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农业农村局:

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的通知》(鲁农种植字〔2023〕22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局编制了《全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措施,抓好落实。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13日

全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为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落实好《“十四五”全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建设规划》,切实扛牢政治责任,作出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青岛贡献,确定在全市组织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扛牢粮油生产责任,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主线,以持续提升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为目标,以依靠科技和改革为驱动力,以解决瓶颈制约问题为着力点,高效推进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带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推动全市粮油综合产能尽快迈上新台阶,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

(二)基本原则

——聚力抓好关键作物。坚持重点提升,结合我市生产实际,聚焦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主要粮油作物,对标对表先进生产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优化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配套推广,力争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水平进入全省前列。

——聚力“快见效、见长效”。立足当前,强化现有品种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加快示范展示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和到位率。着眼长远,聚焦核心种源、关键技术、先进农机装备、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加强协同攻关和转化应用,推进单产稳定可持续提升。

——聚力“整建制”推进。立足资源禀赋和生产基础,在有条件的区市整建制开展“吨粮”生产能力创建,分阶段打造“吨粮”“吨半粮”片、镇、县。统筹高产区和中低产区,明确不同区域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攻方向,力争单产提升工作实现新突破。

——聚力深化协同推动。坚持协同推进,集成行政推动力、科技驱动力、政策支持力等保障要素,统筹各方优势资源力量,构建多部门、多领域、多层级的协同作战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凝聚工作合力,全力推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走深走实。

——聚力绿色高效发展。坚持绿色与增产结合、节本与增效兼顾、产量与品质并重,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节药、立体复合种养等绿色高效技术,推动标准化、轻简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二、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力争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自2023年起,争取实现全市小麦单产平均每年提高0.5-1个百分点、玉米1-1.5个百分点、大豆3-5个百分点、花生1-1.5个百分点。

(二)分阶段目标

——2023-2025年,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25年,全市吨粮镇达到12个,打造4个万亩吨半粮优势区和21个、24万亩吨粮田优势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小麦平均单产达到415公斤/亩、玉米445公斤/亩、大豆195公斤/亩、花生325公斤/亩。

——2026-2030年,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整建制推进“吨粮”县创建、支持打造“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模式日益成熟,单产提升行动成效显著。全市整建制创建“吨粮”县1个,具备“吨半粮”生产能力的面积达到7万亩左右。到2030年,力争全市小麦平均单产达到420公斤/亩、玉米470公斤/亩、大豆200公斤/亩、花生335公斤/亩。

三、重点工作

针对当前制约全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瓶颈因素,聚焦聚力推进八项行动,确保单产提升快见效、见实效、有长效。

(一)深入开展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力度,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优化农机作业条件,增加农田防灾减灾能力,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狠抓耕地质量提升,大力推广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关键技术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夯实单产提升基础。持续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利用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集成推广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等技术,有序推进退化耕地治理,变低产田为中产田,中产田为高产田。

(二)深入开展良种选育推广行动。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挖掘优异基因和种质,积极推进种源关键技术核心攻关、育种联合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研发。引导品种研发方向与生产实际及高产高效需求相匹配。加大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力度,加强现有品种对比筛选,遴选推广一批单产潜力大、高产抗逆强、稳产易种植的品种,重点推广耐密高产玉米、高油高产大豆、高油酸高产花生等品种,加快主推品种更新换代。强化种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强化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有效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三)深入推进农机装备水平提升行动。推广应用激光(卫星)平地、深耕深松、适用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多功能耕整地机械,切实提高整地质量。加快玉米(大豆)指夹式、气力式高性能播种机升级换代,推广普及适宜麦茬地玉米(大豆)密植的高速精量免少耕播种机。研发应用分品种专用高效低损联合收割、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收获、丘陵山区轻简型收获等机械,提高收获质量,降低机收损失。加快推广高效植保机械、绿色烘干设施装备。优化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对高性能、智能化、复式作业机械推进优机优补,加快老旧机械淘汰更新。

