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经验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分享_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经验借鉴

乡村振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同时方案也提出实施路径,就是围绕乡村道路、供水、能源、物流、人居环境等方面,从硬件上实施八大工程,同时还要从基础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三大软件上进行提升和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业界称这是乡村振兴的及时雨,正在基层发愁不知道该怎么搞的时候,中央出台的这个文件给大家指明了实施路径,操作性很强,也有明确的目标,只等疫情之后,干,就对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巨大多数时间都居于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就是乡村,由于事关王朝的统治根基,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都对乡村给予很大程度的关注和重视,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他们是如何进行乡村建设的,希望给予准备大干的人以启发和借鉴。

乡村规划:借鉴传统风水布局

在硬件建设方面,古人很早就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不断地和周边自然环境相适应,不断协调人、聚落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使得聚落本身和周边环境相互融洽发展,和谐共生。在村落选址营建的过程中,中国传统风水学说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经验借鉴_借鉴经验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分享

西递宏村

风水也称堪舆,是一门处理和选择居住环境的学问,其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处理地理选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对村落选址、建筑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风水学说成型于魏晋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于明清时期达到顶峰。风水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流派,即形势派和理气派。其中形势派主要是以观山水地势为主,主要是以江西为首,现在留存在皖南一代的不少古村落就有形势派的踪影,另一理气派则是以福建为主,主要是使用易经方位与罗盘来堪测风水,虽然两派勘测风水的方法不同,但都遵循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五行相生相克这三大原则,其核心目标都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当下在推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的布局规划,可以参照古人风水中有益的思想内容,依据不同的地势地貌进行设计规划,而不应该搞成千篇一律的乡村版城市社区。

朱熹:注重教化 培养村民内生的互助意识

乡村之所以区别于城市,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乡村的居民都是由亲戚、熟人组成的相对稳定的聚集地,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个人的行为深受家族、宗族的影响,所谓“好人多,自是相夹持在里面,不敢为非”。朱熹深知乡村建设中家族、宗族的影响力,因此,在朱熹为官过程中,他十分重视乡规民约的制定与实施,从“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大方面对乡民行为思想与日常生活进行制约,请父老乡邻教诫子弟使“修其孝悌忠之行,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敦厚亲族,和睦乡邻,有无相通,患难相恤,庶几风俗之美不愧古人”,并说:若“我老老幼幼,他亦老老幼幼,互相推及,天下岂有不治”。

即使他后来辞官以学者闲居乡间,也始终投身乡村建设,培养村民互助互保意识。乾道三年(1167年)秋,崇安(今武夷山市)发生严重水灾,颗粒无收,官府救灾不力,致饿殍遍地,饥民骚动。朱熹正辞官在崇安的五夫(今武夷山东南一带)休养,看到灾情,立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力劝豪绅发所藏粟粮赈饥,还向官府请贷六百斛粮食散发给百姓,以解燃眉之急。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分享_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经验借鉴_借鉴经验

朱熹理学

灾情过后,他深感遇到大灾之年仅靠官府力量很难做到迅速而全面地救助灾民,必须同时发动民间的力量。为此,朱熹提出了在乡里建社仓的构想,用以弥补官府救灾的不足。经过朱熹多方奔走,建于乡间的首个社仓——“五夫社仓”很快建成。朱熹亲自制订《仓规》,举荐乡里有德望的4位乡贤共同管理社仓。社仓平时多方筹粮储粮,在青黄不接时借粮给乡民,一般取息二成;如发生小灾,利息减半;发生大灾,免除利息。社仓是一种内生的互助式的备荒办法,不仅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而且改变了乡间受灾百姓单纯依靠国家拨谷救济的思想,培养了乡村百姓的自我保障意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乡村建设,人的思想建设最难搞,不妨学学朱熹,强化乡村教育,同时发挥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内生热情。

宋朝:城镇化带动乡村建设

宋代是继汉初之后的又一个商业繁华期,商业化的浪潮席卷全国,就连乡村也不能例外。宋朝之前,“城”“市”“镇”都有专门的定义和分工,“城”主要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市”是城里的商品交易场所,“镇”主要是设置在各地用来驻军的,一般设在“城”“市”之外。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弊端,宋朝出于王权统治的考虑,开始着眼于削减军镇权力,后来为适应商业需求,军镇的职能逐渐向乡村商品交易市场转变,广大乡村于是出现了大量定期开市的“草市”,就像现在乡村的“大集”。这些新兴的“草市”往往就设在“镇”里,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它有效的承担起了乡村农产品集散地和物流中心的职能,同时也会把城市的新理念及时反馈给乡村,成为农产品流、物资流和人员流的新节点。有的市镇实力很雄厚,有“大镇比县”的说法。据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统计,当时全国有市、店、埠、墟、集、场、坊、河渡一类的“草市”27607处,每年可为朝廷增加商业税收420多万贯。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经验_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经验借鉴

