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艳辉
(黑龙江省海伦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海伦152300)
作者简介:毕艳辉(1972-),女,大专,兽医师。
1发病情况
2015年7月3日,某养鹅户到本单位求诊,笔者详细询问了该场和鹅群发病情况,具该养鹅户讲述,该场存栏42日龄鹅1622只,鹅群已进行了小鹅瘟、禽流感及鹅霍乱疫苗免疫,鹅群于6月30日开始发病,先后用土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均无效,7月2日开始有鹅只死亡,就诊时已有733只鹅发病,死亡鹅375只。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无力,缩头垂翅,食欲不振或不食,饮水量增加,体重迅速下降,呆立或喜卧、不愿下水,跛行、站立不稳、左右摇晃,站立时多单脚提起,部分病鹅有甩头、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眼睑肿大、流泪,部分病鹅表现为扭颈、仰头或转圈等神经症状,病鹅初期排淡黄绿色或灰白色水样稀粪,后期粪便呈暗红色、绿色。
2.病理剖检
剖检病死鹅,可见皮肤淤血,喉头黏膜及肺脏出血,支气管内充满黄色干酪样物;心肌变性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心包有淡黄色积液;腺胃黏膜水肿、增厚,黏膜下有米粒样白色坏死点;肝脏肿大、胆囊充盈;脾脏轻度肿大,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点或坏死灶;胰腺肿大,色泽苍白,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或坏死灶;肠道黏膜有出血、坏死、溃疡、淡黄色或灰白色纤维素性结痂等病变,从十二指肠到直肠段病变更加明显且严重;盲肠肿大出血[养殖网:]。
3诊断
根据鹅群发病情况、症状表现及病理变化,初步确诊为鹅副黏病毒病,并进行相应治疗。为进一步确诊进行实验室诊断。
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鹅的肝脏、脾脏、肾脏、胰腺等,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24h,均未见细菌生长。分别于7月4日和7月19日采鹅血清各16份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鹅副黏病毒和禽流感H5、H7、H9抗体。2次试验检测结果禽流感H5、H7、H9抗体均为o;鹅副黏病毒抗体平均值分别为1.24、5.3。根据抗体检测结果,诊断为鹅副黏病毒病。
4治疗
隔离病鹅,搞好环境卫生,清除粪便和垫草,粪便、垫草及病死鹅进行焚烧处理,鹅舍、场地和用具用1:300稀释的双季铵盐络合碘液喷洒消毒,每天1次,连续7天;对假定健康鹅每只注射鹅副黏病毒疫苗0.SmL,对发病鹅每只注射鹅副黏病毒高免血清2mL。
中药治疗:鲜芦根20g、银花15g、连翘15g、蝉衣1Og、黄芪15g、黄芩1Og、黄连15g、僵蚕1Og、薄荷6g.柴胡1Og、藿香1Og、佩兰1Og、苍术1Og、葛根1Og、水牛角15g、生地黄20g、芍药12g、丹皮1Og混匀研为细末拌料投药,每只病鹅每天1.5g,连喂5天,同时对病鹅群投喂多维电解质,盐酸恩诺沙星30mg/kg拌料,以控制继发感染,食欲不振或不食的病鹅采用人工方法填喂。治疗的同时,调整饲料的组成,减少全价饲料用量,停喂带壳谷实类饲料,增加鲜嫩青绿饲料,任鹅群自由采食。
鹅群经上述措施处理后,第五天死亡开始减少,第六天鹅群食欲开始增加,第八天基本恢复正常。共有发病鹅861只,死亡483只。
5预防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发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避免本病发生。
选址及建设要符合防疫要求:场址要远离交通要道、畜禽交易场所、禽类屠宰场等。场内生活办公区与饲养区严格隔离。不与其他禽类混养,以免交叉感染。最好不要到外地引种和购买鹅雏,防止带回疫病;外购的鹅要隔离饲养,经观察无异常后方可合群饲养。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鹅群密度,搞好环境卫生,对鹅舍和场地要勤打扫,清除粪便、垫料等污物,并对鹅舍、场地及用具定期进行消毒,对病死鹅要做深埋或焚烧处理。供给鹅群足量的多种维生素和电解多维等,提高抵抗疾病能力。实行全进全出制,尽量避免不同日龄鹅混群饲养。
严格消毒:鹅场要配套完备的消毒设施和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鹅场大门口和鹅舍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设备;育雏室在育雏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5mL、高锰酸钾12.5g、水12.5mL,密闭熏蒸4h;对孵化室除平时进行严格消毒外,在孵化前对用具、孵化室及种蛋等用福尔马林熏蒸,种蛋熏蒸20~30min。
免疫接种:2~7日龄雏鹅每只皮下或胸肌接种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0.3mL,40日龄再免疫1次,每只接种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0.5mL;留作种用的鹅群在产蛋前20天接种疫苗1mL,免疫后3个月再接种疫苗1mL,使种鹅在产蛋期内有较高的抗体水平,用这样的种蛋孵化的鹅雏可受母源抗体保护。规模鹅场要定期进行抗体监测,防止免疫失败,如果抗体水平下降,要及时进行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