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_致富好项目_致富网

2016年临近年关,四川省泸州市境内下起了十几年不遇的大雪,室外寒气袭人,而在在泸县的一个厂房里,有一些人正在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正把这样高一米专门特制的大坛子往土里埋。

这个地方非常特殊,在这里,一眼望不到头的是一排排坛子,数量足足有一万多个,所有的坛子都埋在地下,只露出一个坛口,即使有了上万个坛子,但这里的主人刘刚说,埋坛子的事才刚起步,而且刘刚也正在为他的这些坛子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坛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埋在地里的坛子又能给刘刚带来什么与众不同的财富呢?

副总江永成:上万个坛子(的数量)全国几乎都没有,光坛子投入都要差不多2000万元,给我的感觉就是老板是不是疯了。

朋友朱远兵:确实非常的疯狂,非常非常的疯狂,常人难以想象,因为(泸州市)汽车行业他是第一,他可以不用做了,可能他有远大的抱负,要去实现他的梦想。

很多人都说,刘刚买坛子埋坛子这件事从一开始就让人无法理解,但谁都没想到,靠着这些坛子里的宝贝,刘刚短短两年时间就成了影响一方的风云人物,而他的创业经历也很传奇。20年前,刘刚还是一个落魄广州的四川青年,因为捡到一个钱包,他快速发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刚的亿万财富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广东中山市的悦南南路,这是一条每天有几万工人穿行的街道。20年前的一天晚上,有一个人,居然在这条人流匆匆的街上,捡到了一样他最想要的东西。

刘刚:到路边去睡觉,无意当中我就水泥砖上有一个包。就在路边上我说这是什么,一提很重的。

刘刚四处张望,看不到一个人。

刘刚:马上打开一看,里面有增值税票,还有欠款单,还有两千多元钱,当时好像还有BB机。

当时的刘刚正处在最穷困潦倒的阶段,为了赚钱,他正在四处寻找打工机会,对他来说,钱包里的2000多元钱绝对是一笔巨款。

刘刚:心动,谁不心动,今天晚上我可以去住住旅馆,好好地洗澡,好好地去买一套衣服来穿,这样都设想过。

捡到钱包的这天,刘刚已经身无分文的在这样的水泥管道里住了一个多月了,和他一起流落街头的伙伴一听刘刚捡到了一个装了几千元的钱包,都兴奋得不得了。

刘刚的朋友宋正鳌:我们眼睛亮了,当时兜里都没有钱,有的人说把它分了,有的说现在大家这么困难,都没钱吃饭,你捡到钱包不容易,为什么要还呢?

拿着捡来的两千多元,刘刚饿着肚子睡在水泥管里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刘刚就通过钱包里的名片联系到了钱包的主人。

刘刚:我就给这个老板打电话过去,他很快就来了,那个老板说,哎呀,汗水都吓出来了,我就(把钱包)还给他了。

对方是一家货运公司的老板,非常感激刘刚拾金不昧,知道了他的处境后,决定给刘刚和他的朋友们一个工作的机会。

致富好项目_致富网_致富经=

刘刚的朋友宋正鳌:这个人就很感动,意思是拿钱给他,或者是干嘛,(刘刚)说不要,这个人就让在他那里干,如果不是刘总这么慷慨,捡了这个钱包给这个人的话,可能我们那一帮人在水泥管里面住的。

刘刚:如果我不捡钱包(归还)的话,我第一个老板不会这么相信我。

刘刚交还了一个钱包,同时带着一起流浪的朋友找到了一份换轮胎的工作,接下来的日子,刘刚所做的事情也开始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刘刚来自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的一个贫困家庭,16岁就开始在广州闯荡,能说得出的苦力活几乎都干过,因为捡钱包,刘刚开始进入轮胎行业。

