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话事,自己当家作主;振兴产业,谋求经济发展;青山绿水,打造宜居环境……“李战胜上任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顺心。”说起沁源县赤石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战胜,村民们交口称赞。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是我的性格。”2月12日,在赤石桥村特色小杂粮加工车间前,李战胜正在为村民们分发春耕物资,回忆起刚上任时的经历,他这样说。
当好“领头羊”,念好致富经。上任伊始,李战胜带着支村“两委”一户户走访,一家家谈话,寻问村民意见和想法;每块块耕地挨着看,每本本村委资料挨着翻,细细了解村里历年账簿记录和当下发展情况。
摸索多时,李战胜发现赤石桥村虽然耕地不多,但是长久以来,一直盛产黄豆、绿豆、小豆等小杂粮。不过,村民虽然种的杂粮比较多,但销路并不算好,使村民收入受限。
当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和健康饮食,杂粮不断走上人们的餐桌。李战胜认为这就是商机。他一直在思索着如何做好小杂粮的包装和加工,让赤石桥村的杂粮能够“走出去”,让村里的人能靠着小杂粮多一些收入。
在李战胜的积极申请下,村里很快就建起了特色小杂粮加工车间。干净整齐的厂房,全新的加工设备,在村里引起了围观和热议。年轻一点的人很快就试着用起了厂里的新机器、新设备。
“自从有了加工车间,我们吃不完的杂粮,就都送到这里加工后销售。经过加工后,杂粮价格比以前高多了。”
“小杂粮车间虽然建起来了,但是销路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李战胜发现村里加工好的杂粮,基本都是在本地销售。“想要靠杂粮加工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那就要想办法将赤石桥的杂粮打出品牌;让村里的杂粮走出沁源,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
如今,李战胜将视线瞄准网络销售,正带着村里人探索新的销售途径,想要用人们更熟悉的方式,将加工好的杂粮推销出去。
做好“贴心人”,架好“连心桥”。当一个好的村干部,不仅要能致富,更要“接地气”。
“这条路下雨后不好走,能不能修一修?”
“听说其他地方都在进行煤改电,我们村什么时候开始?冬天烧煤取暖,我们经常不在家,实在不放心老人。”
……
这是李战胜在走访时,村民和他说的话。虽然都是零零碎碎的小细节,但他都记在了心里,放在了心上。
为此,李战胜积极申报项目,申请上级的扶持资金,发动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村里大大小小的路进行了修整。依地势修建的新水泥路,不仅重新铺设了排水系统,还在两侧栽种了月季花。
“现在走在路上,看着争相盛开的月季花,整个人的心情都好了不少。”散步的村民经常会聊起修路后的感受。
煤改电工作刚开始推进的时候,村里的很多老人都不理解:“我大半辈子都是靠烧煤取暖的,上年纪了我可不想费时间、费力气地去改电。”
为此,李战胜带着支村“两委”一遍遍上门宣传,揉开了讲、掰开了说,耐心地给上年纪的老人们讲解煤改电的好处。各家动工以后,他又经常上门询问“哪里改得不满意,一定要和我说。咱们要改得舒舒服服、称心如意。”
服务村民的路上,李战胜始终保持着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本色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退役36年,从荣获“技能高手”“先进工作者”“业务标兵”称号到被评为电力工程高级工程师、考取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再到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战胜始终保持着奋斗、奉献的军人本色,用行动回馈社会、回馈家乡。(潘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