(四)深入开展技术集成推广服务行动。立足各区市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组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主推技术展示示范,加快熟化优化的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关键稳产增产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组织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充分发挥粮食类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作用,组织专家开展前瞻性技术试验示范,畅通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加快破解生产技术瓶颈。

(五)深入开展耕作制度创新行动。积极发展间作套种,稳步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规模,探索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提高关键生产环节技术到位率,着力提升间套作单产水平。推行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各类粮粮、粮油、粮菜间作套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提升产出水平。因地制宜推行夏玉米适期晚收、冬小麦适期晚播,高效利用光热资源,促进稳健生长、提高单产。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用地与养地作物合理轮作倒茬,解决大豆重迎茬、玉米连作障碍等瓶颈问题。

(六)深入开展农业防灾减灾行动。立足本地气象灾害类型和发生特点,重点加强干旱、低温冻害(倒春寒、霜冻)、高温热害(干热风)、洪涝(渍害)、台风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制定发布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方案,及时组派专家力量赴生产一线,指导开展防灾减灾,促进灾后恢复生产,减轻灾害损失。针对不同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重点加强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玉米穗部穗期病虫害、大豆症青等病虫害防控,做好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确保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七)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鼓励适度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比例,切实发挥产能提升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大型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开展大豆玉米单产提升技术集成入场入社活动,为粮油类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增产方案。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收获等关键环节服务水平。持续加大对从事粮油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训力度,并组织技术专家结对帮扶,有效提升主体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作用,强化订单农业和粮油深加工,助推产能效益双提升。

(八)深入开展“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整建制提升行动。依托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着力抓好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整片区、整乡(镇)、整县、“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快速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覆盖率和服务率,示范带动全市粮油生产均衡稳定增产。择优安排粮油生产大县实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等重大工程,推介一批新品种、集成一批新模式、推广一批新技术、挖掘一批高产典型。

四、组织保障

一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市里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任组长,11个市级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市级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同时分作物成立由栽培、植保、土肥、种子等领域专家参与的市级专家指导组,负责做好单产提升行动技术支撑。各区市要参照市里做法,成立区(市)级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和专家指导组,全力推进有关工作措施落地见效。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的安排部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继续发挥各级各有关部门领导帮包联系机制作用,指导各区市落实落细政策措施和资金项目,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确保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尽快见效。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基层农技推广、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产业融合发展等现有资金和项目渠道,创新项目实施方式,将促单产提升的主要技术和重点任务作为资金重点支持内容,钱向一处投、劲向一处使,加大对整建制推进县的支持力度,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尽快见效。有条件的区市可以列支专项资金,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四是强化联合攻关。本着“大协作、大联合、大攻关”工作原则,会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粮食类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等专家力量,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实行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联合攻关,努力攻克不同阶段制约单产提升的瓶颈要素,扎扎实实推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稳步跨上新台阶。

五是强化考核评价。根据省里要求,研究将各区市单产提升情况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乡村振兴等考核范畴,对单产水平提升效果明显的区市,在安排下年度农业农村项目时予以适当倾斜;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无法完成单产提升目标的区市,进行通报约谈。

六是强化督促指导。适时对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开展帮包督促和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技术落细、任务落实。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专家巡回指导等活动,做到专家直接入户、技术直接到人、良法直接到田,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等方式,宣传粮油单产提升行动的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1.2023年全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落地重点任务清单

2.分作物分区域单产提升技术路径

附件1

2023年全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落地重点任务清单

2023年,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部署安排,针对我市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的潜力空间、突出短板,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攻坚,重点抓好以下10项关键性、紧迫性工作,确保单产提升尽快落地见效。

1.明确单产提升攻坚目标。总的要求是“全力夺取小麦丰收、主攻玉米单产提升、大豆花生稳中有增”。建设1个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莱西市)。建设9个吨粮镇,打造1个万亩吨半粮优势区(莱西市)和22个、24.8万亩吨粮田优势区(以下简称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高产创建优势区)。

2.大力实施“六统一”单产提升集成模式。总结推广吨半粮、吨粮田产能建设成功经验,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积极推进农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装备智能化、环境生态化、服务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六化”提升,大力实施统一种植良种(3-5个优良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六统一”单产提升集成模式,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高产创建优势区“六统一”全覆盖。

