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田园见习记者潘轶斐)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书记、院长徐跑和研究员、博导傅洪拓带班的一大批国家级水产专家聚集到辛庄镇水产养殖户韩建国的虾塘边。

韩建国今年试养的河虾新品种“太湖1号”已于国庆期间提前上市了40公斤,每公斤的销价在70元到80元间。10亩池塘于7月19日开始放养60万尾“太湖1号”,按常规养殖,50天即长成了商品虾,而且河虾只型饱满、体色透亮、规格均匀。

“太湖1号”是传统青虾与海南沼虾杂交培育而成的河虾新品种,由傅洪拓带领的项目组历经8年攻关后,于今年1月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系。

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6月11日引进“太湖1号”抱卵青虾68公斤,随即展开了技术指导和试养工作。为了取得真实的数据和信息,技术人员在全市分散布点。

“这种青虾的生长速度比普通青虾提高30%以上。产量明显高于普通青虾,在同等条件下增产25%左右。而且耐运输,捕捞上岸后成活时间长。”看着刚从塘中捞起的鲜活青虾,韩建国开心地说出了他的养殖感受。韩建国在国庆期间售出首批青虾后,回头客不断。

和韩建国相比,沙家浜的水产养殖户李建炎养殖的“太湖1号”收效略逊。但他还准备在今年1.5亩单养的基础上,将明年的养殖规模扩大到13亩混养。“这个新品的优势明显,只要把握好养殖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尽管李建炎对养殖前景信心满满,但对养殖技术的掌握却还没有把握。这也是其他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和养殖户面临的问题。

“每个新品的推广和应用都有一个过程,技术的把握至关重要。”针对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傅洪拓当场开出了“处方”:长途运输会大大降低河虾的成活率,明年将在养殖集中地区现场育苗,让养殖户就近提货,解决成活率问题。他建议目前在塘河虾要适时捕捞上市,特别是大规格虾千万不能压塘,以降低越冬时青虾的死亡率。池塘内要严格控制水深和水草,以利于青虾在塘中的立体分布,减少自相残杀引起的产量下降的可能。池塘如果常年养殖同一品种,容易引起病害,因此有条件的可实施轮作;没有条件的,可采取简单易做的晒塘方法,就是在夏季高温烈日下,彻底干塘暴晒,直晒得池塘发白干裂,以便彻底清除池塘内的病菌,分解有害物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