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比较常见的蔬菜之一,原产于亚洲热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种植,由于其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深受人们喜爱,所以也得到了广大菜农的追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茄子成为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但是伴随设施(特别是日光温室)茄子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长期连作、复种指数提高以及盲目施用化肥等问题突出,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土传病害日趋严重,对茄子质量和安全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培育耐低温弱光、抗病、优质、丰产的设施专用茄子新品种的同时,研究总结制定出配套的设施茄子优质、安全、高效、标准化的栽培技术已是当务之急。

一、生态特征

茄子也称“矮瓜”,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茄子属于茄科茄属,为多年生草本作物,植株高可达1米左右,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茄子的叶片一般为长圆形或者卵形,叶片长度大都在10厘米左右,个别植株叶片长度最长也不超过20 厘米,叶片宽度在5~11厘米之间,侧脉每侧4~5条,叶柄长2~5 厘米。茄子大多花单生,颜色为紫色。其果实就是食用的部分,果实形状和大小变异性大,形状多为长卵形。茄子不但食用价值高,其根、茎、叶还可入药。

二、栽培技术

(一)类型及品种

1. 类型

栽培的茄子有长茄、卵茄、圆茄三个变种。

(1)长茄类多数属早熟或中熟品种,长势中等,叶较小,果长棒形,长20~30厘米,皮薄肉嫩,果重50~60 克,单株结果多。如济南长茄、济杂长茄、苏州牛角茄、南京紫面条茄等。

(2)卵茄类多数属早熟种,植株较矮,叶小而薄,果实为卵形至长卵形,如灯泡茄子、上海牛奶茄、辽茄3号等。

(3)圆茄类植株高大,叶宽而厚,果实为圆球形、扁圆球形或短圆球形,多数属晚熟种。如京茄黑骏、南京紫圆茄、黑茄王、北京大圆茄等。

2. 品种选择

茄子获得高产丰收的第一步就是科学选种,科学选种的第一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在品种选择这一环节,最好不要盲目引进新品种,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当地、在当地口碑好的茄子品种。选择抗逆性强,生命力旺盛的茄子品种,可以大大降低茄子发生病虫害的几率,即使发生病虫害生命力旺盛的品种抗逆性也强,有利于降低损失。要选择正规厂家购买茄子品种,保证购买到正规、健康、合格的茄子品种。不要因贪图便宜而购买到不合格的茄子品种,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培育壮苗

1. 种子消毒与催芽

播种前晒种1天,然后在55 ℃的热水中搅拌浸种15分钟,待水温降至30℃后再浸种8小时;用清水洗掉种皮上的黏液,冲洗后,再次将种子置于30℃的温水浸种8小时。种子取出并晾干后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30℃的温水淘洗种子1~2次,约7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苗床温湿度管理

播种后,苗床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20~25℃;大部分幼苗出土后,白天温度25~28℃,

夜间18~20℃。基质湿度掌握在70%左右,保持见干见湿。定植前7~10天适当降温控湿炼苗,白天温度25 ℃左右,夜间15 ℃左右,少浇水,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幼苗抗逆性。

3. 控制幼苗徒长

幼苗子叶出土后,用40毫克每升的PP333溶液对幼苗喷细雾,以防下胚轴徒长,处理幼苗1~2次。

4. 促进幼苗生长

幼苗真叶露心后,用新宝佳生物有机肥100倍液灌根;以后每隔5~7天,交替使用植物细胞赋活

剂1500倍液、3.5克每升的KH2PO4溶液、新宝佳生物有机肥200倍液喷施幼苗,每种溶液处理2~3次。5. 嫁接育苗

在多年重茬种植的日光温室内栽培茄子,土传病虫害较为严重,为提高幼苗抗病、抗逆能力,可

进行嫁接育苗,一般采用劈接法。砧木与接穗壮苗培育方法相同,但砧木要比接穗早播15天左右。当

砧木长至5~7片真叶、接穗长至3~4片真叶、茎粗3~5毫米时进行嫁接,方法为:用刀片横切去掉砧木上部,基部保留3厘米,在茎中间垂直切入1~1.5厘米 ;从接穗半木质化处切掉茎部,保留2~3片真叶,将切口削成楔形,楔面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对齐后用嫁接夹固