3.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大力推广深耕(深翻)、深松技术。高标准落实深翻粉碎还田、腐熟堆肥还田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从源头上解决因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影响播种出苗、造成土传病虫草害传播等问题,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80%以上。结合农田灌溉设施提升、水肥一体化推进,积极推广小麦减垄增地种植模式,实现“小畦变大畦、大垄变小垄、小田变大田”,力争全市推广应用15万亩以上,增加有效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

4.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发布青岛市粮油生产主导品种,推介粮油主导品种30个以上。开展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展示示范评价新品种100个以上,引导农民科学选种。加快大豆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力争大豆优良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市大豆种植面积70%以上。加快花生品种更新换代,逐步实施商品种替代自留种,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全面推行种子包衣(拌种)。

5.大幅度提高播种质量。加快小麦宽幅精量播种和播前播后双镇压高性能播种机、玉米指夹式气力式免耕或旋耕破茬精量播种机、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机升级换代。大力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播前播后双镇压技术,玉米单粒精播、种肥同播技术,大豆精细机播、合理增密技术,花生起垄覆膜、单粒精播技术。力争玉米种植密度普遍提高到4500-5000株/亩,大豆单作种植密度普遍提高到12000-13000株/亩。

6.大力推进水肥一体化。把水肥一体化作为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关键举措,聚力玉米、大豆等作物,加大投入,急抓快上,确保实现高产高效。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高产创建优势区水肥一体化达到90%以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7万亩、改造提升14.7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水肥一体化达到70%以上。依托专家团队,创新推广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推动玉米单产实现历史性提升。全市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

7.高效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总结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成功经验、先进模式,以稳玉米、增大豆为抓手,着力解决播种出苗、促弱控旺、土壤封闭除草、水肥一体、机械收获等关键技术问题。重点落实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密度与净作相当、大豆密度达到净作70%以上以及保持玉米施肥强度、根据长势适当追肥等措施。

8.千方百计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大力推广机收减损技术,全市小麦、玉米机收平均损失率分别控制在1.5%、2.5%以内。实施农机农艺融合应用项目,推广小麦玉米增收减损机械化技术与装备。以粮油作物机械播种、飞防作业、减损收获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机手操作技能培训。坚决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全覆盖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开展玉米“一防双减”统防统治,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力争控制在5%以内。加快推广绿色烘干设施设备,着力解决仓储烘干一体化设施用地问题,以5万亩为半径至少建设1处粮食烘干晾晒中心。

9.着力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和主体培育提升。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向种植粮油作物主体集中。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创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从事粮油生产、承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经营主体,年内创建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各10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培育壮大一批服务组织,全市粮油生产托管面积达到2300万亩次。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3300人次以上,将粮油生产关键技术培训纳入重点培训内容,分级分类开展技术培训,切实提升种粮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10.切实打通农技推广进村入户通道。落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政策,承担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粮油主产县(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每个建设不少于1处粮油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积极培育粮油科技示范主体。开展农技推广大会战活动,构建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机制,建设市级农技推广基层联络点60个。大力发展农技推广网格员、特聘农技员、合作社辅导员、科技特派员队伍,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组织优秀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评选、“齐鲁乡村之星”选拔,重点向粮油生产主体倾斜。

以上重点攻坚任务,市里将统筹粮油等重要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秸秆综合利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有关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市里将把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纳入对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各区市要提升标杆,主动作为,积极协调争取本级财政资金支持,确保年内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任务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附件2

分作物单产提升技术路径

经梳理我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瓶颈制约因素,认真研究不同作物生产实际,形成如下单产提升技术路径。

一、小麦技术路径

重点是“培肥地力精细整地、精量半精量适期播种、播前播后镇压、一喷三防全覆盖”。在品种上,选育推广抗病抗逆、高产优质品种。在技术上,集成推广土壤深松深翻、宽幅精播、镇压保墒增墒、氮肥后移、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

主推品种:①高肥组:济麦22、青丰1号、青农2号、烟农1212、烟农999、青农6号、济麦44、山农28、胶麦525等②旱地组:山农25号、青麦11号、鲁麦21、济麦60。

