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活水的水质好,养出来的鱼口感好,市场需求量大,增收致富前景好……”走进印江自治县木黄镇五甲村鲟鱼养殖基地,徐黎明向记者讲述他的鲟鱼养殖致富经。
地处梵净山脚下的五甲村,山环水绕、溪流潺潺,村里祖祖辈辈的人都靠这优质丰富的水资源生活。退伍回来的徐黎明无意间发现其中的商机,经过一番考察后,于2010年10月,流转土地6亩,开始投产修建养殖基地。次年,第一批泉水鱼被送上餐桌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这鱼的肉质紧实,口感鲜嫩,而且耐运输,运输到国外存活率都高,因此从来不怕没销路。”徐黎明谈起鱼的品质时自信满满,每年的订单接连不断,不仅省内外有所需求,像越南等国外市场需求量更大。徐黎明忙得不亦乐乎。
好山好水养好鱼。“鱼塘里的鱼分批次,滚动式出鱼,一年的产量20万斤左右。五斤以上主要销往越南,五斤以下销往贵阳、怀化等地。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虽说产值不如往年,但也能稳步销售。”徐黎明说,在他看来,鱼的品质好,产量高,主要在于规范养殖。
“我们的泉水鱼基地,完全按照标准式建造,进出水和鱼池标准,利于养鱼。而且每天都有工人查看鱼的生长情况与水流量,保证鱼供氧充足、水流充足。”
退伍不褪色,徐黎明始终心系百姓,不仅在梵净山脚下为自己找到了致富门路,更为该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的机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徐清勇是五甲村人,在鲟鱼养殖基地,他找到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150元一天,每月有较稳定的收入。”
冷水鱼养殖产业是该村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只有把保护生态的路子走好,才能真正成为好产业。
“我这虽不大,但是严格把控养殖容量和水产品质量监管,以此贯穿冷水鱼生态养殖的全过程。”徐黎明说,守住好生态,才能养出高品质的冷水鱼。
据徐黎明介绍,用科学理念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养殖产业,有效利用水域资源,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冷水鱼养殖的生命线。
印江自治县融媒体记者唐诗意梅亚军
实习生 李亚涵
编辑 蔡茜
编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