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引领青年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精专科技创新、投身实践志愿、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就业创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结合学生党建工作和团组织建设工作方面也作了很多探索,但基本停留在党组织和团组织基础工作交集的部分,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关键作用。充分挖掘党建与团建工作的结合点,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实践育人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挖掘党建与团建工作的结合点

1.党史学习教育与青年思想引领的结合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青年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最好的教科书。在实践中,我们要找准党史教育与团组织活动的结合点,依托团支部、团小组、学生骨干培训班等载体开展丰富的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学习筑梦行动、主题团日活动、青年思政活动、优秀学长进课堂活动的参与,从被动学党史转变为主动讲党史,在传播党史故事的朋辈交流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易,深刻感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断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党的宗旨意识与青年建功新时代的结合

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责。在工作中,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积极投身实践志愿锻造意识品质、参加学生科创竞赛提升专业技能、深入社区群众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根乡村振兴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3.党的宣传工作优势和共青团引领青年的结合

始终本着“主动出击有态度、持续关爱有温度、处事发声有尺度”的原则,以党团新媒体为主要宣传平台,牢牢把握青年学生的网络生活,依托新媒体网络矩阵,面向广大青年学生提供理想信念、学业帮扶、生活关怀、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等多角度的服务,努力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优质网络教育环境,使广大青年成长成为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4.从严治党与从严治团的结合

要把从严治团要求落到实处,就要向全面从严治党的高标准看齐。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党的好干部标准和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的要求,围绕“强三性,去四化”,从全面贯彻党的要求、推进团的事业发展、落实改革举措等方面真抓真管、真严真干。强化团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团干部教育、培养、监督和管理机制,提升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让团干部真正成为青年的朋友和做青年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使共青团工作更加透明、真实、可靠,赢得青年学生的广泛支持。

二、高效运用学校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

实践育人工作不是共青团组织的单兵作战,只有在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1.建立健全实践育人导师团队

现阶段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实践育人工作普遍以团干部为主要指导力量,在发挥高校师资力量优势方面仍有不足,一定程度限制了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高校有大量的党政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党建实践、学术实践、科创实践和创业就业实践方面有极强的政治优势和专业优势。建立一支由高校主要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职团干部和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实践育人导师团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实践育人的作用。使青年学生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思想高度、强化专业技能,自觉将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成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发挥优秀教师和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英雄的事迹,一件振奋人心的壮举,都会激励、鼓舞一代年轻人。我们要充分运用高校的教育资源,深度挖掘青年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以榜样做引导、用典型树风气;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典型示范元素,将榜样的力量充实到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增强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育人效果,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让榜样“遍地开花”,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驱动力。

三、积极探索党建与团建工作的组织拓展

积极探索学生党建与团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扩大党团工作的覆盖面。

1.探索在高校共青团和校级学生组织中建立师生联合党支部

努力做到哪里有学生党员哪里就有学生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校级学生组织是优秀学生骨干的聚集地,更是党组织培养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共青团和校级学生组织中建立师生联合党支部不仅有利于学生骨干的教育和培养,更加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将党建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丰富教育内容,吸引更多优秀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不断提升广大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教育引导青年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理论真正成为指导大学生自觉行动的思想武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2.探索在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中建立团组织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从分类模糊、管理松散、人员繁杂到性质明确、管理规范、监督有力、保障完善的蜕变。改革成果得益于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要使学生社团组织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和高校事业发展,在学生社团组织中建立团组织势在必行。特别是在思想教育类和专业类学生社团中建立团组织,能够极大地发挥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强化团组织的思想引导,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学生创新动手能力。但必须注意处理好班级团组织和学生社团团组织的关系,班级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做到双管齐下、有主有辅、相得益彰;要抓好学生社团组织骨干成员的教育和管理,使之成为学生社团团组织的中坚力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社团团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努力实现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共情共融

教育是心灵的共情共融,更是聚学生之心的纽带。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新教育形式和丰富教育内容践行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

1.探索构建阶梯式的实践育人培养体系

构建分年级、分目标的阶梯式培养体系,通过一、二年级主抓理论学习,三年级注重实践提升,四年级开展朋辈辅导的方式,更加有利于青年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躬身实践的实际行动中落地生根。可以综合运用“青年大学习”“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团校培训”等学习载体,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讲述“四史”;可以开展沉浸式的实地实践感悟活动,用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教育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和优秀学员以实践的切身体会为蓝本,通过“优秀学长进思政课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广大学生在科技创新竞赛中成就梦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践行使命、在传承红色文化中历练成长。

2.探索形成“学传帮带”四式联动的教育引导模式

“学”是通过基层团委书记团课领学、学生班会团会主题自学、团小组活动交流互学的方式,组织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传”是通过广泛的团属新媒体宣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感同身受的实践教育活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帮”是通过志愿服务暖人心、公益劳动献爱心、筑梦支教心贴心、脱贫攻坚心连心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学生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铸青春;“带”是通过实践导师交流指导、校友同窗朋辈辅导、实践活动积极熏陶等方式,凝聚广泛坚定的青年力量。从而形成以学强基、以传树信、以帮暖心、以带促进的“学传帮带”四式联动的教育引导模式。让零距离的沟通搭建起青年思想引领、价值导向、成长发展和综合培养的高速公路。

五、进一步推进党团工作优势互补、同频共振

共青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与共青团教育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优势互补,把深入基层、把握青年工作特点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推行联系青年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四下基层”工作法,深入探索新时代青年的成长发展规律,真正沉下身子,到基层一线去了解青年、融入青年、服务青年,做到引领青年学生学理论讲政治,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作者系长春理工大学团委书记)

梁雪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