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浙江小村庄里,千千万万的养鱼谋生的普通百姓之一,因为渔业养殖的利润越来越低,让他逼不得已谋求创新,提高产品品质。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考察学习和思路创新,这个土生土长的养鱼人成功找到技巧,成功让自家大黄鱼在无数供应商中脱颖而出,一公斤多卖20元,销售额高达上千万,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
他就是钱国飞,小黄鱼的资深养殖户。这个普通的男人是如何从一众卖家中崭露头角的呢?讲述三农致富能手创富故事,挖掘草根人物致富经验。
本期子牙童趣三农致富能手,带你走进生财致富的钱国飞。
钱国飞出生在象山黄避岙乡高泥村,这里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当地的养殖大户共同出资成立了公司,努力提高养殖技术,提升产品品质。
那个时候全村的养殖产品还是以鲈鱼为主,已经做到了远销海外。后来,大黄鱼在中国市场的售价一路走高,村里的村民也开始加入大黄鱼养殖的队伍。
自小在村庄里长大的钱国飞,就看着村里的人的养殖项目从最开始比较火爆的鲈鱼到现在价格更高的大黄鱼,从最初一家一户简陋的水箱到现在设备完善的渔排搭建起来,经历了村庄的发展期。
年纪尚小的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呆在自己家的鱼箱旁边,看着鱼儿在里面游来游去,一整天都不会腻。
经过一天天的投喂,慢慢长大的鱼儿被捕捞起来,放在冰块里,跟着大货车发向全国各地。然后这些鱼就会变成一张张钞票,再变成家里日常使用的电视,服装和各种各样的食材。
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长大,钱国飞子承父业也成为沿海忙忙碌碌的渔民,开始接手自家的养殖产产业。
那个时候大黄鱼因为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且售价较高,基本上成了高丽泥一半以上村民的养殖的第一选择。
最开始由于运输技术不够成熟,运输成本也十分昂贵,全村的村民都是,在半夜捕捞大黄鱼,然后迅速放进冰桶里,盖上棉被,保鲜运输到全国各地。
因为鱼身上有一种特殊粘液,里面含有可变色素细胞,在黑暗的情况下就会变成金黄色。为了保证冰鲜运送到达的大黄鱼的品相,他在收获的季节经常一忙一忙就是几个通宵。
好在当时他们村先人一步开始养殖,大黄鱼的价格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到了2010年,大黄鱼养殖的渔民越来越多,整个市场供大于求,以前一公斤可以卖100多的大黄鱼,直接跌到了二十多块钱。
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去掉昂贵的养殖成本之后,养殖户就很难再赚到钱,钱国飞也开始陷入困境。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有一天钱国飞去福建给老客户送货,看着这一日日低下去的售价,他带着满心烦闷和无奈,在福建的街头闲逛。
竟然发现这边街头有人在路边卖大黄鱼,却是鲜活有生命力的鱼,每公斤的价格竟然能比冰冻的贵50多块钱。
看着如此高的利润,钱国飞也心动了。回到家的他开始查询生鲜运输的技术,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市面上冰鲜大黄鱼比较多,主要是因为作为一种深海鱼类,一旦离开水面就很难适应外部的环境,往往不到几分钟就会死亡。
而市面上常见的活鱼运输方式,要么是用充氧带运输,需要人工一个一个地打包,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运输成本极高。
要么就是用活水车运输,不仅相对方便,而且一条鱼的运输成本可以压缩到3块钱左右。
心动不如行动,钱国飞自己开始尝试活鱼运输。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就会发现,运输途中大黄鱼的伤亡严重,主要还是因为填充的海水也很难达到活水车需要的标准。
可是,一套海水过滤设备都要五六万块钱。还没开始赚钱,只要投资大量金钱,难免有些担心以后不能回本。
贫穷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大家口中的调侃,有时候确实是逼不得已的结果。想到之前在电视上看到野外求生的人自制的过滤装备,钱国飞开始在自己的房间修建水泥池,尝试用沉淀来过滤水中的杂质。
这种方法看起来十分简陋,仅仅需要几千块钱的成本就是它最大的优势。好在钱国飞的实验成功了,接下来就是如何保证运输途中鱼类所需要的含氧量的问题。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要保持大黄鱼金黄的颜色,就需要他在黑暗的环境中生活。
同时为了减少运输途中大黄鱼需要的氧气,他也想出来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运输的海水中加冰,这样可以降低大黄鱼的体表温度,让鱼误以为冬天已经到来,直接进入冬眠状态。
这样以来,鱼类自己就会降低新陈代谢,从而减少需要的氧气含量,提高运输的成活率。
就这样,在大黄鱼市场接近饱和的时候,钱国飞用鲜活的大黄鱼杀出了一条血路,以每公斤80块钱的高价,卖出了自家养殖的全部黄鱼,多赚了100多万。
可是好景不长,看着钱国飞在市场上独领风骚,很多养殖户也开始做起了活的大黄鱼的生意,鱼类的价格再一次开始慢慢变低。
直到2015年,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意外发现他用来招待的大黄鱼,味道更加鲜美,肉质更有嚼劲。钱国飞自己在家经常吃鱼,可能没有发现朋友,却一下子点醒了他。
原来这一批鱼是去年没有卖完就一直养在鱼塘里的,因为鱼苗已经成熟,投放的饵料也慢慢减少,没想到竟然意外提高了鱼的品质。
可能就像农村散养的大黄鸡,活动量更高,生活条件更艰苦,肉质反而提高了。于是穷则思变的钱国飞又开始打起“瘦身鱼”的主意。
新的点子已经出现,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它落实到实践方面。这一年钱国飞前往各地考察鱼类养殖基地,思考有没有能够借鉴到自家渔排上面的技术。
2016年十月份,他在杭州看到有人为鱼苗修建长方形的跑道,以此提高鱼儿的运动量。深受启发的钱国飞马上回到家里,开始思考如何把这项技术运用到自家的渔排上。
钱国飞自家的网箱是18*18的正方形。当初那么修建,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更大的容量。现在既然目标瞄准了中高端市场,那么,网箱的规格自然而然也要发生改变。
像杭州那边的村民一样,重新修建跑道成本过高,钱国飞仔细思考了一晚上,决定把自家的网箱改成12×32米的长方形,这样大黄鱼游动的距离增加,活动量自然而然也就起来了。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推广,钱国飞得“瘦身大黄鱼”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每公斤鱼类的定价直接升到了80-120之间。
直到2020年,钱国飞养殖的大黄鱼一年的销售收入直接超过了1000万元,震惊了村里一众渔民。
钱国飞凭借着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以及不断寻求突破的创新能力成功地提高自己的收入。之后,他还组建公司,帮助村民共同富裕。
如此可见,创新是驱动经济的第一生产力。穷则变,变则通,这是我们做生意过程中经久不衰的理论。
钱国飞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小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