清明上河图(局部)

后来,这些新兴的镇,随着商品交易规模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官府也陆续在这里设置了派出机构,“有治,有学,有狱,有库,有仓,有茶场、酒坊、水陆巡检司”,其中大的镇学里“列三千余名之学士”,规模非常大,这也是现在乡镇的最早雏形。宋朝新兴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改变了乡民的生活和乡村面貌,成为宋朝乡村建设的另一道景观。

新的乡村建设方案里,也提出了物流仓储建设的内容,不少乡村由于地理位置、居住人口以及其它因素的限制,不妨可以借鉴,充分发挥乡镇一级的作用,进行物流仓储的建设和改造。

明朝:“老人”治理乡村

大明王朝特别是刚建立时,朝廷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规定四民顺序为“士农工商”,提高农民社会地位,仅次于士绅,与此同时,在广大乡村建立老人制,由“老人”治理乡村民间的各项事务纠纷、举荐人才、收取赋税、监督官吏的贤恶良善等。

注意,这里的“老人”,不是指按年龄划分的老年人,而是指地方乡村上的那些有名望、有地位的士绅,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有部分是上了年纪的长者。根据《教民榜文》记载,这些“老人须令本里众人推举平日公直,人所翻及者,或三名、五名、十名,报名在官,令其剖决”。《大明律·户律》也规定“合设耆老,须本乡年高有德、众所推服人内选充,不许罢闲吏及有过之人充应,违者杖六十,当该官吏答四十”。

明朝老人制下的“老人”,权力和荣誉很高,关键时刻可以绕过知县,直接和皇帝本人沟通。除此外,能力、品性都很出众的“老人”朝廷还给予官职,从而改变他们半民半公的尴尬身份,成为大明朝的正式公务员,光宗耀祖。比如: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老人”陈原九被任命为松江知府;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徽州歙县“老人”胡伯顺被任命为监察御史等等,试想下,从一个普通老百姓顷刻间成为一名朝廷大员,登堂入室,那是啥赶脚!

明朝的老人制度,对于那个时候皇权不下乡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其好处根据专家的总结有三:其一,处理乡民之间的民事纠纷,稳定社会秩序;那个时候一个县,公务员编制有限,像发生在乡村邻里之间的田地、房产、婚姻、打架斗殴、债务、偷盗、私宰耕牛、损坏农具庄稼等等,根本管不过来,而在宗族盘根错杂的乡村,作为外来的知县根本管不了,也管不好。知县只能依靠治下的各乡村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解决。这一点,对明初的社会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二,监督官吏,保护乡民不受官吏欺凌。乡民不是好欺负,只是有家有事,有牵挂而且没有后台,往往不是要命的亏,吃一点就算了,自古以来都是,民不与官斗。推行老人制后,老人可以通达天庭,这就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做事之前要好好掂量掂量,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地方官的胡作非为,给乡村一定的修养发展空间。其三,最重要,就是劝督农业生产,维护地方民风淳善。据《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五》记载,“命户部下令天下民,每乡里各置木铎一内,选年老或瞽者,每月六次持铎徇于道路,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老人持铎除了每月六次在乡间巡回,宣讲朱元璋的“六谕”,对乡民进行教化,劝民为善之外,一项更重要任务就是督促农业生产。

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经验借鉴_借鉴经验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分享

明代古村落

封建朝廷,“国之大事,在祀与农”,国家除了祭祀,就是务农,农业是中国古代历朝统治的根本,明朝自然也不例外。建立在战争废墟上的大明朝,社会经济凋敝,急于恢复民生,而要恢复民生,必须先稳定农业生产。在政府触及不到的乡村,由“老人”来代替地方官府督促农业生产,贯彻朝廷农业生产政策的实施,再也合适不过。每逢农忙时节,“老人”必须击打大鼓督促农户及时完成农业生产,而对于那些懒惰的农家,“老人”必须给予处罚。

在现代的乡村建设中,同样面临公务人员不足的情况,不妨我们也可以效仿“老人制”,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