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家乡是在安徽的一个小山村里面,我们那边四周都是高山合围其中间一个宽2公里,长3公里左右的平原。
这个平原就是村子的农田所在,刚好有一条不宽的河经过这个平原的侧面,常年不断流。
这也让我们村里农田一直粮食产量都很不错。
可种粮食是最不赚钱的一个工作,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可能挣的钱还不够在外面打工一个月的收入。
正因为如此,村里大部分劳动力都出门打工,田地荒废很多。
我在外面上班十几年,就想着回家做点什么,毕竟打工始终是看别人脸色,回家养点什么,哪怕挣得少点也没关系。
毕竟不用夫妻两地分居,还能照顾父母,真是一举两得。
自从有了这个心思后,整天就琢磨者养殖点什么?
一开始想养鸭子和鸡,考虑到养殖禽类得要地方,最好是山头,投资太大。
直到我看到农业频道致富经里面专家说养龙虾能发财,不仅投资成本低,还不愁销路,而且龙虾的价格是一年比一年高。
这个一下子就勾起我的兴趣,我们那边祖祖辈辈都没有看到过龙虾,甚至在我出门打工前都没有见过龙虾。
还是到了浙江,在大排档吃饭的时候才看到龙虾,一盘几十个卖五六十。
我自从心里盘算着回家养龙虾,就到处去打听,龙虾的养殖技术,甚至和水产批发市场的老板都成了朋友。
当时一门心思的想着发财,别的什么都没有考虑,可以说都已经着魔。
毕竟我自己家里就有7亩多水稻田,我只需要拿出一亩多水稻田养殖龙虾就够了。
为了满足自己的发财梦,我还特意做过计算。
假如放的是一斤龙虾种虾
1.一斤种虾,其中10只雌虾,10只雄虾,在放入稻田里不久后开始交配繁殖。
每只雌虾抱卵200粒,10只就是2000粒。
2.水域宽广的稻田里小龙虾的密度小,小龙虾的活动空间非常大,食物充足,所以虾苗的存活率比较高。
按照20%的自然环境下存活率来算,总共存活400只虾苗,每只能长到6钱左右,也就是24斤成品虾。
3.如果按照40%人工投喂养殖存活率计算,一斤小龙虾一年可繁殖到48斤左右。
4.最恐怖的是,24斤成品虾又会成为种虾,200只雌虾,200只雄虾,继续交配繁殖,每只雌虾抱卵200粒,总共40000只虾苗。
存活率按照10%计算,总共4000只成虾,每只5钱左右,总共200斤成品虾。
5.所以第二年能有200斤小龙虾。如果不及时捕捞,还会继续繁殖虾苗。
一斤小龙虾一年左右会繁殖到200—400斤龙虾。
这玩意不能计算,一计算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好门路。
越想越心痒难耐。刚好那一年小龙虾价格大涨,菜市场一斤卖30多块甚至供不应求。
我一狠心就辞职回家养龙虾,拿出一万块钱请人帮我挖个浅水塘。
本身我那边的稻田都是有田埂,稍微挖点田里的泥巴就能加高田埂。
这样田里还可以种植水稻,水源更不用愁,我选的这田靠近山边,有山泉水。
我每天晚上都在盘算着,一年苦干实现财务自由,以后我在村里就是土豪,村东头小红还等着我娶进门呢。
一亩多水稻田放一斤种虾明显不合适,我一次就放了20斤种虾,其实就是在浙江这边菜市场买了20斤龙虾往准备好的田里一倒就完事。
我刚开始还特别兴奋,每天都去田里看,20斤龙虾投进入根本就看不到,我甚至一度怀疑龙虾全死了。
还特意在晚上拿着手电筒去观察,当我看到龙虾夜里都出来,那个心情别提多高兴。
没事我就往稻田里扔点死鸡死鸭,增加龙虾的营养,盼望着来年大丰收。
谁知道养到梅雨季节就出了大事,那个天不断的下雨,我龙虾养殖田水根本就来不及排,很快就满水。
龙虾借着雨水纷纷爬上了田埂,进入别人的田里,我整天就穿着雨衣拿着扫把在田埂上来回走,就担心龙虾全跑光。
好再皇天不负有心人,我龙虾的确算大丰收,收获了800多斤,按照计算来说至少有3000斤,估计是跑别人的田里去。
第一年大丰收让我信心百倍,我准备第二年用铁丝网整个围起来,这样可以减少损失。
我估计只要两三年我就能发财,正当我紧锣密鼓准备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大事情。
我的小龙虾现在已经在村里水稻田开始泛滥,基本上每家田里都有很多小龙虾,把那个田埂打了许多洞。
这简直就是生态灾难,虽然村里很多人都抓来吃,可小龙虾太能繁殖,生命力又强大,根本就吃不完。
我一想这事是我引起的,要是还继续养殖,估计村里的基本农田就要被毁坏,生态灾难无法恢复。
赶紧把手上龙虾全清空,买了200只鸭子让父亲在稻田养起来,我跑出去打工。
好再不光我家养鸭子,村里很多人看田里龙虾吃不完都养鸭子,这才控制住龙虾的繁殖,不至于泛滥。
吃龙虾的鸭子不仅肉质鲜美,吃的时候还没有鸭子腥臊味,红烧的时候加一点啤酒,那味道简直绝了,老人和小孩都赞不绝口哦
我经常想,我应该算是村里的罪人,如果不是自己贪心,没有考虑清楚就引进外来物种养殖,我们那边也不会龙虾泛滥。
我去年夏天回家看过,基本上所有的田埂都被龙虾打穿,蓄水能力大降。
非常后悔自己的这一行为,在这里也要奉劝所有想养小龙虾的人,一定要考虑好,引进小龙虾会不会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
毕竟小龙虾除了人类,基本上在国内是没有天敌,强大的繁殖和生存能力又能确保根本不会绝种。
三思而后行吧,我不知道该如何弥补对家乡的损失,只能多养鸭子来平衡生态!
有没有谁能出个好办法,评论区告诉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