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
陈曦
陈曦,硕士,讲师,曾获湖南省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首届湖南省普通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综合语种组现场说课第一名,湖南农业大学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课堂教学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
01
师说
在2019年12月 “首届湖南省普通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的决赛中,我的现场说课荣获小组第一并作为代表在“湖南省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上予以现场展示。在“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来临之际,感谢高教社湖南教服中心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能好好总结自己在备赛以及外语课程思政上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唐浩明曾说:湖湘文化之魂,可概括为八个字--心系天下、敢为人先。2019年,高教社湖南教服中心与我校(湖南农业大学)一起,开全国之先河,承办该项赛事,我想这正是湖湘精神在高校课程思政领域的具体体现。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各级各部门和每一位任课教师站在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高度,从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所应有的担当和义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中,高校课程思政若想取得实效,我们外语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主体之一,迫切需要解决的应该是“怎么干”的问题。
02
决赛教学设计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有机融入到教学内容,自然融合到教学过程,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而做到信息的有效传递。
比赛前一小时,我抽到的说课课文题为“Chen Hui führt in die Regelungen der Mülltrennung ein”,主题思想是“德国的垃圾分类制度”。我从生活实际出发,针对学情与教材特点,制定了如下图所示的教学目标:
我采用案例法与游戏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导入热身——整体阅读——细节阅读——实践思辨”四个教学环节,逐步推进思政目标的达成。例如,在“导入热身”阶段,我请学生根据单元主题“Wir leben grün(我们绿色生活)”,讨论他们眼中的“绿色生活”以及可以做到的措施。在锻炼学生知识内容与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摸清其对该主题的了解程度,同时也为后面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予以铺垫。在“整体阅读”和“细节阅读”环节,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分层处理教学重难点,落实学生对文本思路、主题思想和主体内容的掌握。在最后的“实践思辨”环节,我将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语言技能的养成落到实处,紧抓社会热点问题,请学生将“德国垃圾分类制度”与在同年十月落地执行的“长沙垃圾分类制度”做比较。同时在“课后作业”中请学生观察并思考所在城市或省会城市的垃圾分类制度。
这种比较,不仅令教学有现场感和现实感,更有取之不尽的思政“触点”和“融点”:家国情怀、人文情怀、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社会责任等。让学生从事实中体会“垃圾分类”作为个人、团体、国家的责任和担当,并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各地垃圾分类制度不统一的原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立不同的垃圾分类标准,正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地域大国负责任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绿色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立业美丽中国”的理念以及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等精神的体现。
03
参赛感言
中华自古崇文化,湖湘从来重精神。在外语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因其专业特殊性,对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素养和思政素养都提出了很高要求。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高校外语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知识的同时,从身边事出发,在教学实践中,用学生愿意听的方式,教学生正在学的语言,与学生一道,做一个“长中国脸、有中国心、感中国情、懂中国味”的人,在更多的领域传播更广的中国故事。
最后,感谢湖南农业大学胡东平教授、汤帮耀教授和范丽群副教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大赛评委会主任刘正光教授和评委组组长刘明东教授对我的点评与指导,感谢高教社湖南教服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祝各位参赛教师在课程思政的道路上皆有所得,预祝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本期选手分享的比赛素材选自《大学通用德语2》书号:9787040446609
往期精彩