主推技术:种子拌种或包衣,播前土壤深翻深松,将前茬作物秸秆深翻地下20厘米以下,提高整地质量;播种时采用“两选四适”(选用优良品种和高质量种子、先进农机和高素质机手,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一播全苗技术,播前播后双镇压,保墒抗旱促出苗;苗期在冬前和春季镇压2-3次,保墒抗旱。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后期采用一喷三防增粒重等关键技术。

集成技术模式:冬小麦滴灌水肥一体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即改革种植方式,改“有畦背”为“无畦背”;结合镇压用镇压、除草、铺管一体化机,每隔 2~3 行铺设一条滴灌管;氮肥后移,随水滴灌;适时化控,防止倒伏;后期“一喷三防”。

二、玉米技术路径

重点是“品种耐密植、单粒精准播、肥料分层施、适期晚机收”。在品种上,选育推广耐密植、抗倒伏、抗高温、宜机收的高产品种,短期内将种植密度普遍提高到4500-5000株/亩,利用5-10年提高到6000株左右/亩。在技术上,集成推广贴茬直播、单粒精播、合理密植、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化控防倒、后期“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

主推品种:登海605、立原296、伟科702、隆平206、登海618、鑫瑞25、沃玉3号、郑单958等。

主推技术:播种期,推广应用“两选四适”(选用优良品种和高质量种子、先进农机和高素质机手,适期、适墒、适密、适深播种)实现一播全苗;苗期,防止苗涝,培育合理群体;穗期,追施穗肥,无人机辅助授粉,确保穗大粒多粒重;收获期,适期晚收。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应用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集成技术模式:玉米“三改三提”单产提升技术(三改,即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进农机作业质量、改用水肥一体化;三提,即提高密度、提高整齐度、提高饱满度)。

三、大豆技术路径

采取“商品种子加包衣、精细机播增密度、运筹肥水促生长、科学调控助丰产、绿色控害减损失”的技术路径,重点筛选推广高产、多抗、宜机、耐荫、耐密品种,集成推广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主推品种:齐黄34号、菏豆33号、菏豆12号、祥丰4号、菏育10号等。

主推技术:重点推广一播全苗技术,着力抓好肥水管理;适墒播种,浇好开花结荚水、鼓粒水,做好种肥、生根壮苗肥、鼓粒期喷施叶面肥等工作,在培育全苗、壮苗的基础上,满足大豆生长发育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根据植株长势科学开展化学调控,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初花期至结荚期结合防病治虫增施硼肥、钼肥开展“一喷多效”,促进开花授粉结荚,有效提高大豆亩株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大幅提升大豆单产。

集成技术模式:重点是集成推广一播全苗、合理增密、秸秆精细粉碎还田、根瘤菌接种、开花结荚期“一喷多效”、低损耗机收等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四、花生技术路径

主推品种:花育22号、花育25号、花育36号、山花9号、青花6号、宇花18号、花育917、宇花31号、花育963、花育958、宇花61号、鲁花11号、花育23号等。

主推技术:重点是“深耕翻、广覆膜、增密度、防早衰”等四项增产关键技术,以及积极推广商品种、应用全程可控施肥、适当晚收、机械化作业、单粒精播、夏直播、化学除草与病虫防治、减量分次化控等八项增产改进技术,提升花生产量。

集成技术模式:采用“两选四适”(选用优良品种和高质量种子、先进农机和高素质机手,适期、适墒、适密、适深播种)一播全苗技术,全面推广单粒精播技术,逐步提升商品种覆盖面。春播花生重点推广深耕翻、广覆膜、增密度、防徒长早衰等高产配套技术,协调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持续优化群体质量,有效增加果重和单株结果数,显著提升春播花生产量;夏播花生重点推广氮肥前移(统筹周年肥料施用,花生季30%左右氮肥施用在前茬作物)、增加密度、干播湿出等增产关键技术,不断改善花生生长发育条件,有效增加株数、单株结果数和果重,大幅提升夏播花生产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