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逶迤、奔流不息,从菏泽入鲁,在东营汇入渤海。黄河安澜,山东谱新篇。盛夏时节,“黄河入海流”沿黄省市网红打卡活动从菏泽开始。
黄河在鲁23年不断流,在菏泽境内蜿蜒185公里,见证了牡丹区、东明、鄄城、郓城四个沿黄县区的生活变迁、产业崛起、环境变优、非遗走向世界……
黄河入鲁第一弯
生活变迁,好日子扑面而来
水窝子变成“幸福滩”。近年来,菏泽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机遇,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迁建工程,28个村台、6个外迁社区全部分房到户,14.6万滩区群众实现“百年安居梦”。昔日贫困的“黄河滩”,正打造成生态美、产业强、居民富的“幸福园”。
告别破旧的教室,迈进崭新的学校。鄄城县六合社区一村民回忆1996年,黄河涨水,冲倒了学校。再看眼下,崭新明亮的校舍让人眼前一亮,200米标准化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音乐教室、学生活动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心理保健室……一代代学生们能在窗明几净的教学楼里安心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快乐中接受知识。
不仅如此,东明县还赋能便民中心,增强服务“共享”能力,建成全省首个滩区数字乡村便民服务平台,整合医保、社保、公安、交警、民政、卫健、行政审批等10余个部门为民办理事项,梳理出涉农服务事项216个,向群众提供“多点受理、上下联动、云上审核、就近通办”的全域服务,实现了出具证明、咨询业务、证件申报审批等事项家门口“一站式”办理。
摇身一变“金窝”,实力绽放黄河滩。菏泽沿黄各县区统筹做好产业规划,培育壮大高效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水平。持续建好虎杖产业园,挖掘中药材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的产品供给区等,利用自身优势,拉动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产业崛起,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滔滔黄河为菏泽大地带来了肥沃深厚的土壤,也孕育了这里国色天香的牡丹之花。从一粒牡丹种子到整个牡丹产业链,牡丹产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驶入稳步发展的快车道,从种植到观赏,再到精深加工,把牡丹的价值利用到了极致,带动更多群众参与产业生产,实现稳定增收,牡丹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同时,芍药鲜切花行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2023年菏泽芍药鲜切花销量突破1亿枝,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经成为促进菏泽“美丽经济”发展的“引爆点”。
东明石化一直在扎根“沃土”,深耕细作。从“小炼油”做到了全省行业领军。自2017年以来,连续15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长兴集乡万亩虎杖产业园,总占地1.3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虎杖种植基地,产品出口到美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带动当地近4000人就业。近年来,东明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郓城多产业齐肩并行,实现亮眼成绩。郓城成为江北知名的钢球生产加工大县;张鲁集镇从一个零工业基础的传统沿黄小镇逐渐发展成为藤编产品远销海内外的知名小镇;程屯镇大力引进扶持“多肉”“金蝉”等特色种植养殖业,已逐渐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棉纺织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体化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带动黄河滩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鄄城人发和中药材产业均有“国家级”称号。鄄城素有“中国发都”是全国著名的发制品集散加工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人发专业市场,是全国重要的发制品原料购销集散地和加工出口基地。人发产业作为鄄城县支柱产业,依托电商,每年有超过4000吨的发制品远销全球。山东舜王城中药材专业市场,目前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市场。近年来,鄄城县充分挖掘中药材产业基础优势,加大中药材产业招商引资力度,调整优化中药材产业结构,不断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底色
菏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抢抓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近年来,郓城县加大对宋江湖湿地的改良治理,湿地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当年“水浊、地瘦、人穷”的河田,蜕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引来了百鸟争鸣。草肥水美、鱼虾丰盈,成为鸟类最佳栖息地,给白鹭、苍鹭、野鸭等野生鸟类提供了有利的栖息环境和生存空间,上百种鸟类栖息在宋江湖的芦蒲纱帐,风吹草动,雀惊鸟飞,成群的白鹭、灰鹤、野鸭,踏水急飞,翱翔长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更加彰显……
鸟儿“恋上”黄河滩。东明县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黄河滩区面积317平方公里,近年来东明县以林长制为总抓手,高度重视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工作,加大野生动物宣传保护力度,大鸨、大天鹅、灰鹤、白额雁等珍稀野生动物每年来这里越冬,种群数量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大量驻留栖息的候鸟成了“生态菏泽”的靓丽名片,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编导前来旅游、打卡、拍摄生态纪录片。
建设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鄄城。黄河岸边,蔚蓝的天空、磅礴的大河、蜿蜒的堤防、整齐的石垛,春日的长垣黄河如诗如画、生机盎然,在平静中诠释着它的独特靓丽,让人流连忘返,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黄河边上的非遗走向世界
牡丹传说作为国家级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传说故事可以追溯到隋炀帝时期,蕴涵着当地群众的生存经验、审美方式和思维模式,是菏泽民间传说的精华内容之一。2021年4月7日晚,一场美轮美奂的舞台大戏《牡丹传奇》在菏泽大剧院正式首演,这也是我市第一部运用舞台剧形式展现菏泽牡丹文化、非遗元素的跨界融合演艺作品。本剧借用蒲松龄《聊斋·葛巾》中与曹州牡丹相关的部分情节,同时融入菏泽当地的民间传说,以花人合一的美丽故事,讴歌美好爱情、褒扬人间真情,弘扬享誉中外的菏泽牡丹文化。
五谷杂粮,拼出大千世界。东明粮画迄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通过五谷杂粮的自然形状和颜色,拼出吉祥图案,寓意美好。近年来,东明粮画频繁亮相重大活动,走出国门。东明粮画代表性传承人韩国瑞把粮画这项当地濒临失传的手艺复活,把粮画发展成更多滩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黄泥古陶的制作技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其原料为特殊的黄河澄泥,故称黄泥古陶。黄泥古陶传统制作全部采用手工工艺,主要材料选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下5-8米处的黄泥,从选材到烧制需要20多道工艺。目前,黄泥古陶在继承传统手工艺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大胆使用了浮雕、高浮雕、镂空等新技法,色泽上突破了传统的灰、红、黑三色,运用高新技术焙烧出了橘黄、石青、仿青铜、石碣等颜色。
“天下面塑出穆李”,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而菏泽李派一直独占鳌头。面塑名家大多来自城西南的穆李村,此村被誉为“天下面塑第一村”。菏泽面塑色彩艳丽,造型夸张且形态逼真,这古老的“指尖”艺术,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鄄城鲁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为纯棉质地、手工织造、民族图案,在当今社会崇尚回归自然的消费潮流中,鲁锦显得尤为珍贵,色彩艳丽的鲁锦是葛、麻、丝、织绣工艺的集合,记录着棉花等作物的黄河记忆。自2018年起,鄄城鲁锦接二连三地登上了国内、国际的展会舞台,通过一件件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的鲁锦制品,向世界展示了鄄城文化。
一把剪刀“舞”出纸上奇迹。郓城剪纸非遗传人杨秀玲创造的作品《黄河情》,以剪纸长卷形式,用传统的剪纸元素及阴阳结合的技法剪制描绘出沿黄九省的黄河文化、奔腾不息的黄河和两岸地域景观。郓城剪纸研发生产剪纸艺术品及衍生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20余个国家和地区,用小剪刀剪出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