一开始,刘刚就和别的员工不一样,每天晚上值班,别人都睡在屋子里,只有他住在门口,一年四季都如此。

刘刚:一架钢丝床放在门口,客户来了很方便,他们知道我在外面睡,他一过来就可以叫你起来了,帮我补轮胎。

靠着吃苦耐劳,刘刚学了一身本身,到广州打工,就是为了闯一番天地自己当老板,然而,靠打工,他哪有钱买设备开店呢?刘刚的心事,没瞒得过他的老板,为了助刘刚一臂之力,老板就把补轮胎的设备送给了刘刚,帮助他回老家泸州开店。

1996年,刘刚和妻子拿着仅有的600元钱在泸州租了一家20平米店面,刘刚非常有经营头脑,除了维修技术过硬,为了留住客人,他在十几年前就设置了休息室并专门请人免费为客人擦皮鞋。

朋友朱远兵:很多客户都很喜欢他,所以来他店里的客人一般都不会跑的,第二次都会来找他的。所以他当时的轮胎做到全泸州第一。

朋友郑业树:应该说是一个传奇,买一条轮胎,就是很简单的一个轮胎,我怎么就把它做好,我非常非常佩服他。

妻子胡成芬:那时候,我们就觉得做得很成功了,刚开始拿着钱的时候,刘总还说我没想到这一生一辈子还有这么多钱来数。

从数几百元到发展到数不过来钱,刘刚靠着扎实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从一家小小的补轮胎店,发展到汽车美容维修、名车4S店,到2014年,刘刚也拥有了亿万财富。

谁都没有想到,刘刚因为一个捡来的钱包,得到一份改变他命运的工作,十年时间就积累了上亿资产。然而,2014年他突然迷上了一个与汽车毫不沾边的行业。

致富经=_致富好项目_致富网

2014年年底,刘刚做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他找了五六个人,在老家的一片地里挖坑埋坛子,第一批就埋了6000个。

刘刚:这个罐还没埋下去。

记者:我看如果要埋的话这要挖还挺深的。

刘刚:对,我们现在(埋下去)有一米多,到上面有一米多高。

记者:这么高啊?

刘刚:对,现在这里就是已经埋好的,埋好的上面(露出)大概20多公分,下面全都是恒温的,冬暖夏凉,在五度到八度之间。

这样一个坛子的价格是300多元,刘刚把三分之二都埋在了地里,只露出一个坛口,每个坛子上都做了标记,四川泸州盛产酒,有人还以为刘刚买这么多坛子是要酿酒,但事实是,埋了坛子,建了厂房,他要用它来做一件行业里很少有人做的事情。

副总江永成:第一感觉就是不现实,全部用坛子做牵扯的资金量非常大,那不是一两千万元能做的,一投资就是几个亿的事情。

副总方奇:管理层都对这个事情很担心,也很质疑这个事情,因为大家都知道,农业是高风险投入的行业,投资大见效慢。

朋友朱远兵:理论上你的战略应该在汽车上面,战略不应该转移,但是我们后来很多个人和他沟通,他就下定了(决心),经过多方考察以后,他一定要做这个事情,谁劝都没有用。

泡菜,是四川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样小菜,四川眉山是有名的泡菜城,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泡菜企业,刘刚觉得老家泸州的天气和环境和眉山很相似,但成规模的泡菜厂就没几个,他嗅到了商机,谁都没有想到,刘刚一开始就想要挑战行业里一件很少有人做的事情!

刘刚:当时我是很看好传统的坛子发酵,为什么呢?我们家家户户都用这个土坛,泡出来的泡菜非常好吃,我不会走现在的泡菜用大池子来腌制这种方法。

致富好项目_致富网_致富经=

一般的泡菜厂为了批量生产,大都会在这样的池子里用水腌制,而四川传统的泡菜做法是把菜晒干,加上白酒,十几种调料,放在这样的坛子干法腌制,刘刚想要保留传统的做法,把传统的小坛子换成大坛子腌制泡菜。每个坛子能腌制300斤菜,然而,每次放进去和捞出来都要花费不少的人工成本。

