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舒清海
昨天,笔者来到杭州市西湖区莲花街75号的武义县俊伟农庄“养生香鸡、养生香蛋”专卖店,只见顾客盈门,生意红火。“我们农庄的母鸡售价虽然每公斤高达100元,但杭州市民还是竞相购买,仅今天上午就卖了100多只。”武义县俊伟农庄负责人吕俊伟乐得合不拢嘴。
早在1987年,22岁的吕俊伟已是武义县有名的养鸡专业户,而且是响当当的万元户,是当年县里青年人的标杆。除了鸡场,他还有奶牛场、鱼塘,走在武义的大街小巷,冷不丁常常会有小朋友亲热地叫他:牛奶叔叔。
198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由中国社科院牵线、农民日报社搭桥,首批46位中国青年农民走出国门,赴欧洲的联邦德国学习农业先进技术,吕俊伟是当年46个中唯一自费赴德学习的。
尽管早已对现代化的德国有所知晓,但当吕俊伟经过8天辗转到达慕尼黑时,西方的现代化文明还是给了他强烈的震撼,第二天在麦海尔·绥留格农场机械化的作业方式又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他一个人操作机械割的草量,在武义最少要600人才能完成。同样生活在一个地球,生活竟然可以如此的富丽、堂皇、舒适,生产居然能够这般的高效、省力、轻松。晚上独自躺在床上,他想了很多很多,发誓凭着他的聪明勤奋,一定要把西方现代化的精髓学透,一定要把西方先进的技术带回家乡。从此,每天工作之余,他总是要把当天的思考记录下来,即便和老板一家外出郊游,他也总是比别人有更多的问题。1989年,揣着满脑子的答案,憋着一肚子的冲劲,吕俊伟回到了家乡。
回来后,吕俊伟又重操旧业---养鸡,当然与此前不同,他看好了紧俏的鸡蛋市场,开始养蛋鸡。第一年,养了500羽,当年赚了3万元,第二年,扩大规模养了2000羽,只赚了2万元,第三年,又扩大了一倍的规模养了5000羽,结果还只赚2万元,“为什么?养的人多了。”掘了第一桶金的吕俊伟,赶紧转产,看好了与饲养相关的产业———建饲料厂,只要生产出来就有人抢着要,利润远远超过养蛋鸡的效益,第二年吕俊伟已然是腰缠百万的富翁了。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吕俊伟的事业一直徘徊不前。
由于养殖业具有较强的风险,与他一起发展的大多养殖户已改行,而他认准了养鸡这条路,不断摸索,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技术。随着近年来土鸡售价日益上升,吕俊伟萌发了林下养殖土鸡的想法。五年前,他承包了远离交通干线和村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数百亩山林,采取林间全天候自然放养的模式饲养母鸡。
“鸡吃林中草,草肥林中鸡;鸡肥林中土,土壮林中树;鸡是除草鸡,草是鸡口粮;循环利用好,生态又环保”。吕俊伟道出了林下养殖的精髓,“林下养殖土鸡不仅节约成本,而且禽粪可肥林地,减少了投资保护了环境,林地里养殖的土鸡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科学的饲养方式,使母鸡生长过程中无农药残留物侵害,具有安全、卫生、营养、口感好等特点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健康食品。吕俊伟还立下了“不足300天,母鸡不出林”的规矩,这样更好地保证了鸡肉的肉质和营养。因母鸡和鸡蛋的质量上乘,吕俊伟的名气越来越大。
为使这一颇具特色的林下养鸡项目做大做强,吕俊伟就意识到了打响商标品牌的重要性,于2010成功注册了“俊伟养生香鸡”和“俊伟养生香蛋”商标,并创办了武义县俊伟农庄。为了快速显现出商标品牌效应,吕俊伟确立了“立足武义,辐射金华和永康,挺进杭州”的经营模式,在杭州设立专门的销售网点,并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这些武义大山里养出来的母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公害污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杭州市民在购买时啧啧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