定。嫁接苗放入塑料拱棚内培养,拱棚应遮光、保温、保湿,白天温度要求在25~28℃,夜间18~

20℃,空气湿度90%左右。经过4~5天后,嫁接苗从散射光或弱光开始逐渐增加光照,10 天后嫁接

苗基本成活,进入正常管理。要及时摘除砧木萌芽,并将接穗切口下部的根茎或不定根切除,待接穗完全成活并长出新叶后方可定植。

(三)定植

1.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15天,结合整地重施基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鸡粪、圈肥等有机肥8~10立方米、三元复合肥50~1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镁2千克、硫酸锌0.5千克、硫酸锰3千克;同时,为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根际有益微生物活性,每亩增施蓝得土壤调理剂50~75千克、甲壳素海藻豆粕生物有机肥200千克。将上述肥料均匀撒于地表,深翻25~30厘米,然后整平做畦,畦高10~15厘米。定植前2天覆盖棚膜。

2. 定植

日光温室茄子周年栽培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定植,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60厘米,株距40~45厘米,茄子定植在高畦两侧,栽培密度为每亩栽2000~2200株。选择晴好天气定植,先挖穴浇温水,然后放入苗坨,待水渗下后覆土盖地膜。若使用嫁接苗,则需注意嫁接刀口要高出畦面适当距离,以防接穗扎根或接口受到病菌侵染。

(四)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

缓苗期间应提高棚温,白天温度25~35℃,夜间17~22℃,地温不低于22℃。缓苗后至开花期适当降低棚温,白天温度23~28℃,高于30℃时及时通风,低于25℃时减少或停止通风,夜温保持在15~18℃。开花结果期棚内应保持较高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不低于15℃。深冬季节要加盖草苫或保温被等覆盖物,并通过晚揭早盖加强保温,白天25~30℃的棚温尽量保持在5小时以上,夜间温度保持在15~20℃,最低不能低于12℃。遇到极端天气,可利用热风炉等设备进行人工增温。

2.光照管理

茄子属喜光植物,较强的光照和较长的日照时间可促进茄子生长发育,因此生产上要采取适当措施尽量保持棚内的良好光照,具体措施包括:选用性能优良的棚膜,要用透光率高、流滴性好、耐候性强的多功能复合棚膜;保持棚膜清洁;在保证棚内温度的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草苫等不透明覆盖物,延长光照时间;遇到雨雪天气时也要适当揭苫,使植株见散射光;人工补光。遇到雨雪天气,可采用碘钨灯、白炽灯、钠灯等进行补光,在棚内沿东西向每隔3~4米安装1盏功率为200~400W的灯。

3.水肥管理

定植后至门茄坐果前要控制浇水,防止植株因徒长而影响坐果;门茄坐住后视情况适当浇水。冬

季要严格加强水分管理,在12月上中旬选晴好天气浇透水,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的深冬季节尽量不浇水。深冬季节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缓慢,需肥量少,一般不追肥;若追肥应以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为主,尽量少追化肥。追肥时,最好配合滴灌施入,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或者可进行叶面喷肥。

4. 植株调整

茄子多采用双干整枝,要及时摘除门茄以下的多余侧枝,以减少营养消耗,当株高达到40厘米时开始吊秧栽培。茄子生长前期利用主干结果,越冬栽培时到深冬季节摘心,以萌发的侧枝结果为主,春季后对侧枝不断摘心换头,促进果实发育。在植株生长期间原则上不摘叶,但随着果实采收,可将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和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

5.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要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避免杂草吸收养分,影响茄子生长发育。同时及时除草也可以避免害虫寄生。中耕除草的时间把握很关键,除草的时间一般在茄子定苗以后,建议在浇完缓苗水的5 天之后进行中耕除草工作,具体除草时间和除草次数要根据杂草的长势而定。

(五)病虫害防治

茄子病虫害问题是影响茄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防治不当很容易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达到优质安全生产的目的。

1. 农业防治:选择抗性品种,嫁接育壮苗;田间注意环境卫生,严格肥水管理,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根腐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病菌多由植物根部侵入,导致发病,嫁接苗可以有效预防。为避免接口再侵染可灌根预防1次,一般是在门茄开花前进行,采用DT或甲基硫菌灵或苯菌灵,施乐时+生根剂等,兼防其他病害。合理轮作,避免与茄科蔬菜连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及时清洁田园等。物理防治可采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覆盖银灰地膜驱避蚜虫,应用40目防虫网防虫

2.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可选用1% 农抗武夷菌素150~200倍液防治灰霉病;用10%复方浏阳霉素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500倍液防治叶螨;用0.9%虫螨克3000倍液防治斑潜蝇;用Bt乳剂500倍液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等。

3. 化学防治: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控制施用量、施用次数和用药间隔期。发病初期,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 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 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疫病;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用40%吡虫脒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防治白粉虱等。

(六)采收

一般开花后20~25天就可采收。采收的标准是看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接处白色或淡绿色环状带,当环状带已趋于不明显或正在消失,则表示果实已停止生长,即可采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