副总江永成:同行当时都是用大的盐渍池,一个池子可以装一百吨到两百吨的样子,用池子做挺现实的,因为成本相对较低,五万个坛子才能做到四万吨的量,几乎光坛子投入差不多2000万元。

然而,最难的不只是花钱买坛子,换个容器而已,一干一湿两种制作工艺也有很大的差别。

四川大学教授卢晓黎:我们绝大部分四川泡菜,是用很深很大的池子来腌制原料的,刘氏泡菜它是属于干法发酵,也就是发酵过程中它不是泡在水里的,它是把脱了水的蔬菜经过拌料之后然后入坛发酵的,所以工艺上有很大的不同。

副总方奇:酱腌用风干的形式做这种(泡菜),据我们了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规模生产的还没有。

想要用干法发酵,用坛子大规模生产,很多专家都没把握,刘刚却非要试一试,那他哪来的这么大自信呢?

刘刚:我的自信就是出自于我的泡菜从坛子里发酵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有的节点可以用工业化,有的节点必须要用传统的东西去做,它做出来才好吃。

2015年3月,刘刚又买了上万个坛子,虽然坛子做泡菜成本高,但为了做出高品质的产品,当是已经在汽车行业有着600多个员工的刘刚自己顶着大太阳晒豇豆做实验。

朋友朱远兵:哎呦,他当时自己晒豇豆,自己摘豇豆,自己看着弄播种,还去耕地,我们觉得一个老板像一个农民,觉得很有意思,他要做实验,他要做中国最好的豇豆,所以他说我一定要亲自动手去做。

妻子胡成芬:那时候真是亲自做的,2015年的时候,每天这么大的太阳,他每天朝乡下跑,每天到现场看,我说好多人都做不到,我们晒两天都觉得不行了,太热了。

刘刚最爱自己母亲做的泡菜,就让母亲指导,按照最传统的方法制作,可流程虽相同,但只要在大坛子里做就没那么顺利。

刘刚:当时还遇到很多问题,要么就是不脆,要么就是咸,要么有的要坏,怎么办?

刘刚因为捡到一个钱包起步,从一个睡在水泥管的人,变成了泸州市汽车行业的风云人物,一路走来,他的创业经历感染了很多人,如今,他投入泡菜行业,谁料,想要做的口感,却一直尝试失败,很多人都想助刘刚一臂之力,愿意跟着他从事农业。

致富好项目_致富经=_致富网

那一直困扰刘刚泡菜口感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几万坛泡菜该怎么办?刘刚日思夜想,终于有一天找到了答案。

刘刚:我想了一个晚上,后来终于把它想通了,很多人都没想通这个问题,这个我就(不说了)只要你把摄像机关了我就没问题说的,这个是机密。

其实,解决泡菜口感问题的关键就出在发酵时间上,刘刚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每一坛的泡菜在上市之前还要经过一次选美。

刘刚:这就是我们发酵180天的豇豆,为什么这根豇豆这么黄,这根豇豆就是太老了,这个老的最后都挑出来不用了,我们要用就是用这样翠绿色的,黄色的会发酸,我们这样的不会发酸。

记者:口感差别挺大吗?我尝一下,这个就是黄色的,老的豇豆。

刘刚:对。

记者:我尝一下,特别酸,这个好酸。

刘刚:对,像这样(绿色)的豇豆我们拿出来就不一样了。

记者:这个就是嫩的。

刘刚:它挺脆的。

记者:很有嚼劲。

刘刚:而且他的醇香味非常好。

记者:这个差别特别大。

刘刚:这个差别很大,所以我们拿出来,你看车间里一排一排的员工在那里工作,一条一条,每一条都要精选出来,什么时候装进去,什么时候开坛,我们每一坛都有标号。

记者:就像一个身份证一样?

刘刚:对。

每一坛刘刚规定都要发酵180天,除了发酵方法传统外,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意外的发现,在刘刚现代化的加工车间,有个东西非常特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