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2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

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北京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基于特定时代背景和区域背景,形成了具有较鲜明特征的北京模式。首都基础教育经历了推进素质教育和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等不平凡历程,基于首都的城市定位与资源禀赋以及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形成了具有突出特点的教学改革北京模式。为全方位、多视角领略北京区域特色办学的名校风采、学校文化、学校品牌,分享前沿教育理论、办学理念、教学体系,借鉴发达地区特色办学先进经验,2023中小学卓越校长高级研修班第三期课程将走进北京,探寻首都教学改革的经验,为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科学推进提供借鉴。

一、主办单位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二、研修主题

面向2035: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新时期优质学校创建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5月28日-30日(27日报到)

地点:北京市(报到地点另行通知)

四、参与对象

中小学校长及相关负责同志,欢迎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报名,60-80人。

五、研修方式与内容

(一)研修方式:专题讲座+主题分享+名校研修+研讨交流

(二)研修内容:围绕“新时期优质学校创建”开展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

1.专题讲座:

《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定位与关键问题》

《优质学校创建与校长领导力提升》

2.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研修学校如下: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

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高端国际化民办学校。学校以“全人教育”为办学理念,依托金融街的资源优势,汇聚首都知名教育家和特级教师,以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为基础,建设底蕴深厚、包容开放、面向未来的高品质学校。

学校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商圈,与位于首都核心区的金融街之间的直线距离仅14公里,总占地面积近4 万平方米。

在知名特级教师专家学者团队指导下,自主研发的小、初、高一贯制的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自主课程体系。在遵循国家规定课程基础上,借鉴中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强调学科综合、领域跨界,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传统文化课程、国际理解课程深度融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学校课程理念:第一注重整合融通,强调学科综合、领域跨界;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国际课程深度融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第二注重实践体验,重视实践学习和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促进脑、心、体协调发展,培养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第三注重多元发展,关注学生差异,注重“长善教育”,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特长;建立多元化学生个体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学校课程围绕十个领域设计,包括道德与品格、语言与文学、数学与思维、社会与生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自我管理、综合实践、国际理解十个方面,开设艺术陶冶、科技创新、体育健身、思维拓展、研学考察、生活技能等特色拓展课程。

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教育团队由原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先生、原汇文中学校长陈维嘉先生、原中古友谊小学吴小瑜女士为领航人,聘请北京市知名特级教师及高级教师组成专家指导团队。一线教师或为教学经验丰富的特级高级教师,或拥有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留学经历,或来自清华大学、中科大、香港大学、北师大、首师大等知名院校。

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前身是1915年创建的京兆女子师范学校,位于通州区潞城镇玉带河大街,紧邻新建的北京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处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域,系公办完全中学。学校建设用地98亩,总建筑面积5277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60个教学班。校园景观引入大量的运河元素,建筑曲面轮廓线象征运河的碧波,整体融入了文化校园、和谐校园、科技校园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绿色建设的设计理念。为了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打造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北京市加大统筹力度,推进人大附中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利用通州现有办学资源,举办优质学校,实现北京城市副中心优质教育资源快速增长,人大附中在市区政府工作部署下,2016年5月10日正式入驻通州区第三中学,组建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人大附中副校长刘小惠博士出任校长,市区政府,市区教委和中国人民大学大力支持学校发展。

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宗旨,秉承和发扬人大附中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形神兼顾,内外兼修,协同发展,协同创新。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以爱与尊重为教育理念,以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为目标,在完善管理体制、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培养、追求教育教学实效的过程中,努力寻求学校和师生共同发展空间,探索学校特色发展道路,使学校教育教学稳步发展,倾力打造适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求、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上,加快统一步骤。与人大附中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管理平台,老师们与人大附中名师同步备课,深度共享人大附中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国际交流资源,共享社团活动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开设丰富选修课,为学生搭建素质教育大舞台,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体会成长快乐,孕育人生梦想。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成立于2016年,源自于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建立的北京十一学校。“十一学校”是国庆日的意思。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是一所高规格的初级中学,是北京市、区教委为了支援海淀北部新区建设,让十一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百姓,由北京市十一学校承办的新初中。

学校有各类学科教室72间,除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等学科教室外,还有18间技术、艺术学科课程专用教室,涵盖乐高机器人、流行音乐创作、音乐剧、戏剧、摄影等;1座集电子阅读与书籍阅读一体的图书馆,2处剧场,1间寰宇地理教室。学校建有室内游泳馆、体育馆,STEM科学实验室等。校园全网络覆盖,为学生O2O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硬件保障。

2007李希贵出任十一学校校长并提出让孩子自由呼吸,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2011李希贵校长引领十一学校转型,进行创新育人模式探索

2012.9十一学校建校六十周年之际,为了支援海淀北部新区建设,扩大优质资源共享,正式开始龙樾实验中学筹备。

2013.2龙樾实验中学引进特级教师和第一批新教师

2014.5十一学校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育成果奖特等奖”

2014.6龙樾实验中学以项目研究引领学校建设

2014.11.26北京市海淀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成立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2015龙樾实验中学全面进入初中课程研发

2016.3.21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正式任命王海霞担任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

2016.7.1龙樾课程手册诞生,学生和家长接受首次选课培训

2016.7.7模拟选课

2016.7.14全体教师首次暑期封闭式课程研讨

2016.8.22“龙樾启航,放飞梦想”,入学教育课程

2016.8.30龙樾实验中学隆重举行首届开学典礼,从此拉开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的历史篇章。

3.互动研讨:校长圆桌

事先准备好 所在学校特色案例解读,于校长圆桌中进行分享交流。

六、报名须知

(一)学费4900元/人,包括2期名校实地研修课程(从9期中任选)及云端网络研修课程的费用;

(二)线下研修安排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

(三)学员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四)最迟请于每期课程开班前2天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

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

新优质学校创建心得体会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