演好中间角色,服务好、保障好群众利益,成为发展肉牛产业的‘火车头’。”岩胆说。

过去,勐梭镇秧洛村家家户户都有养牛的习惯。但由于数量少、养殖户散小弱、饲养周期长,常常几年都见不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为了提升肉牛产业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西盟县充分发挥党组织先锋堡垒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按照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片的模式,组建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养殖户按照行业技术规范、企业养殖标准,实行统一圈舍、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灭病、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收购、分户养殖,形成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农户抓育肥,从而构建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在技术、销路、防疫等方面都不用操心,育牛犊、盖牛圈、种植饲草还都有补贴,合作社的保障服务都给我们做到位了,现在我们积极性也更高了。”秧洛村六组村民老五说。

目前,秧洛村711户农户中有243户养殖肉牛,存栏肉牛1167头,其中,养殖5头以上肉牛的养殖户达到105户,有51户养殖大户加入合作社,新改建牛圈2400平方米,种植优质牧草3263.9亩,预计两年内秧洛村肉牛养殖规模将达3500头以上。

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农户波岩相旺跟随小组里的肉牛养殖能手刀艳明搞起了肉牛养殖,年收入突破8万元。“这是今年我家养的第二批牛了,年前卖了一批赚了3万多元,年后又买了一批。现在养着27头牛,卖完这批应该能赚个5万多元。”波岩相旺高兴地说。

刀艳明是娜允村贺雅二组的肉牛养殖大户。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带动群众一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几年前,刀艳明承包了小组的公共养殖场,养牛规模从每年几十头增加到300多头,年收入达20多万元。同时,刀艳明还积极发挥自己的养牛专长,在购买种牛、疫病防治、育肥等每个环节都给养殖户提供帮助。“通过养殖肉牛,我们小组人均纯收入从8000元增加到了1.2万元,现在家家户户盖了楼房,买了小车,日子红红火火。”刀艳明自豪地说。

为推进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娜允镇深化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养殖户、规模养殖+农户和农户自行购养殖等模式,规范养殖方式。同时,成立肉牛产业发展专班,在肉牛技术社会化服务、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控、建立健全安全技术体系等方面给养殖户提供保障,增强了养殖户的信心。截至2021年底,娜允镇共有肉牛养殖户825户,存栏肉牛5937头,出栏9848头,实现总产值1.5亿多元。

据了解,普洱市目前存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有456个,比2020年末增加198个,增长76.74%。去年新增肉牛养殖合作社23家,带动了农户加入养殖,全市10头以下散养户占到养殖总量的85%。

金融支持助推产业

景东彝族自治县把加快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项目,打出“金融+”组合拳,扶持肉牛产业发展。

景东县由县国资公司融资引进能繁母牛、底价分销、回笼资金再引进的金融支持流程,实行由肉牛合作社组织协调金融贷款到户、分户饲养到户、综合管理到户的分户饲养流程,确保肉牛养殖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景东农商行围绕肉牛产业创新信贷产品,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规模和周期特点、借款用途、周转资金需求量、偿还能力、担保能力等进行核定,推出“惠牛贷”。

西盟佤族自治县以农业保险业务为切入点,强化金融支持。构建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实施“政银保担”联动,为农户提供肉牛贷款,最高不超过30万元,用于支持养殖户购买肉牛、建设圈舍、购置饲料等生产经营,今年一季度,西盟县肉牛贷款达到了2600多万元。西盟县还强化肉牛养殖保险,以肉牛采购价格的80%作为保额,保费按保额的3.5%进行收取,触发理赔条件后保险机构全额赔付保额,充分保障养殖户成本收益,今年以来已经完成肉牛投保农户75户、肉牛172头,投入保险金12.5万元。

金融支持补齐发展肉牛养殖资金短板。普洱市通过推广肉牛+保险+信贷模式,解决了农户发展资金不足、养殖风险等后顾之忧,实现了农户敢贷、能贷,保险公司能保,银行愿贷的目标。截至2021年底,金融企业贷款支持肉牛产业累计贷款21亿元,惠及农户23900户、养殖企业20个。全市肉牛保险涉及2.9万多头,保费669万元。目前共理赔157头,赔付金额85.4万元。(记者:李汉勇 沈浩)

观察

坚定干的信心决心

发展肉牛产业,对普洱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普洱市发展肉牛产业有基础、有优势,无论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还是满足消费需求侧变化和适应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加快发展肉牛产业都大有可为。

2022年是普洱市肉牛产业发展“推进年”,从市到县,各级各部门坚定“干”的信心和决心,强化对肉牛产业的认识,紧盯肉牛产业目标,明确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增强紧迫感,采取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全力加速推进肉牛产业发展。

围绕“到2025年全市肉牛存栏150万头、出栏80万头,综合产值300亿元”的目标,普洱市理清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落细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通过成立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等方法,压紧压实责任,高位推进肉牛产业发展,让发展肉牛产业的措施硬起来。

抓好养殖技术、金融保险、饲草种植等方面,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让发展肉牛产业的保障强起来。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制定有效的肉牛产业支持政策,形成可持续的配套政策体系,引导农户全面参与到饲草料种植、肉牛养殖及肉牛产业发展链条中来,让肉牛产业的扶持实起来,促进肉牛产业稳定发展。(李奕澄 李汉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