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东北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今冬第一场降雪,冬季的到来对牧场生产也产生了诸多影响,犊牛饲养是冬季牧场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犊牛作为牧场的未来不容忽视,如何让犊牛在冬季健康成长让很多牧场伤透了脑筋。
据美国国家动物健康监控体系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图1),呼吸道疾病是导致犊牛死亡的首要因素高达26.9%,产犊相关疾病以17.8%位列次席,消化道疾病以15.4%位列第三,天气相关因素以13.7%位列第四位。其中呼吸道疾病发病和死亡在很多牧场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那么牧场要怎样做才能让犊牛健康的成长,最终变成高产奶牛呢?
图1 美国奶牛场成母牛和犊牛死亡情况
传统犊牛饲养管理中的重点多聚焦在初乳的收集和及时饲喂、初乳和牛奶的卫生、喂奶量和环境卫生等。随着养殖模式和牧场硬件水平的提升,初乳管理、卫生管理等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有新的问题暴露出来,如传染性疾病BVDV、IBR、轮状病毒、冠状病毒感染等。现代奶牛养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犊牛的健康成长需要全方位的科学精细化管理。
01
保护犊牛始于产房
产房作为犊牛降世的第一地点十分关键,为母牛提供舒适、干燥且相对安静的产犊环境,及时正确的助产,减少不必要的助产对于母牛和犊牛健康至关重要。由于母体与犊牛间的胎盘屏障,犊牛出生时免疫系统还没有建立,因此需要将刚出生的犊牛快速与母牛分离,这样对犊牛和母牛健康均大有裨益。此外由于新生犊牛出生时只有2-4%的体脂储备其抗寒能力很弱,新生犊牛的热中性区间在15.6-25℃,因此冬季犊牛出生后应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擦拭体表黏液并用浴霸将被毛烤干提供初始的保护。
02
初乳饲喂管理
良好的初乳饲喂可以为犊牛提供强大的初始免疫力(如图2),“快速 优质 足量 干净“是初乳饲喂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点。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免疫球蛋白吸收率随着犊牛肠道的发育而降低,出生后24小时几乎无法吸收,国内很多牧场已经可以做到产后2小时甚至1小时内灌服初乳。初乳质量检测、初乳饲喂量、初乳的巴氏杀菌对于规模化牧场基本已经可以做的很好,但初乳饲喂后的评估是很多牧场仍然欠缺之处。牧场应在初乳饲喂后24小时,选择2-5日龄健康未脱水犊牛进行静脉采血检测血清总蛋白水平,评估初乳饲喂是否成功,如图3所示血清IgG水平与血清总蛋白水平呈正相关,通过测定血清总蛋白水平能够反映出初乳免疫球蛋白的吸收情况。无论是IgG还是血清总蛋白含量都需要血液生化检测无法实现牛旁检测,在牧场我们通过白利糖度体现血清总蛋白水平,如图4。同时,判断被动免疫是否成功的临界值也已经提升,并细分成4个级别如图5所示。
03
饲喂管理
就冬季而言,保证适宜的奶温和足量的饲喂量是保证健康的重要环节。犊牛的牛奶消化吸收依赖于胃酸和凝乳酶促使牛奶形成凝乳,凝结的乳块在真胃和肠道中缓慢消化吸收,其中奶温对凝乳形成的速度有很大影响。如图6所示39℃条件下2-3分钟即可形成凝乳,30℃时需要8分钟才能形成凝乳。凝乳不良时液体会快速排空至下消化道,肠道内高渗的牛奶会导致腹泻发生,因此保证冬季饲喂奶温可以维护犊牛的健康。近年的研究表明犊牛需要更高的采食量以获得预期的日增重,如图7所示,50kg体重的犊牛在热中性区条件下要实现日增重800g需要采食约8.4kg牛奶,在冬季还需考虑额外的维持需要量。充足洁净的饮水对牛生长发育也至关重要,部分牧场因水质差而不提供饮水的做法是错误的,水质不佳应寻求方法改善水质而不是不提供饮水。
图 6奶温与凝乳速度
图 7新生犊牛饲养标准
04
疾病管理
肺炎和腹泻是导致犊牛死亡的两大重要因素,部分传染性病原体对犊牛堪称致命打击,可以导致犊牛大批快速死亡,牧场的整体生物安全对犊牛健康至关重要。犊牛肺炎和腹泻都是多因素导致的,需要全盘管理而不能仅靠某一单一环节解决问题。如犊牛肺炎除了传染性因素外还受到应激、空气质量、天气变化的影响。牛肺脏本身生理特点也决定了其相对其它动物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牛的溶菌酶活性和水平较差、肺泡腔巨噬细胞数量少、肺间质比例高柔韧性有限都导致了其更加易感呼吸道疾病。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直接影响治疗进程和预后,多年的牧场实践告诉我们,肺炎犊牛早期对症治疗可能一次即可痊愈,但如果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变成慢性肺炎。犊牛腹泻往往死于脱水,抗生素治疗很可能毫无效果甚至让情况变得更糟,及时足量的补液反而是治病救命的良方。就北方而言,冬季保暖成为了很多牧场的头等要务,但对于犊牛而言新鲜空气与温度同样重要,很多高寒地区牧场冬季使用室外犊牛岛饲养犊牛效果也非常好,牺牲空气质量带来的温度往往导致呼吸道疾病爆发。
犊牛饲养没有捷径,不能单纯依赖注射某种疫苗、某种特效药规避所有风险,从产房开始到完美的初乳管理、良好的环境和舒适度是犊牛健康的基础,能够将标准完好执行的人是根本。
● DFI牧场荣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不要让冬天阻碍犊牛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