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唐嘉阳
“正常情况下,一只绿壳蛋鸡一年能产绿壳鸡蛋160到200枚,每只蛋的市场价格约为1.5元。”金沙县西洛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一边向红星社区37户贫困户发放绿壳蛋鸡鸡苗,一边为贫困户算经济账。
贫困的“痛点”和“难点”在哪里,产业扶贫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根据近年来县内外发展绿壳蛋鸡养殖的成功经验,金沙县以“群众真受益、脱贫真见效”为发展目标,计划今冬明春按照“一户一个生态养鸡棚、放养半径占用2亩林地、饲养60只绿壳蛋鸡”的标准,动员全县30个未出列贫困村26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5.7万羽绿壳蛋鸡,并辐射带动全县30万羽绿壳蛋鸡产业发展。
贫困的“痛点”和“难点”在哪里,产业扶贫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图为技术人员向村民发放鸡苗。夏德华 摄
发展绿壳蛋鸡养殖,虽然有了发展思路和市场前景,但是大多数的贫困户仍面临资金、技术等许多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金沙县委、县政府通过整合财政扶贫资金1300余万元,用于补助鸡舍、鸡苗、饲料、鸡药等。
在养殖方面,为确保该项目能够达到预期养殖效益,金沙县农牧局成立了生态家禽专班,安排22名技术人员,针对鸡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蹲点指导30个贫困村绿壳蛋鸡养殖发展。
年过七旬的张安福是红星社区的贫困户,因腿脚不便,无法外出务工,家中的一亩三分地是他所有的经济来源。“我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具体,又没有这方面的养殖技术,一开始没打算喂。”张安福看着鸡舍中活蹦乱跳的鸡苗说,“当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帮我把鸡舍修好,送来鸡苗和技术指导,心里才吃下了‘定心丸’。”
目前,金沙县已建成生态鸡舍2242余个,免费发放鸡苗6.9万羽,培训贫困户11693人次。
同时,金沙县在30个贫困村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负责承建、经营和履行贫困村、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村组一体化”养殖发展模式,实现社会增效、贫困户增收、助推脱贫攻坚。
西洛街道红星社区推行“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组织群众会、院坝会反复做工作后,扶贫资金覆盖的贫困户一致同意将37万扶贫资金按每户5000元原始股的标准入股到社区集体经济,所得利润的70%由贫困户分红,30%计入社区集体经济积累。
“我们已与县农产品供销公司签了订单合同,下一步将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探索‘互联网+’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红星社区第一书记张锋介绍,合作社让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销售利润、入股分红利、劳动薪金的同时,将把养殖、销售、品牌创建等紧密结合,助推造血式扶贫。
据介绍,金沙县30个贫困村发展的绿壳蛋鸡,成活率、产蛋率分别为90%、40%,预计将实现年产蛋量997.12吨,产值2991.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